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代码]530428 [区号]0877 [拼音]Yuánjiāng Hānízú Yízú Dǎizú Zìzhìxiàn

[邮政编码]653300 [英文]Yuanjiang Hani, Yi and Dai Autonomous County

位置面积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是玉溪市辖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东与石屏县毗邻,南与红河县相连,西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接壤,北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紧邻。全县总面积2718.71平方千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9.3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48%。全县户籍总户数67687户,户籍总人口211195人。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74323人,占总人口的82.54%。按主要民族分:哈尼族93819人,彝族46048人,傣族25693人。

政区划分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辖3个街道、2个镇、5个乡:澧江街道、红河街道、甘庄街道、因远镇、曼来镇、羊街乡、那诺乡、洼垤乡、咪哩乡、龙潭乡。县政府驻红河街道文化路1号。

名胜古迹 他克岩画和瓦那沸泉等。

地名由来 

历史沿革 元江,古属西南夷地,称“西南荒裔”;夏商周时名惠笼甸,属梁州地;两汉时期,属益州郡胜休县地。蜀汉、西晋时名罗槃甸,属兴古郡地;隋、唐时名步头,属黎州地;唐南诏时期称惠笼甸,属银生节度。宋大理时名因远部、罗必甸,属威远睑治地,属威楚府;元至元元年(1264)名罗槃部,属元江路治地,至元二年(1265)改为元江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立元江万户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设元江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设元江府,永乐四年(1406)升为元江军民府。下辖奉化州、恭顺州(今墨江)、步日部、普日思么甸长官司(今普洱)等地。

清初袭明制,称元江军民府,辖恭顺、奉化2州。顺治十八年(1661)元江军民府改为元江府。裁恭顺、奉化二州,并析省属之车里宣慰司划入元江府。雍正七年(1729)7月,析车里宣慰司划归普洱府。雍正八年(1730)7月,元江府属迤东道。雍正十年(1732)3月于他郎寨(旧恭顺州地)置他郎厅,析临安府属之新平县划入元江府。雍正十三年(1735)10月,析元江府属善政里、猪山者、鬼布林腊猛三乡及上下猛面、猛松、左戛、磨铺萨等寨往属于普洱府。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元江府改属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改为元江直隶州,并析他郎厅划归普洱府,元江州仍属迤南道。至清末,元江直隶州下辖新平县。

民国2年(1913)4月,元江州改设元江县,同年迤南道改为滇南道,元江县属之。民国三年(1914),滇南道改为普洱道,元江县属之。民国18年(1929),废道直属省。民国28年(1939)2月8日,云南省民政厅批准:将墨江县插入元江的哈角、岔洞两村划归元江县,将元江县插入墨江的哥兰大田划归墨江县。民国31年(1942),元江县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民国37年(1948),元江县属云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驻新平县)。

1949年8月成立元江县临时人民政府,属蒙自专区。1954年7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报告备案:蒙自专区的元江县划归玉溪专区。1970年,玉溪专区改为玉溪地区,元江县属之。1979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元江县,设立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2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正式挂牌成立。

1984年12月5日,国务院以《关于云南省将红河县哈阿乡梅普村划归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管辖的批复》((84)国函字169号)文件同意将红河县哈阿乡梅普村划归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管辖。1997年12月13日,玉溪撤地设市,元江县属地级玉溪市。

1997年,全县辖3个镇、8个乡:澧江镇、青龙厂镇、因远镇、东峨乡、龙潭乡、羊岔街乡、大水平乡、洼垤乡、咪哩乡、羊街乡、那诺乡。县政府驻澧江镇。

1999年11月,东峨撤乡设镇。2000年2月25日,省政府以云政复〔2000〕37号文件批复撤销同意元江县澧江镇、大水平乡,合并设立澧江镇。至此,全县辖4个镇、6个乡:澧江镇、因远镇、青龙厂镇、东峨镇、羊岔街乡、羊街乡、那诺乡、洼垤乡、咪哩乡、龙潭乡。

2000年末,全县共辖澧江、因远、东峨、青龙厂4个镇,洼垤、龙潭、羊街、那诺、咪哩、羊岔街6个乡和甘庄、红河、红光、元江4个农场;7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2002年10月24日,元江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撤销县城社区村(居)委会的批复》:一、同意撤销澧江镇澧江村委会。二、同意撤销澧江镇居委会。三、同意撤销澧江镇漫林村委会。四、同意调整澧江镇大水平村委会的大路新寨、高坎、双高、新村、西门村等五个村民小组。五、上述各村(居)民小组的村(居)民,按照划定的社区地域界限由社区管理。

2006年,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辖4个镇、6个乡:澧江镇、因远镇、青龙厂镇、东峨镇、羊岔街乡、羊街乡、那诺乡、洼垤乡、咪哩乡、龙潭乡。元江农场、红光农场、红侨农场、甘庄农场在县境内。县政府驻澧江镇。

2011年,撤销澧江镇,设立澧江街道和红河街道,原澧江镇所辖澧江、江东、玉河、红侨等4个社区和那整、龙潭、南洒、南昏、莫郎等5个行政村行政区域划入新设立的澧江街道;原澧江镇所辖红河社区、凤凰社区、大水平行政村、桥头行政村行政区域划入新设立的红河街道;撤销青龙厂镇,设立甘庄街道,原青龙厂镇的行政区域为甘庄街道的行政区域;撤销东峨镇、羊岔街乡,设立曼来镇,管辖原东峨镇、羊岔街乡和红光农场行政区域,镇政府驻红光社区。调整后,元江县辖3个街道、2个镇、5个乡:澧江街道、红河街道、甘庄街道、因远镇、曼来镇、羊街乡、那诺乡、洼垤乡、咪哩乡、龙潭乡。县政府驻澧江街道。

历年人口(部分)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9.3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48%,较上年末提高1.09个百分点。按性别分:男性10.04万人,女性9.26万人。全县户籍总户数67687户,户籍总人口211195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108719人,女性人口102476人。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74323人,占总人口的82.54%。按主要民族分:哈尼族93819人,彝族46048人,傣族25693人。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9.5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39%,较上年末提高0.93个百分点。按性别分:男性10.2万人,女性9.38万人;按年龄结构分:0-15岁的3.35万人(其中:0-14岁的3.09万人),16-59岁的13.17万人,60岁及以上的3.06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2.36万人)。全县户籍总户数67836户,户籍总人口211408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108844人,女性人口102564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6.1(以女性为100)。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74305人,占总人口的82.4%。按主要民族分:哈尼族93626人,彝族46164人,傣族25734人。

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9.3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46%,较上年末提高0.91个百分点。按性别分:男性10.11万人,女性9.28万人;按年龄结构分:0-15岁的3.77万人(其中:0-14岁的3.55万人),16-59岁的12.68万人,60岁及以上的2.94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2.28万人)。全县户籍总户数67912户,户籍总人口211644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108973人,女性人口102671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6.14(以女性为100)。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74327人,占总人口的82.37%。按主要民族分:哈尼族93533人,彝族46207人,傣族25780人。

2020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67900户,户籍总人口211701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108956人,女性人口102745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05。全县少数民族人口174137人,占总人口的82.3%。按主要民族分:哈尼族93316人、彝族46261人、傣族25744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4.1%、21.9%、占12.2%。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常住人口195647人。其中:红河街道53520人,澧江街道31691人,甘庄街道21786人,曼来镇22986人,因远镇21361人,龙潭乡4318人,羊街乡11824人,那诺乡11372人,洼垤乡5874人,咪哩乡10915人。

2017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67580户,户籍总人口21016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2019人,占总人口的81.9%。按主要民族分:哈尼族91593人,彝族46085人,傣族25513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常住人口217399人,其中:澧江镇72853人,因远镇27853人,青龙厂镇24966人,东峨镇16921人,羊岔街乡11718人,羊街乡16888人,那诺乡15095人,洼垤乡10045人,咪哩乡14047人,龙潭乡7013人。

2000年末,全县总人口19280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1793人,占总人口的78.7%。主体民族哈尼族、彝族、傣族人口分别为78119人、42721人、2368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0.52%、22.16%、12.2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7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常住人口199931人,其中:澧江镇54790人,因远镇26666人,青龙厂镇22975人,东峨镇20000人,羊岔街乡10799人,羊街乡16601人,那诺乡15689人,洼垤乡10831人,咪哩乡13607人,龙潭乡7973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