四川省位于中国西部,简称“川”,别称“蜀”。总面积48.5万多平方千米,省会成都市。
【行政区划】截至2020年6月,全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21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55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106个县、4个自治县(共183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省政府驻成都市督院街30号。
【人口民族】全省户籍人口9121.8万人,常住人口8375万人(2019年末)。少数民族有彝族、藏族、羌族、回族、蒙古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白族、布依族、傣族、苗族、土家族等。四川有中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彝族是四川境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藏族居住在甘孜、阿坝州和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等高原地区;羌族主要居住在岷江上游的茂县、汶川、黑水、松潘、北川等地。2005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年末人口653.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7.5%;辖区面积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62.9%。
【历史沿革】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地形气候】地处中国内陆西部腹地,四面环山,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地形复杂多样。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气候温和湿润。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
【矿产资源】已发现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132种,探明一定储量的有94种,有3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其中: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以钒、钛具有世界意义,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锂矿、芒硝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铂族金属、铁矿等5种居全国第三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四位;磷矿居全国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