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代码]532626 [邮编]663200 [区号]0876 [拼音]Qiūběi Xiàn [英文]Qiubei County
位置面积 丘北县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西临南盘江,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4′-104°45′、北纬23°45′-24°28′。东隔清水江与广南县毗邻,南与砚山县、开远市接壤,西隔南盘江同弥勒市、泸西县相望,北与师宗县、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衔接。全县总面积5038平方千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5.02万人,城镇化率为27.34%。境内居住着汉、壮、苗、彝、回、白、瑶等民族。
政区划分 丘北县辖3个镇、9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锦屏镇、曰者镇、双龙营镇、八道哨彝族乡、天星乡、平寨乡、树皮彝族乡、腻脚彝族乡、新店彝族乡、舍得彝族乡、官寨乡、温浏乡。县政府驻锦屏镇政通路1号。
名胜古迹 普者黑风景名胜区(国家级,2004),曰者狮子山崖画、和尚塔、文笔塔等
地名由来 丘北因县城建于暮冶峰(丘山)之北得名,据《邱北县志》:“邱,阜也,高也。境内诸山,惟暮治峰极高,治城在暮治之北,故曰邱北。”雍正三年上谕,除四书五经外,遇“丘”字加“阝”旁,作“邱”,地名字亦作“邱”,故“丘北”称谓与用字随建置衍变而延用至今。2004年2月,将“邱”字改为“丘”。
历史沿革 秦属进桑、句町部族区域。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牂柯郡。东汉属益州牂柯郡。三国蜀汉属益州兴古郡。西晋至南朝梁隶宁州兴古郡。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剑南道戎州,天宝七年(748)属南诏国拓东节度。宋大理国为惠麽部,属最宁府。元宪宗七年(1257)置维摩千户总把,领维摩、屈中二千户,属阿宁万户;大德四年(1300)置维摩州,属广西路。明为维摩州,属广西府。弘治六年(1493)维摩州徙治曲部驿,崇祯四年(1631)徙治大维摩。
清初袭明制,属广西府维摩州。康熙八年(1669)裁维摩州,其地析入广西、广南、开化三府,以其属广西府地改置三乡县,属广西府。康熙九年(1670)裁三乡县,并入师宗州,属广西府。雍正八年(1730)7月,广西府属迤东道(治曲靖府)。雍正九年(1731)设师宗州州同于旧三乡县之丘北。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降广西府为直隶州,改所领师宗州为县,师宗州州同改县丞,广西直隶州仍属迤东道。道光二十年(1840)6月,于丘北县丞地置丘北县,属广西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邱北县隶蒙自道。民国18年(1929),废道直隶云南省。民国31年(1942)属云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驻文山县)。民国33年(1944)6月,邱北县为三等县,总面积4092平方千米,总户数12718户,总人口65309人,其中男性33223人、女性32086人。全县辖2镇、5乡;69保、877甲。民国37年(1948)属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弥勒县)。
1950年邱北县属文山专区。1957年5月24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9次会议决定设置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邱北县属文山州。2004年2月,依省民政厅云民字〔1991〕7号文件规定,邱北县更名为丘北县。
1996年,丘北县辖1个镇、13个乡:锦屏镇、八道哨彝族乡、冲头彝族乡、舍得彝族乡、官寨乡、腻脚彝族乡、双龙营乡、树皮彝族乡、羊街乡、温浏乡、平寨乡、天星乡、曰者乡、戈寒乡。县政府驻锦屏镇。
2000年7月18日,冲头彝族乡更名为新店彝族乡。
2001年5月8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丘北县双龙营乡、曰者乡撤乡设镇。至此,全县辖3个镇、6个乡、5个民族乡:锦屏镇、双龙营镇、曰者镇、天星乡、平寨乡、官寨乡、戈寒乡、温浏乡、羊街乡、八道哨彝族乡、树皮彝族乡、腻脚彝族乡、新店彝族乡、舍得彝族乡。
2002年6月15日,丘北县发出《关于双龙营、曰者撤乡设镇有关问题的通知》:经省政府批准,丘北县双龙营、曰者两乡撤乡设镇。6月26日、9月28日,双龙营乡、曰者乡分别正式撤乡设镇。
2006年3月16日,省政府批准撤销戈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双龙营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羊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温浏乡,温浏乡政府驻地不变。区划调整后,丘北县辖3个镇、9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锦屏镇、双龙营镇、日者镇、腻脚彝族乡、新店彝族乡、舍得彝族乡、树皮彝族乡、八道哨彝族乡、官寨乡、平寨乡、天星乡、温浏乡。共有4个居委会、95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锦屏镇。
历年人口(部分)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5.02万人,城镇化率为27.34%。
2022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6.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32万人,乡村人口33.79万人,全县城镇化率26.72%;男性23.83万人,女性22.28万人。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丘北县常住总人口468172人,其中:城镇人口123079人,占总人口的26.3%;乡村人口345093人,占总人口的73.7%。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丘北县常住总人口477441人,其中:锦屏镇71746人,日者镇33223人,双龙营镇75190人,八道哨彝族乡31345人,天星乡43004人,平寨乡33603人,树皮彝族乡42157人,腻脚彝族乡26576人,新店彝族乡19208人,舍得彝族乡17414人,官寨乡47689人,温浏乡36286人。
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45.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7.74万人,占总人口的62%。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45.56万人;壮、苗、彝、瑶、白、回等少数民族人口共28.84万人,占总人口的62.33%。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丘北县常住总人口434009人,其中:锦屏镇57977人,八道哨彝族乡28527人,天星乡39340人,平寨乡31974人,树皮彝族乡39888人,腻脚彝族乡24719人,新店彝族乡17657人,舍得彝族乡17285人,曰者乡32330人,官寨乡40644人,戈寒乡17452人,双龙营乡50887人,温浏乡29033人,羊街乡6296人。
【下述乡镇介绍为本站早年整理的资料,有待更新】
锦屏镇位于丘北县中部偏东南。面积258平方千米,人口5.30万人(2006年)。辖振兴、彩云、长青、东湖4个社区,下寨、马头山、密纳、碧松就、祥启、青平6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130个合作社。是县政府所在地,海拔1452米,距省会昆明市280千米,距文山州府114千米。砚(山)丘(北)公路过境。景点、纪念地有文笔山森林公园、北屏公园、彩云公园和烈士陵园。
[沿革]锦屏其名来源于城南文笔塔碑文“四野青山如画屏”诗句,即锦绣屏障之意。1936年置维新镇,1938年更名锦屏镇,1962年改城关镇,1970年建公社,1984年复改锦屏镇。1996年,面积382.87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辖东门、南门、西门、下寨、马头山、密纳、祥启、清平、碧松就9个行政村。2004年,县城面积扩大到5.1平方千米,县城总人口3.1万人。
[邮编]663200[2008年代码]532626101:~001振兴社区 ~002彩云社区 ~003常青社区 ~004东湖社区 ~201下寨村 ~202马头山村 ~203密纳村 ~204碧松就村 ~205祥启村 ~206清平村
曰者镇位于丘北县西部,距县城34千米。面积343平方千米,人口3.55万人(2006年)。辖6个行政村:曰者、新寨、普克、出水寨、红花山、打磨山。镇政府驻曰者。有公路东南接以炭公路。红旗水库、新沟水产养殖场在辖区内,古迹有狮子山山洞有古崖画。
[沿革]1936年置永靖乡,1950年盘潆乡并入。更名置盘永乡,1958年建幸福公社,1971年更名曰者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1996年,面积502.51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曰者、新寨、打磨山、红花山、出水寨、普克6个行政村。2002年9月28日,曰者乡正式撤乡设镇。
[邮编]663201[2008年代码]532626102:~201曰者村 ~202新寨村 ~203普克村民委 ~204出水寨村 ~205红花山村 ~206打磨山村
双龙营镇位于丘北县东北部,距县城25千米。面积632平方千米,人口7.37万人(2006年)。辖13个行政村:双龙营、马者龙、普者黑、太平、野猪塘、雄山、普格、文告、戈寒、亮山、平坦、平龙、矣则。镇政府驻双龙营。以炭公路过境。普者黑风景区、南盘江五林场在境内。
[沿革]双龙营镇,原名“足底”,因镇机关所在地有两眼清澈见底的龙潭而得名。1936年设双龙营镇,1950年改清龙区,1958年设乐园公社。1971年设亮山公社,1980年改为戈寒公社。1984年改双龙营区、戈寒区,1988年改双龙营乡、戈寒乡。1996年,双龙营乡面积440.6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辖双龙营、马者龙、普者黑、太平、野猪塘、雄山、普格、文告8个行政村;戈寒乡面积240.93平方千米,人口1.58万人,辖戈寒、矣则、亮山、平龙、平坦5个行政村。2002年6月26日,双龙营乡正式撤乡设镇。2006年,撤销戈寒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双龙营镇。
[邮编]663207[2008年代码]532626103:~201双龙营村 ~202马者龙村 ~203普者黑村 ~204太平村 ~205野猪塘村 ~206雄山村 ~207普格村 ~208文告村 ~209戈寒村 ~210亮山村 ~211平坦村 ~212平龙村 ~213矣则村
八道哨彝族乡位于丘北县中部,距县城锦屏镇16千米。面积214平方千米,人口3.06万人(2006年)。辖5个行政村:八道哨、矣堵、笼桥、黎家庄、大布红。乡政府驻八道哨。有公路东接以炭公路,西通江边。农产稻谷、玉米、荞麦、小麦、油菜、花生、烤烟、特产辣椒、核桃、三七。为辛亥革命陆军上将黎天才故乡。
[沿革]1936年为八达乡,1949年为清源乡,1950年与双龙营并为清龙乡,1961年建八道哨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1996年,面积228.65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八道哨、黎家庄、笼桥、矣堵、大布红5个行政村。
[邮编]663200[2008年代码]532626201:~201八道哨村 ~202矣堵村 ~203笼桥村 ~204黎家庄村 ~205大布红村
天星乡位于丘北县东南部,距县城22千米。面积405平方千米,人口4.22万人(2006年)。辖8个行政村:天星、笼陶、扭倮、廷里、古勒、法白、布红、倮黑。乡政府驻天星。以炭公路过境。境内有干龙潭、犀牛、水围寺等水库。
[沿革]原属砚山县,设天星镇。1958年划归丘北县,设天星管理区,1971年建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1996年,面积436.62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辖天星、布红、古勒、倮黑、法白、笼陶、廷里、扭倮8个行政村。
[邮编]663212[2008年代码]532626202:~201天星村 ~202笼陶村 ~203扭倮村 ~204廷里村 ~205古勒村 ~206法白村 ~207布红村 ~208倮黑村
平寨乡位于丘北县东部,距锦屏镇25千米。面积355平方千米,人口3.32万人(2006年)。辖8个行政村:平寨、蚌常、木柏、板江、小罗白、布凹、的米、马龙。乡政府驻平寨。有公路西接以炭公路。有煤矿。产稻谷、玉米、马铃薯,特产三七、辣椒。境内有革雷电站。
[沿革]原属砚山县,1958年划归丘北县,1970年建平寨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1996年,面积382.87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平寨、板江、木柏、小落白、布凹、蚌常、马龙、的米8个行政村。
[邮编]663211[2008年代码]532626203:~201平寨村 ~202蚌常村 ~203木柏村 ~204板江村 ~205小罗白村 ~206布凹村 ~207的米村 ~208马龙村
树皮彝族乡位于丘北县南部,距县城34千米。面积580平方千米,人口4.13万人(2006年)。辖9个行政村:树皮、朦胧、矣得、小新寨、那苴、马恒、白色姑、则则租、小坝心。乡政府驻树皮。有锰、煤等矿藏。农产玉米、荞、辣椒。有公路东接以炭公路。
[沿革]树皮为彝语,树:磕,皮:树,因始建之初旁华山松(谷名磕松)甚多而得名。清代曾设汛(1730),民国25年(1936)为大树乡;1949年建区人民政府,并与锦屏合并,称锦屏区;1952年置树皮区,1958年建星火公社,1961年为(中)公社,隶属于维区;1962年恢复为区,1971年更名树皮公社,1984年复设区,1988年改设树皮彝族乡。1996年,面积625.44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辖树皮、蒙朦、小新寨、那苴、大马恒、白色姑、则则租、小坝心、矣得9个行政村。
[邮编]663213[2008年代码]532626204:~201树皮村 ~202朦胧村 ~203矣得村 ~204小新寨村 ~205那苴村 ~206马恒村 ~207白色姑村 ~208则则租村 ~209小坝心村
腻脚彝族乡位于丘北县西南部,距县城50千米。面积414平方千米,人口2.44万人(2006年)。辖7个行政村:腻脚、阿落白、鲁底、大铁、架木革、地白、腻革龙。乡政府驻腻脚。有公路东接以炭公路。有水银、铁、锰矿藏。县内山羊养殖基地。特产腻脚酒。
[沿革]1958年设大铁公社,1971年更名腻脚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设腻脚彝族乡。1996年,面积466.46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辖腻脚、阿落白、匐底、大铁、腻革龙、地白、架木革7个行政村。
[邮编]663203[2008年代码]532626205:~201腻脚村 ~202阿落白村 ~203鲁底村 ~204大铁村 ~205架木革村 ~206地白村 ~207腻革龙村
新店彝族乡位于丘北县西部,距县城76千米。面积472平方千米,人口1.81万人(2006年)。辖6个行政村:新店、小江口、大路边、冲头、小平地、蚌厂。乡政府驻新店。高寒山区。有公路东接以炭公路,西通江边。境内设有六郎洞电站。
[沿革]1971年设冲头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冲头彝族乡。1996年,面积509.4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冲头、蚌厂、小平地、新店、小江口、大路边6个行政村。2000年更名为新店彝族乡。
[邮编]663204[2008年代码]532626206:~201新店村 ~202小江口村 ~203大路边村 ~204冲头村 ~205小平地村 ~206蚌厂村
舍得彝族乡位于丘北县西北部,距县城84千米。面积288平方千米,人口1.82万人(2006年)。辖7个行政村:舍得、落母、喜鹊落、卜戛、礓礤、陆良、矣白。乡政府驻舍得。高寒山区。有锑矿藏。有公路东南接以炭公路。
[沿革]1971年设舍得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舍得彝族乡。1996年,面积310.2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舍得、礓羫、陆良、矣白、卜嘎、落母、喜鹊落7个行政村。
[邮编]663202[2008年代码]532626207:~201舍得村 ~202落母村 ~203喜鹊落村 ~204卜戛村 ~205礓嚓村 ~206陆良村 ~207矣白村
官寨乡位于丘北县北部,距县城45千米。面积542平方千米,人口4.54万人(2006年)。辖10个行政村:官寨、水头、山心、白马、秧革、蚌郎、秧补、禹王、飞土、革勒。乡政府驻官寨。有公路南接以炭公路。
[沿革]原属沪西县,1957年划入丘北县,1958年建群为公社,1971年更名官寨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1996年,面积548.65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辖官寨、蚌常、秧补、飞土、禹王、革勒、秧革、水头、白马、山心10个行政村。
[邮编]663206[2008年代码]532626208:~201官寨村 ~202水头村 ~203山心村 ~204白马村 ~205秧革村 ~206蚌郎村 ~207秧补村 ~208禹王村 ~209飞土村 ~210革勒村
温浏乡位于丘北县东北部,距县城70千米。面积494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2006年)。辖10个行政村:温浏、花交、干石洞、石别、坝稿、令冲、石葵、羊街、坝达、革羊。乡政府驻温浏。有公路西接以炭公路。
[沿革]1936年设桂普乡,1949年改温浏区.……1970年建温浏公杜、羊街公社,1984年改温浏区、羊街区,1988年改温浏乡、羊街乡。原1970年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1996年,温浏乡面积397.29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辖温浏、干石洞、坝稿、令冲、石别、石葵、花交6个行政村;羊街乡面积135.5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羊街、坝达、革羊3个行政村。2006年,撤销羊街乡,并入温浏乡。
[邮编]663208[2008年代码]532626209:~201温浏村 ~202花交村 ~203干石洞村 ~204石别村 ~205坝稿村 ~206令冲村 ~207石葵村 ~208羊街村 ~209坝达村 ~210革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