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坝县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网www.xzqh.org 本页最近更新于2011-03-15 21:38:27

边坝,藏语意为“吉祥光辉、祥焰”。公元1265年,元朝第一任国师八恩巴为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管理,从大都(今北京)返回逻娑(今拉萨),途经夏河湾(今夏林村)时,把一火把插在村旁土里,并让在此修建一座佛堂。佛堂建成后,随取火炬之意,得名边坝。

百年前,达隆宗因常遭土匪袭扰,将宗政府由普玉丁迁至夏河湾,临时政府设在边坝寺,改达隆宗为边坝宗(清时写作宾巴)。1951年,成立宗解放委员会,属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驻三十九族第一办事处。

1960年1月,边坝宗与沙丁宗合并改称边坝县,县政府驻夏林村。1968年2月,县址从夏林村迁至怒江支流的麦曲河下游东马同。

1997年,全县辖13个乡(草卡乡、边坝乡、拉孜乡、都乡、瓦地乡、马秀乡、马武乡、热玉乡、尼木乡、沙丁乡、松许乡、金岭乡、加贡乡),105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草卡乡的多玛通。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0818人,其中(2个镇、9个乡):边坝镇4375人,草卡镇5648人,金岭乡3455人,加贡乡793人,热玉乡1749人,都瓦乡2510人,拉孜乡3283人,马武乡2071人,马秀乡2046人,沙丁乡2898人,尼木乡1990人。

2006年,全县辖2个镇、9个乡:草卡镇、边坝镇、马武乡、热玉乡、尼木乡、沙丁乡、金岭乡、加贡乡、马秀乡、都瓦乡、拉孜乡。共有105个行政村,284个自然村。县政府驻草卡镇东马通。

2009年,全县辖2个镇、9个乡:草卡镇、边坝镇、马武乡、热玉乡、尼木乡、沙丁乡、金岭乡、加贡乡、马秀乡、都瓦乡、拉孜乡。共有1个社区、81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草卡镇东马通。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请保留本页地址:http://www.xzqh.org/html/show/xz/23923.html
县级及以上调整
CNZZ_SLOT_RENDER('281425'); CNZZ_SLOT_RENDER('281426');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本站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