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代码]532823 [邮编]666300 [区号]0691 [拼音]Měnglàxiàn [英文]Mengla County
位置面积 勐腊县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境东部,东和南与老挝接壤,西与缅甸接壤。全县总面积6860.76平方千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0.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9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11%,比上年提高0.86个百分点。全县户籍人口24.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8万人,乡村人口13.91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2%。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傣族、汉族、哈尼族、彝族、瑶族、苗族等民族。
政区划分 勐腊县辖8个镇、2个民族乡:勐腊镇、勐捧镇、勐满镇、勐仑镇、磨憨镇、勐伴镇、关累镇、易武镇、象明彝族乡、瑶区瑶族乡。县政府驻勐腊镇行政中心菩提路1号。
名胜古迹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国家级,1982年)、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5A级旅游景区),#茶马古道[易武茶马古道、车顺号、同昌号、同兴号、同庆号、王少和旧居、麻黑古茶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名由来 “勐腊”系傣语,“勐”意为平坝或地区,“腊”意为“茶”,“茶水”即“献茶水之地”。传说释迦牟尼巡游到此时,人们献很多茶水,喝不完的倒在河里,此河名“南腊”,即“茶水河”,“勐腊”因以得名。
历史沿革 勐腊在西汉时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属永昌郡鸠僚地。隋朝属濮部。唐南诏时属银生节度。宋代属景陇王国。宋淳熙七年(1180年),归属傣族首领帕雅真。元代属彻里路军民总管府。明清属车里宣慰使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司将其辖区划分为十二版纳,勐腊县境内勐腊、勐伴为一版纳,勐捧、勐润、勐满为一版纳,整董、倚邦、易武为一版纳。清雍正七年(1729)置勐腊土把总。1913年属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五区(勐腊),第六区(易武)行政分局。
1927年第五区改置镇越县,第六区改置象明县。1929年象明县并入镇越县,属普洱道。1949年11月6日解放,成立镇越县人民政府,隶属宁洱专区。1953年撤销镇越县,置版纳易武、版纳勐腊、版纳勐捧和易武瑶族自治区,属西双版纳自治区(州)。1957年并为易武、勐腊两个县级版纳(一说为:1954年设版纳勐腊,1957年7月改勐腊县)。1958年并为易武县,1959年改名勐腊县。(一说为:1959年撤销易武县,并入勐腊县)。
1996年,勐腊县辖7个镇、6个乡:勐腊镇、勐仑镇、勐伴镇、关累镇、勐捧镇、磨憨镇、勐满镇、曼腊彝族瑶族乡、易武乡、象明彝族乡、瑶区瑶族乡、勐腊乡、勐润哈尼族乡。驻有4个国营农场。县政府驻勐腊镇。
2001年,全县辖7个镇、2个乡、4个民族乡:勐腊镇、勐仑镇、勐满镇、勐伴镇、勐捧镇、磨憨镇、关累镇、易武乡、勐腊乡、象明彝族乡、勐润哈尼族乡、瑶区瑶族乡、曼腊彝族瑶族乡。
2002年3月22日,省政府(云政复〔2002〕14号)批准:撤销勐腊县勐腊乡、勐腊镇,设立勐腊镇,镇政府驻原勐腊乡政府驻地曼列村,将原勐腊乡景飘行政村毛草山、桃子箐、纳秀3个村民小组划归勐伴镇会落行政村管辖。2004年9月30日,省政府(云政复〔2004〕95号)批准:撤销曼腊彝族瑶族乡、勐润哈尼族乡,原曼腊彝族瑶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易武乡管辖,原勐润哈尼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勐捧镇管辖。
2006年,勐腊县辖7个镇、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勐腊镇、勐捧镇、勐满镇、勐仑镇、尚勇镇、勐伴镇、关累镇、易武乡、象明彝族乡、瑶区瑶族乡;勐腊农场、勐棒农场、勐满农场、勐醒农场。共有4个居委会、5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勐腊镇。
2015年,撤销易武乡,设立易武镇(云政复〔2015〕3号)。调整后,全县辖8个镇、2个民族乡。
历年人口(部分)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0.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9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11%,比上年提高0.86个百分点。全县户籍人口24.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8万人,乡村人口13.91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2%。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0.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56万人,乡村人口17.0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25%。全县户籍人口24.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6人;其中,城镇人口10.59万人,乡村人口13.90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3.2%。
20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0.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89%,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县户籍人口24.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65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3.52%。少数民族人口18.8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为76.9%。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勐腊县常住人口304950人,其中,男性人口161265人,占52.88%;女性人口143685人,占47.12%。城镇人口131985人,占43.28%;乡村人口172965人,占56.72%。
201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5.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7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为34.78%;少数民族人口18.9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重为75.25%。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勐腊县常住人口281730人,其中:勐腊镇56612人,勐捧镇63205人,勐满镇25782人,勐仑镇26607人,尚勇镇18547人,勐伴镇13735人,关累镇30438人,易武乡17115人,象明乡13564人,瑶区乡10572人,西双版纳磨憨经济开发区5553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勐腊县总人口235657人,其中:勐腊镇27875人、勐捧镇40684人、勐满镇20863人、勐仑镇22178人、磨憨镇20293人、勐伴镇10044人、关累镇22824人、勐腊乡22772人、勐润乡12296人、易武乡7223人、曼腊乡8702人、象明乡11997人、瑶区乡7906人。
【以下为本站旧资料,有待更新】
勐腊镇位于勐腊县中部、东南部,南腊河河谷地带,与老挝交界。县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面积820(一说745)平方千米,人口14862户、45103人(2006年底),其中国营农场3112户、9331人,农业人口3576户、19901人。辖北路、曼它拉路、景岗、新城4个社区,城子、龙林、曼庄、曼纳伞、曼龙代、补蚌、曼旦7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勐腊新城。通往老挝的曼南线、曼磨线、曼邦线过境。古迹有明末将领李定国墓遗址和祠,佛寺、佛塔等。境内有国有勐腊农场。
[沿革]傣语,勐腊:产茶的地方。古为一土司地。1729年置土把总,属车里宣慰使司。1927年为镇越县驻地(后移易武),设勐腊区。1953年为版纳勐腊驻地,属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州)。1957年为勐腊县政府驻地,1958年为易武县政府、勐腊区府驻地。1965年置勐腊镇。1969年设五七公社、红旗公社,1972年为勐腊公社,1984年改勐腊镇、勐腊区,1988年为勐腊镇、勐腊乡。1997年,勐腊镇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补过、龙林、街道3个行政村;勐腊乡面积687平方千米,人口1.3万,辖曼庄、曼纳伞、曼代、曼那、曼旦、南亮、蚌、景飘8个行政村。2002年,撤销勐腊乡,并入勐腊镇,镇政府驻原勐腊乡政府驻地曼列村,同时将原勐腊乡景飘村委会毛草山、桃子箐、纳秀3个村民小组划归勐伴镇会落村委会管辖。
[邮编]666300 [2006年代码]532823101:~001北路居委会 ~002正街居委会 ~003南路居委会 ~004曼它拉路居委会 ~201城子村 ~202龙林村 ~203曼庄村 ~204曼纳伞村 ~205曼龙代村 ~206补蚌村 ~207曼旦村 ~101国营勐腊农场 ~301国营勐腊农场二分场 ~302国营勐腊农场三分场 ~303国营勐腊农场四分场
勐捧镇位于勐腊县西南部,勐润坝子上,老挝交界,距县城27千米。面积663平方千米,人口5.70万人(2006年)。辖勐捧、勐哈、曼种、景坎、温泉、勐润、曼贺南、曼回庄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勐捧。楚雄—勐捧、曼纳伞—邦善公路穿境。温泉寨有温泉。勐捧农场在境内。
[沿革]傣语,勐:地方;捧:发光的妖精;润:跨越,传说佛祖从塔庄匡一步跨越至此。1785年置勐捧土便委。1927年置勐捧区,属镇越县。1953年置版纳勐捧,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州)。1956年为勐捧区,属勐腊县。1969年设勐捧公社,1981年析置勐润公社。1984年改勐捧区、勐润区,1988年改勐捧镇、勐润哈尼族乡。1997年,勐捧镇面积485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勐捧、曼赛、曼坎、景种、曼坎、温泉6个行政村;勐润哈尼族乡面积178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勐润、曼回庄、曼贺南、曼会尖4个行政村。2004年,撤销勐润哈尼族乡,划归勐捧镇管辖。
[邮编]666300 [2006年代码]532823102:~201勐捧村 ~202勐哈村 ~203曼种村 ~204景坎村 ~205温泉村 ~206勐润村 ~207曼贺南村 ~208曼回庄村 ~101国营勐捧农场 ~102国营勐满农场 ~301国营勐捧农场一分场 ~302国营勐捧农场二分场 ~303国营勐捧农场三分场 ~304国营勐腊农场五分场 ~305国营勐满农场二分场 ~306国营勐满农场四分场
勐满镇位于勐腊县西南部,东经101°12′-101°27′、北纬21°10′-22°22′。南和西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42千米。面积403平方千米,人口2962户、12729人(2007年末)。辖勐满、曼赛、大广3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景鼋,距县城53千米,距国境线12千米。勐腊到老挝南塔省的公路穿镇而过。境内有国有勐满农场。
[沿革]傣语,勐:地方,满:不象样子。传说佛祖到此,用手抓饭,米饭粘满手有点不象样。1935年属勐捧土便委管。1913年属第五区行政分局(勐腊),1927年属勐捧区。1953年属版纳勐捧。1969年属勐捧公社,1976年析设勐满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置镇。1997年,面积403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勐满、曼赛囡、曼粉、大广4个行政村。
[邮编]666309 [2006年代码]532823103:~201勐满村 ~202曼赛囡村 ~203大广村 ~301国营勐满农场一分场 ~302国营勐满农场三分场
勐仑镇位于勐腊县西北,距县城60千米。面积355平方千米,人口2.10万人(2006年)。辖曼边、城子、勐醒、大卡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新寨。勐养—勐腊公路穿境。古迹有塔庄峨、塔庄伞、塔庄东南三座佛塔、传说建于明朝。罗梭江畔的葫芦岛上,建有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内有千百种热带植物,风光秀丽,是旅游佳境。勐仑自然保护区,以热带雨林风光著称。境内有国有勐醒农场。
[沿革]傣语,勐:地方,仑:柔软石。古为一土司地。1913年属第五区行政分局(勐腊)。1953年属版纳易武。1957年为勐仑区,属易武县。1969年设团结公社,1972年称勐仑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置镇。1997年,面积355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曼迈、城子、曼峨、大卡、曼纳堵、勐醒6个行政村。
[邮编]666303 [2006年代码]532823104:~201曼边村 ~202城子村 ~203勐醒村 ~204大卡村 ~101国营勐醒农场 ~301国营勐醒农场二分场 ~302国营勐醒农场三分场
尚勇镇位于勐腊县东南部,北纬21°10′-21°26′、东经101°27′-101°41′。东与老挝接壤,国境线长174千米;南与磨憨边境贸易区相连,西邻勐满镇,北接勐腊镇。面积803平方千米,人口1.58万人(2006年)。以傣族为主,汉族约占总人口的18%,傣族约占总人口的41%,哈尼族约占总人口的13%。辖磨憨、尚勇、尚冈、曼庄、磨龙、龙门6个行政村,66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尚勇,距县城51千米。【不含磨憨管委会:尚勇镇面积705平方千米,2007年末,人口3178户、13797人,其中农业人口11194人,辖尚勇、尚冈、曼庄、龙门、磨龙5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
地处半山区,海拔850米。境内有保存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87%,珍稀动植物品种多,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极为丰富。边境有15号、16号、17号、18号四个界碑,是我国重要口岸。曼庄—磨憨公路连接县城,并通老挝。是自治州与老挝的陆上通道。磨歇盐矿采盐历史悠久,运销老挝。
[沿革]《勐腊县地名志》注解说:“磨:盐井;憨:富裕;磨憨:富裕的盐井。过去村民煮盐出售,经济收入可观,故名。1953年属版纳勐腊,1958年置尚勇区,1969年改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1996年设磨憨镇,驻地迁至磨憨。1997年,面积803平方千米,人口1.1万,辖尚勇、曼庄、尚冈、龙冈、磨龙、磨憨6个行政村。
[邮编]666308 [2006年代码]532823105: ~201磨憨村 ~202尚勇村 ~203尚冈村 ~204曼庄村 ~205磨龙村 ~206龙门村 ~101磨憨管委会 ~301国营勐腊农场一分场
勐伴镇位于勐腊县东北部的勐伴坝子,距县城29千米。面积640平方千米,人口1.01万人(2006年)。辖勐伴、回落、曼燕、金厂河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勐伴城子。有勐伞—勐腊、勐伴—易武两条公路。
[沿革]傣语,勐:地方,伴:巨人脚印。又释“我们的地方”。1935年设土便委。1913年属第五区行政分局(勐腊),1929年属镇越县勐腊区。1953年属版纳勐腊,1971年划入瑶区公社,1984年析设勐伴区,1988年置镇。1997年,面积580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勐伴、金厂河、曼燕、纳卡、回落5个行政村。2002年,将原勐腊乡景飘村委会毛草山、桃子箐、纳秀3个村民小组划归勐伴镇会落村委会管辖。
[邮编]666313 [2006年代码]532823106:~201勐伴村 ~202回落村 ~203曼燕村 ~204金厂河村
关累镇位于勐腊县西北部山区,北纬21°32′-21°52′、东经101°6′-101°29′。西隔澜沧江与缅甸相望,西南与老挝接壤,南与勐捧镇交界,东与勐腊镇、瑶区乡毗邻,北与勐仑镇相连。东西平均宽30千米,南北长34.8千米,面积1045平方千米,人口1.16万人(2006年)。辖芒果树、坝荷、曼冈、勐远、藤蔑山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芒果树村坝落,距县城78千米。
是以哈尼族为主的边境口岸镇。国境线长74千米,其中中缅国境线长63千米,中老国境线长11千米。楚雄—勐捧公路穿境。关累港是湄公河—澜沧江畔的口岸,可通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泰国。森木资源蕴藏非常丰富,森木面积70多万亩,占全镇国土面积的50%以上,森木覆盖率达到98%。矿产资源有石灰岩、无烟媒、砂金、铅、汞等。
[沿革]傣语,关:马鹿,累:追赶。1971年建麻木树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置芒果树乡。1996年设关累镇,驻地迁至关累。1997年,面积1045平方千米,人口0.96万,辖芒果树、旧龙、曼岗、勐远、坝荷、藤篾山、泡竹普7个行政村。
[邮编]666302 [2006年代码]532823107:~101关累工委会 ~201芒果树村 ~202坝荷村 ~203曼冈村 ~204勐远村 ~205藤蔑山村 ~301国营勐捧农场四分场 ~302国营勐捧农场五分场 ~303国营勐捧农场六分场 ~304国营勐醒农场一分场
易武镇位于勐腊县东北山区,北纬21°51'-22°24'、东经101°21'-101°38'。北与江城县整董镇接壤,南与勐仑镇和瑶区乡相连,西与象明乡相望,东与老挝交界,国境线长100千米。面积878.2平方千米,人口13471人(2007年底),其中农业人口12474人。有傣、瑶、彝、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2.38%。辖易武、麻黑、纳么田、曼腊、倮德、曼乃6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73个村民小组,16个茶胶队,3个咖啡种植场。乡政府驻易武街,距县城110千米,距景洪市122千米。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云南省特色旅游小镇和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又被列入第三批云南省生态乡镇。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山脉波状起伏。最高处黑水梁子海拔2023米,最低点位于南部的回洼村海拔630米;三合社海拔1433米,纳么田点海拔730米。是“普洱茶”产地之一,曼洒一带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特产有易武酱油和风吹豆豉。矿产有铅、锌矿。楚雄至勐捧公路过境。景点有马道子石洞(又称白云洞),分水、旱两洞。洞壁上有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来此勘界的黎寿昌等作的石刻诗二首、词二首、游记一篇,表达了对清政府把勐乌、乌德割让给法属老挝的强烈不满,是勐腊县重点保护文物。
[沿革]傣语:易,女性;武,蛇;曼:村;腊:茶。易武即美女蛇。明、清为版纳易武,属车里宣慰司。1729年属普洱府,思茅厅。1913年置第六区行政分局(易武)。1927年属象明县,1929年属镇越县。1949年11月为镇越县政府驻地,1953年设版纳易武,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州)。1957年为版纳易武(县级)。1958年将易武、勐腊两县合并为易武县,驻勐腊,易武设区。1969年设易武公社。1984年分设为易武区和曼腊区。1988年改易武乡、曼腊彝族瑶族乡。1996年,易武乡面积283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易武、易田、纳么田、曼落、麻熙5个行政村;曼腊彝族瑶族乡面积607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曼洒、曼腊、曼乃、倮德4个行政村。2004年,撤销曼腊彝族瑶族乡,划归易武乡管辖。2015年,撤销易武乡,设立易武镇(云政复〔2015〕3号)。
[邮编]666306 [2006年代码]532823201:~201易武村 ~202麻黑村 ~203纳么田村 ~204曼腊村 ~205倮德村 ~206曼乃村
象明乡位于勐腊县西北部山区,是州、县唯一的彝族乡,也是全县最大、最远的山区乡。东与曼腊、易武乡接壤,西与景洪市勐养、基诺乡交界,北与普文的勐旺毗邻。东西宽37.4千米,南北长44.5千米,面积1066平方千米,人口9780人(2008年)。有彝、汉、傣、基诺、瑶等多种民族,其中彝族人口5082人,占总人口53%。辖倚邦、安乐、曼林、曼庄、龙谷5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66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大河边,东径101°18′40"、北纬22°07′36〞,距县府160千米,距州府170千米。
地势东部高、南部低,最高海拔1950米,最低海拔565米。象明是普洱茶产地之一,在出茶的六大茶山中占有四大茶山(倚邦、莽枝、革登、蛮砖),倚邦茶被清政府列为贡茶。茶马古道穿境而过。乡境内大黑山上有古墓一座,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另立有贞洁牌坊一座。
[沿革]汉语地名,象:野象山,明:孔明山,各取一字而名。历史上是倚邦土司领地,属车里(今景洪)管辖。1912年普洱府思茅厅设第六行政分局于易武(后移至倚邦),领倚邦、易武、整董、龙得四土司地。1927年改第六区(象明区),为象明县驻治倚邦。1929年12月裁除倚邦、易武二土司职,将象明、普文两地合并,改属镇越县(思茅县)。1953年成立西双版纳州后,改属版纳勐旺,版纳办事处设在倚邦。1957年底设易武县时,设立象明区。1959年撤销易武县,改属勐腊县,1969年改称象明公社,1970年改为东方红公社,1972年复称象明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1988年区改乡(象明彝族乡),乡改村公所。1997年,面积1066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倚邦、曼拱、曼林、曼庄、新发、安乐、龙谷、大河边8个行政村。2004年村公所改为村委会。
[邮编]666312 [2006年代码]532823202:~201倚邦村 ~202安乐村 ~203曼林村 ~204曼庄村 ~205龙谷村
瑶区瑶族乡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唯一的瑶族乡,位于勐腊县东北部山区,北与易武乡接壤,东与勐伴镇比邻,西与关累镇相邻。面积483(一说515)平方千米,人口7547人(2007年),瑶、哈尼、傣、壮等少数民族人口7100人。辖沙仁、纳卓、新山、黄莲山4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光明寨,距县城35千米,距州政府景洪市199千米。
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属山区乡。北部半山山原坡状起伏,中部、南部山谷盆地,西部熔岩景观奇丽,平均海拔1300米。有南腊河、布龙河、南贡河等大小河流30多条,属南腊河上游支流。 属于南亚热带雨林气候。自然资源丰富,有自然保护区113平方千米、国有林183平方千米。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铜、煤等。
旅游资源有望天树景区、雷公山、南嘎河瀑布、南贡山等。民族风情文化有瑶族的节日“盘王节”、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嘎汤帕节”、彝族“百诗佳节”等。截止2007年底,全乡公路通车154.4千米,共12条。
[沿革]历属镇越县管辖。1953年7月设立瑶族自治区,属版纳易武。1969年设“五一六”公社,1972年改称瑶区公社,1984年分设为瑶区区和勐伴区,1988年瑶区区改瑶区瑶族乡。1997年,面积483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砂仁、纳卓、新山、黄连山4个行政村。2005年,面积515千米,人口1666户、7259人,其中:农业人口6771人,瑶族4286人。
[邮编]666313 [2006年代码]532823203:~201沙仁村 ~202纳卓村 ~203新山村 ~204黄莲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