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

[行政区划代码]532524 [邮编]654300 [区号]0873 [车牌]云G [拼音]Jiàn Shuǐ Xiàn [英文]Jianshui County

位置面积 建水县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县境东接弥勒市、开远市和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邻石屏县,北与通海县、华宁县相连,北回归线横贯县境南部。全县总面积3782.37平方千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

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南部。北部有曲江坝,中部有建水坝、南部为山地。海拔最高点为五老峰(2515米),海拔最低点为红河谷(209米)。红河流经县境南界,南盘红流经境东北缘,曲江河、泸江河流经境内。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2.51万人,城镇化率为52.92%。有汉、彝、回、哈尼、傣、苗等民族。

政区划分 建水县辖8个镇、4个乡:临安镇、官厅镇、西庄镇、青龙镇、南庄镇、岔科镇、曲江镇、面甸镇、普雄乡、坡头乡、盘江乡、甸尾乡。县政府驻临安镇。(注:“李浩寨乡、利民乡”区域属于曲江镇)

名胜古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建水风景名胜区(国家级,1994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纳楼长官司署、建水文庙、指林寺大殿、朝阳楼、双龙桥、建水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建筑群[上庙、下庙、大乘寺、张氏宗祠、东寨门、南寨门、北寨门、张家花园、皇恩府、秀才府、保统府、将军第]、建水土主庙、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建水学政考棚等。纪念地有朱德旧居,乡会桥起义旧址。

地名由来 建水因水得名。据《元史》:建水古称步头,亦云巴甸,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夷谓海为惠,囗为大,故名惠□。汉语曰建水。步头,即指埠或码头,意为“水为码头”之意。“巴甸”则为彝语,“巴”为旱地,“甸”为水,意为被水环绕的一块旱地(岛屿)。

历史沿革 西汉属牂柯郡毋掇县。东汉属益州牂柯郡毋掇县。三国蜀汉属益州建宁郡毋掇县。西晋属宁州兴古郡毋掇县。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北朝周属南宁州。隋为南宁州总管府所辖东爨地。唐初属剑南道戎州;唐元和年间(806~820),南诏在建水筑惠历城(汉译建水城),隶属于通海都督府。大理国前期于此设建水郡,为巴甸侯爨判的封地,后期属秀山郡阿僰部地。

元初设建水千户,属阿僰万户;至元十三年改名建水州,隶临安路(治通海)。明洪武十五年(1382),临安路改临安府,府治迁至建水州,并设临安卫指挥使司(滇南军事指挥机关),拓地改建砖城,故有建水城又称临安城。清初沿明制,于此置临安府和临元镇总兵官,建水州属临安府。清雍正八年(1730)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临安府属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改建水州为建水县,仍属临安府。光绪十三年(1887)10月,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

1912年10月,临安府所在地的建水县被裁撤,由临安府府长兼理建水县行政事务。1913年撤销临安府,复设县治于建水,改名为临安县;将建水县北区划出,设曲江行政委员,属县级行政机关,隶蒙自道。1914年1月,因与浙江临安县重名,仍恢复建水县旧名。1918年,撤曲江行政委员,改由建水县曲江县佐管理,县佐由省政府委派。1922年,将曲江县佐地划出,增设曲溪县,县政府驻新街(1929年11月批准)。1929年废道,建水、曲溪县由省直辖。1942年,建水、曲溪县属云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1948年,建水、曲溪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

1950年,建水、曲溪县属蒙自专区。1957年9月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57次会议决定:设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曲溪县划归红河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于1957年11月18日成立)。1958年10月,中共红河地委决定撤销曲溪县;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国务院议69号文批准:撤销曲溪县,将原曲溪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建水县。此后建水县撤销区乡建制,全县建成普雄、官厅、西庄、南庄、陈官、岔科、渣腊、曲江、利民、苏租10个公社。

1996年,建水县辖5个镇、12个乡:临安镇、曲江镇、南庄镇、西庄镇、陈官镇、青龙乡、岔科乡、李浩寨乡、东山坝乡、面甸乡、东坝乡、坡头乡、官厅乡、普雄乡、盘江乡、甸尾乡、利民乡。县政府驻临安镇。

2000年1月3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建水县官厅乡、岔科乡、东坝乡、面甸乡、青龙乡撤乡设镇。至此,建水县辖10个镇、7个乡:临安镇、东坝镇、陈官镇、西庄镇、青龙镇、官厅镇、曲江镇、面甸镇、南庄镇、岔科镇、坡头乡、普雄乡、利民乡、东山坝乡、李浩寨乡、甸尾乡、盘江乡。

2003年3月28日,省政府(云政复〔2003〕27号)批复同意撤销临安镇、东坝镇、陈官镇,设立临安镇;撤销曲江镇、东山坝乡,设立曲江镇。区划调整后,建水县辖8个镇、6个乡:临安镇、官厅镇、西庄镇、青龙镇、南庄镇、岔科镇、曲江镇、面甸镇、普雄乡、李浩寨乡、坡头乡、盘江乡、利民乡、甸尾乡。县政府驻临安镇。

2005年10月13日,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曲江镇、利民乡和李浩寨乡,设立新的曲江镇,镇政府驻原曲江镇政府驻地

2006年,建水县辖8个镇、4个乡:临安镇、官厅镇、西庄镇、青龙镇、南庄镇、岔科镇、曲江镇、面甸镇、普雄乡、坡头乡、盘江乡、甸尾乡。共有10个居委会、13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临安镇。

历年人口(部分)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2.51万人,城镇化率为52.92%。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建水县常住人口534205人,其中:汉族321746人,少数民族212459人;城镇人口271874人,乡村人口262331人。人口分布:临安镇232160人,官厅镇27125人,西庄镇29220人,青龙镇13141人,南庄镇46790人,岔科镇19679人,曲江镇60303人,面甸镇33928人,普雄乡10853人,李浩寨乡12449人,坡头乡16726人,盘江乡9093人,利民乡12180人,甸尾乡10558人。(“李浩寨乡、利民乡”区域属于曲江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建水县常住人口531456人,其中:临安镇177303人,官厅镇36884人,西庄镇33094人,青龙镇14716人,南庄镇46696人,岔科镇24105人,曲江镇71402人,面甸镇39033人,普雄乡12963人,李浩寨乡15105人,坡头乡22822人,盘江乡10457人,利民乡14227人,甸尾乡12649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建水县常住人口513712人,其中:临安镇62044人,官厅镇34210人,西庄镇34103人,青龙镇14741人,南庄镇49224人,陈官镇50034人,东坝镇47227人,岔科镇24481人,曲江镇45348人,面甸镇38311人,普雄乡12542人,李浩寨乡16110人,坡头乡23660人,东山坝乡22027人,盘江乡12059人,利民乡13782人,甸尾乡13809人。

【以下为本站旧资料,有待更新】

 

临安镇是建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建水县中部,建水盆地中心,地跨东经102°74″-102°59″、北纬23°20″-23°40″之间。东与面甸镇接壤,南邻官厅镇、坡头乡,西接西庄镇,北与南庄镇相连。面积370.12平方千米,人口15.93万人(2006年),有彝、回、哈尼等民族。辖梨园、文庙、永宁、崇正、朝阳、东林、焕文、永祯、西林(2002年成立)、北山10个社区,城郊、韩家、陈官、干河、西湖、东村、罗卜甸、新寨、狗街、永善、幸福、中所、培德、马军、冯家、庄子河、圣兴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临安。海拔在2515米至1290米。泸江河、象冲河、孙家竹河流经境内。蒙(自)宝(秀)铁路、323国道及晋(宁)思(茅)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文庙、指林寺、朱家花园、古窑址、朝阳楼、学政考棚、文笔塔、天缘桥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林寺、福东寺、普庵寺、缘瓦寺、燃灯寺、崇文塔、崇正书院等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地有朱德旧居。

【沿革】民国时期曾分设建安镇和金碧镇。1950年属建水县第五区,下辖临安镇、东坝镇、陈官镇。1952年为一、二、三、四街及城郊乡,1954年置城关镇。1958年设立东方红公社(东坝、陈官)、城关公社(临安),1962年(中国政区大典为1959年)东方红公社分为东坝、陈官2个公社。1984年分别改改区。1987年撤区,分别为改临安镇、陈官镇、东坝乡。1997年,临安镇面积15.7平方千米,人口4.6万,其中汉族占91%,镇政府驻建中路,辖西门、南正街、建新街、永宁街、东正路、永祯巷、燃灯寺街、卷洞街、太史巷9个居委会和韩家铺、城郊2个行政村;陈官镇面积283平方千米,人口4.4万,其中汉族占75.8%,彝族占21.4%,镇政府驻陈官屯村,辖陈官屯、红庙、杨家庄、东村、干河、西湖、罗卜甸、新寨、狗街9个行政村;东坝乡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3.9万,汉族占71%,乡政府驻大麦厂村,辖永善、圣兴、幸福、培德、冯家、马军营、中所、庄子河8个行政村。2000年东坝撤乡设镇。2003年7月,撤销原临安镇、东坝镇、陈官镇,设立新的临安镇。2003年末,全镇总面积约358平方千米,辖9个社区、19个行政村,262个村民小组,111个自然村,总户数46169户,总人口1429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371人,农业人口90545人;少数民族人口为33092人。

【邮编】654300【2008年代码】532524101:~001梨园社区 ~002文庙社区 ~003永宁社区 ~004崇正社区 ~006东林社区 ~007焕文社区 ~008永祯社区 ~009西林社区 ~201城郊村 ~202韩家村 ~203陈官村 ~204干河村 ~205西湖村 ~206红庙村 ~207杨家庄村 ~208东村村 ~209罗卜甸村 ~210新寨村 ~211苟街村 ~212永善村 ~213幸福村 ~214中所村 ~215培德村 ~216马军村 ~217冯家村 ~218庄子河村 ~219圣兴村【2006年代码】532524101:~001梨园社区 ~002文庙社区 ~003永宁社区 ~004崇正社区 ~005朝阳社区 ~006东林社区 ~007焕文社区 ~008永祯社区 ~009西林社区 ~201城郊村 ~202韩家村 ~203陈官村 ~204干河村 ~205西湖村 ~206红庙村 ~207杨家庄村 ~208东村村 ~209罗卜甸村 ~210新寨村 ~211苟街村 ~212永善村 ~213幸福村 ~214中所村 ~215培德村 ~216马军村 ~217冯家村 ~218庄子河村 ~219圣兴村

【北山社区】2009年成立,位于建水县城北部,东至建水大道中心线,路长约2950米;南至永祯路中心线,路长约810米;西至西纵二路西段延长线中心段,路长约2230米;北至鸡石公路中心线,路长约1520米。面积2.96平方公里,14个居民小组。人口2500多户,10000多人(含韩家村、永善村杂居人口)。

 

官厅镇位于建水县西南部,红河中游北岸,东经102°37′00″-102°52′00″、北纬23°16′45″-23°30′10″之间。东接陈官镇、坡头乡,南与元阳、红河两县隔河相望,西与石屏县牛街乡接壤,北与青龙镇毗邻。面积396.85平方千米,人口3.42万人(2006年),有汉、彝、傣等民族。辖官厅、板井、谢租、龙潭、车家、乌梅、牛滚塘、苍台、团垴、磨依蚌、磨玉、乍拉1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官厅村,距县城45千米。地处山区,西北部和南部高,东北部和中部低。最低海拔270米,最高海拔2278米,是全县的高寒山区乡镇之一。红河流经乡境南界,坝头河、葫芦口河、玛琅河流经境内。矿藏有铅锌矿、石膏等。有县乡公路连接晋(宁)思(茅)公路。名胜古迹有朝阴寺。

【沿革】早在唐宋之际,这里的纳楼部就是东爨三十七部之一。元时为纳楼茶甸千户,明代为滇南临安府属9土司之首的纳楼茶甸副长官司所在地。该长官司曾与贵州水西土司、武定凤氏土司合称西南3大彝族土司。旧志记载:“其地东至黑江交趾界六百里,南至元江直隶州界四百里,西到石屏州云台界一百里,北至府城南关纸房铺八十里,幅员广矣!”“官厅近郡治,地颇平衍,称膏腴。建土诚,高丈余,立三门,设司治焉。”光绪九年,纳楼司分为4个土舍,总的仍称纳楼司署。民国5年(1916),设立官厅行政委员;次年撤销行政委员,改派建水县官厅县佐分理;后官厅县佐移驻江外新街,官厅改为建水县第八区。民国28年(1939),改为复盛乡。1950年为建水县第二区,1959年设官厅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361平方千米,人口3.1万,汉族占52%,彝族占41.2%,乡政府驻官厅村,辖官厅、车家、磨玉、谢租、龙潭、板井、磨依蚌、团脑、乌梅、牛滚塘、苍台11个行政村。2000年撤乡设镇。2003年末,全镇面积361.78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1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810人,其中农业人口32011人,占97.6%;少数民族16079人,占49%。

【邮编】654313【2008年代码】532524102:~201官厅村 ~203谢租村 ~205车家村 ~206乌梅村 ~207牛滚塘村 ~208苍台村 ~209团垴村 ~210磨依蚌村 ~211磨玉村【2006年代码】532524102:~201官厅村 ~202板井村 ~203谢租村 ~204龙潭村 ~205车家村 ~206乌梅村 ~207牛滚塘村 ~208苍台村 ~209团垴村 ~210磨依蚌村 ~211磨玉村 ~212乍拉村

 

西庄镇位于建水县西部。面积177.21平方千米,人口3.41万人(2006年)。辖马家营、他广、罗弄、小关、团山、马坊、荒地、新房、高营、白家营1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乡会桥,距县城5千米。地处坝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泸江河及其支流谢家冲河、白冲河流经境内。蒙(自)宝(秀)铁路和323国道过境。名胜古迹有黄龙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龙桥、张家花园,纪念地有乡会桥起义旧址。

【沿革】1950年为建水县第三区,1958年与第八区(青龙乡)合并设西庄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镇。1997年,面积144平方千米,人口3.1万,其中汉族占79%,彝族占17%,镇政府驻乡会桥,辖新房、他广、罗弄、小关、团山、马坊、马家营、荒地、高营、白家营10个行政村。

【邮编】654311【2008年代码】532524103:~201马家营村 ~203罗弄村 ~205团山村 ~206马坊村 ~207荒地村 ~208新房村 ~209高营村 ~210白家营村【2006年代码】532524103:~201马家营村 ~202他广村 ~203罗弄村 ~204小关村 ~205团山村 ~206马坊村 ~207荒地村 ~208新房村 ~209高营村 ~210白家营村

 

青龙镇位于建水县西南部,东经102°43′、北纬23°23′。东接临安镇陈官,南至官厅镇,西与石屏县牛街镇为邻,北与西庄镇接壤。面积365.65平方千米,人口1.47万人(2006年)。辖青龙、老里硐、排楼坡、中寨、水塘寨、业租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青龙街75号,距县城14千米。地处半山区,少部份为山区。地势西高东低,西南至北山势较高,中部平缓。最高海拔2149.2米,最低海拔1347米,平均海拔1748米。塔冲河、陡箐河流经境内。有县乡公路连接323国道。

【沿革】1950年为建水县第八区,1958年与三区(今西庄镇)合并为西庄公社,1970年改老里洞公社,1982年更名青龙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342平方千米,人口1.4万,其中彝族占53.6%,汉族占43%,乡政府驻青龙村,辖青龙、排楼坡、中寨、老里洞、业租、水塘寨6个行政村。2000年撤乡设镇。2003年末,全镇面积342.01平方千米,辖6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70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2人;汉族6028人,彝族8673人,其他少数民族130人。

【邮编】654317【2008年代码】532524104:~201青龙村 ~202老里硐村 ~203排楼坡村 ~204中寨村 ~205水塘寨村 ~206业租村【2006年代码】532524104:~201青龙村 ~202老里硐村 ~203排楼坡村 ~204中寨村 ~205水塘寨村 ~206业租村

 

南庄镇位于建水县中北部。。东接面甸镇,南连临安镇,西毗甸尾乡,北靠李浩寨乡面积209.66(一说191.4)平方千米,人口4.92万人(2006年),有汉、彝、傣等六种民族。辖南庄铺、小龙潭、小新寨、余官冲、小营、李伍、大寨、罗家坡、羊街、干龙潭10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158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江伍,距县城10.5千米。地处坝区,西北高,中部、东南部地势平缓。晋(宁)思(茅)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云龙山庙。

【沿革】1950年为建水县第四区,1958年设南庄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镇。1997年,面积182平方千米,人口5万,其中汉族占79%,彝族占17.6%,镇政府驻江伍村,辖南庄铺、干龙潭、小新寨、小龙潭、余官冲、小营、李伍、羊街、大寨、罗家坡10个行政村。

【邮编】654303【2008年代码】532524105:~201南庄铺村 ~202小龙潭村 ~203小新寨村 ~204余官冲村 ~207大寨村 ~208罗家坡村 ~209羊街村 ~210干龙潭村【2006年代码】532524105:~201南庄铺村 ~202小龙潭村 ~203小新寨村 ~204余官冲村 ~205小营村 ~206李伍村 ~207大寨村 ~208罗家坡村 ~209羊街村 ~210干龙潭村 ~301羊街农场

 

岔科镇位于建水县东部,地处东经102°53′-103°9′之间、北纬23°46′-23°54′之间。东与开远市接壤,南接面甸镇,西连南庄镇、李浩寨乡,北邻利民乡、盘江乡。东西最大横距2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6千米,面积276.2149平方千米。人口6706户、24786人(2007年),其中农业人口24067人。有汉、彝、苗等民族,其中彝族11568人,苗族568人,其他少数民族12650人。辖岔科、白云、阻塘子、庄寨、二龙、白土、阿朋、长田、初达9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岔科村街子,距县城44千米。地处半山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136米,最低海拔1227米。岔科河流经境内。有县乡公路连接晋(宁)思(茅)公路。

【沿革】1950年为建水县第六区,1959年设岔科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285平方千米,人口2.3万,其中汉族占58.7%,彝族占38%,乡政府驻岔科村,辖岔科、初达、白土、长田、阿朋、二龙、白云、阻塘子、庄寨9个行政村。2000年撤乡设镇。2002年末,全镇辖岔科、白云、阻塘子、二龙、白土、阿朋、庄寨、长田、初达9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共有6058户、23967人,其中,农村5971户,农业人口23381人;镇区213户937人,人口密度84人/平方千米。

【邮编】654309【2008年代码】532524106:~201岔科村 ~202白云村 ~203阻塘子村 ~204庄寨村 ~205二龙村 ~206白土村 ~207阿朋村 ~208长田村 ~209初达村【2006年代码】532524106:~201岔科村 ~202白云村 ~203阻塘子村 ~204庄寨村 ~205二龙村 ~206白土村 ~207阿朋村 ~208长田村 ~209初达村

 

曲江镇位于建水县北部,地处石屏县、通海县、华宁县三县交界处,东经102°39′28″-102°51′58″、北纬23°49′35″-24°2′45″之间。东邻利民乡,南与李浩寨乡、甸尾乡相连,西与石屏县接壤,北与通海县、华宁县毗邻。面积358.91平方千米,人口约7万人,有汉、回、彝等民族。辖欣荣1个社区,新街、桥头、阎家坡、龙街、山田、西山、小里寨、欧营、王和营、王马寨、他龙、观音庙、水寨、干寨、松树营、新隆、金家庄、馆驿、香木桥1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新街村,距县城44千米。

地处坝区,主要地形有坝子、河流、山脉和丘陵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中部为曲江、东山两个坝子。最高海拔2054米,最低海拔1304米。主要河流有曲江大河、小里寨河、菜园河、白木桥河。主要冲道有马街冲、老虎箐冲、桥头小河、东山大石头河、清水河。晋(宁)思(茅)公路过境。景点有白云古洞、狮象把关、龙泉胜景、白马悬蹄、新桥映月等旧志八景,以及大龙潭和小龙潭等。

【沿革】早在公元前286年,就开始在曲江设置行政机构。汉武帝时期设律高县,唐设曲江馆。明属建水州的大、小曲乡,同时设有曲江巡检司及曲江驿与曲江军屯。临安府通判(分掌粮运、督捕、水利的佐官)曾一度移驻曲江。清初,曲江曾一度设为县治,不久裁撤县治,仍归建水管辖。裁县后仍置巡检司,又设有关、汛、哨、塘,其中关为箐口关,汛为曲江汛。清设巡检司、箐口关、曲江讯,国民时期设曲江县佐。1950年为曲溪县第一区、第二区。1958年10月,曲溪县并入建水县后,原曲溪县第一、二区改为曲江公社。1959年7月龙街公社和东山公社分别从曲江公社划出,1960年4月,龙街公社和东山公社并入曲江公社。1961年10月,恢复东山公社(1982年更名东山坝公社)。1978年,曲江公社辖新街、欧营、西山、小里寨、王和营、桥头、闫家坡、龙街、山田、王马寨、他龙、观音庙12个大队和1个新街居委会,下设156个生产队,105个自然村,有8045户、3660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91人;东山坝公社辖水寨、干寨、松树营、兴隆、馆驿、香木桥、金家庄7个大队,下设56个生产队,42个自然村,有3739户、170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5人。

1984年2月改曲江区、东山坝区,1987年10月改曲江镇、东山坝乡。1997年,曲江镇面积240平方千米,人口4.4万,其中汉族占75.5%,彝族占21.8%,镇政府驻高官营,辖新街居委地及新街、小里寨、龙街、欧营、西山、山田、阎家坡、桥头、王寨、观音庙、王和营、他龙12个行政村;东山坝乡面积119平方千米,人口2.1万,汉族占68%,回族占18%,乡政府驻老余坡,辖水寨、干寨、馆驿、兴隆、金家庄、松树营、香木桥7个行政村。2003年7月,撤销曲江镇、东山坝乡,合并设立新的曲江镇,镇政府驻地新街村;全镇面积358.91平方千米,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147个自然村(一说146个),2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8143人(2003年末)。2004年,总人口68772人,其中,农业人口63286人,非农业人口5486人;汉族48337人,彝族14702人,回族4620人,哈尼族181人,傣族757人,其他少数民族158人。

【邮编】654306【2008年代码】532524107:~001欣荣社区 ~201新街村 ~202桥头村 ~203闫家坡村 ~204龙街村 ~205山田村 ~206西山村 ~207小里寨村 ~208欧营村 ~209王和营村 ~210王马寨村 ~211他龙村 ~212观音庙村 ~213水寨村 ~215松树营村 ~216兴隆村 ~217金家庄村 ~218馆驿村 ~219香木桥村【2006年代码】532524107:~001欣荣社区 ~201新街村 ~202桥头村 ~203闫家坡村 ~204龙街村 ~205山田村 ~206西山村 ~207小里寨村 ~208欧营村 ~209王和营村 ~210王马寨村 ~211他龙村 ~212观音庙村 ~213水寨村 ~214干寨村 ~215松树营村 ~216兴隆村 ~217金家庄村 ~218馆驿村 ~219香木桥村

 

面甸镇位于建水县东部,地跨东经102°57′-103°06′,北纬23°15′-23°20′。东接开远、个旧,西接临安镇、南庄镇,南连建水普雄乡,北靠岔科镇。面积336.6平方千米,人口9605户、38679人(2007年),其中农业人口37052人。有汉、彝、回、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7620人,占总人口的45.55%。辖面甸、梭罗、大田山、马料河、庄户、湾塘、闫把寺、红田、过炸、安边哨10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面甸村,距县城24千米。地处坝区和半山区,海拔1170-2170米,东南至北山势渐高,中部和西部属宽谷地段。泸江河流经境内。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780毫米,属南亚热带气候。矿藏有褐煤。风景名胜有燕子洞、阎洞。

【沿革】1950年属开远县第四区,1958年为个旧市钢铁公社第五区,1960年划归建水县后为漾田区,1963年改公社,1982年更名面甸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336平方千米,人口3.6万,其中汉族占57%,彝族占38%,乡政府驻面甸村,辖面甸、红田、过、安边哨、阎把寺、庄户、湾塘、马料河、大田山、梭罗10个行政村。1999年撤乡设镇。2003年末,全镇面积336.6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下设95个自然村,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468人,其中农业人口36384人,占97%;少数民族占45.5%。

【邮编】654316【2008年代码】532524108:~201面甸村 ~202梭罗村 ~203大田山村 ~204马料河村 ~205庄户村 ~206湾塘村 ~207闫把寺村 ~208红田村 ~209过炸村 ~210安边哨村【2006年代码】532524108:~201面甸村 ~202梭罗村 ~203大田山村 ~204马料河村 ~205庄户村 ~206湾塘村 ~207闫把寺村 ~208红田村 ~209过炸村 ~210安边哨村

 

普雄乡位于建水县东南部,地处东经102°56′14″-东经103°8′00″,北纬23°24′40″-北纬23°35′25″。西与临安镇、坡头乡相连,北面紧靠面甸镇,东南与个旧市倘甸乡、乍甸镇、贾沙乡接壤。面积264.76平方千米,人口1.25万人(2006年)。辖普雄、纸厂、龙岔、七棵树、万家庄、他腊6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乡政府驻普雄,距县城52千米。

地处山区,属于山岭重丘地貌。东北部地势较为平缓,西部和南部山势高大,多狭窄深谷。龙岔河、磨依河、新桥河流经境内。矿藏有铅、锌、铁等。有县乡公路连接晋(宁)思(茅)公路。

【沿革】1950年为建水县第一区,1959年设普雄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272平方千米,人口1.2万,其中汉族占47.6%,彝族占37.5%,乡政府驻普雄村,辖普雄、他腊、万家庄、七棵树、龙岔、纸厂6个行政村。2003年末,全乡面积256.36平方千米,总户数2993户,总人口12361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大多数。

【邮编】654312【2008年代码】532524201:~202纸厂村 ~203龙岔村 ~204七棵树村 ~205万家庄村 ~206他腊村【2006年代码】532524201:~201普雄村 ~202纸厂村 ~203龙岔村 ~204七棵树村 ~205万家庄村 ~206他腊村

 

李浩寨乡位于建水县北部,距县城23千米。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人(2006年)。辖李浩寨、小旷野、温塘、野马、勒白、里长营、冷水沟7个行政村。地处半山区,东西狭长,地势由东向西倾斜。旷野河流经境内。晋(宁)思(茅)公路纵贯境内。

【沿革】1950年属建水县第四区,1960年设李浩寨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1.5万,其中汉族占73%,彝族25%,乡政府驻李浩寨村,辖李浩寨、勒白、野马、温塘、里长营、小旷野、冷水沟7个行政村。

【邮编】【2008年代码】532524202:~201李浩寨村 ~202小旷野村 ~203温塘村 ~204野马村 ~205勒白村 ~206里长营村 ~207冷水沟村【2006年代码】532524202:~201李浩寨村 ~202小旷野村 ~203温塘村 ~204野马村 ~205勒白村 ~206里长营村 ~207冷水沟村

 

坡头乡位于建水县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地跨东经102°47′-102°58′、北纬23°13′-23°30′之间。东邻普雄乡、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接官厅镇,北连陈官镇。面积321.97平方千米,人口2.37万人(2006年),有汉、彝、哈尼等民族。辖坡头、渣腊、阿西冲、太平、西底、白显、大石洞、回元、回新、白沙水、雨尼11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10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坡头。

地处山区,多为高山丛林地,南部为红河深谷地带。地势由西北向南倾斜。鸡渣河、养马河、红坡河、龙岔河流经境内。矿藏有锰、铅锌矿等。晋(宁)思(茅)公路穿境。古迹纳楼茶甸长官司署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革】1950年属建水县第二区,1958年改渣腊区,1959年改公社,1975年从渣腊搬迁到坡头,1982年更名坡头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317.04平方千米,人口2.3万,彝族占47%,汉族占30%,乡政府驻坡头村,辖坡头、回元、阿西冲、太平、渣腊、西底、白显、白沙水、回新、大石洞、雨尼11个行政村。

【邮编】654314【2008年代码】532524203:~201坡头村 ~202渣腊村 ~203阿西冲村 ~204太平村 ~205西底村 ~206白显村 ~207大石洞村 ~208回元村 ~209回新村 ~210白沙水村 ~211雨尼村【2006年代码】532524203:~201坡头村 ~202渣腊村 ~203阿西冲村 ~204太平村 ~205西底村 ~206白显村 ~207大石洞村 ~208回元村 ~209回新村 ~210白沙水村 ~211雨尼村

 

盘江乡位于建水县东北部,南盘江上游西岸,地处东经103°01′40″-103°10′52″、北纬23°55′00″-24°10′29″。东隔南盘江与弥勒县巡检司镇相望,南接开远市小龙潭办事处则旧村,西与利民乡毗邻,北与华宁县盘溪镇接壤。面积180.1(一说226.52)平方千米,人口1.21万人(2006年),有彝、汉、回等民族。辖盘江、苏租、欧家庄、普家境、新安、辽远、下白德、新平8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乡政府驻盘江,距县城92千米。

地处山区,属建水县最边远的山区乡。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盘江流经乡境东缘,其支流塔冲河流经境内。有铅、锌、锰等矿藏。东过南盘江有昆(明)河(口)铁路,有县乡公路连接晋(宁)思(茅)公路。

【沿革】1950年为曲溪县第三区,1958年曲溪县并入建水县后设苏租公社,1982年更名盘江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215.84平方千米,人口1.1万,其中彝族占50.5%,汉族占39%,乡政府驻盘江村,辖盘江、普家境、欧家庄、苏租、新安、新平辽远、下白德8个行政村。

【邮编】654319【2008年代码】532524204:~201盘江村 ~202苏租村 ~203欧家庄村 ~204普家境村 ~205新安村 ~206辽远村 ~207下白德村 ~208新平村【2006年代码】532524204:~201盘江村 ~202苏租村 ~203欧家庄村 ~204普家境村 ~205新安村 ~206辽远村 ~207下白德村 ~208新平村

 

利民乡位于建水县北部,东经102°52′50″-103°5′8″、北纬23°52′12″-24°5′30″。东与盘江乡接壤,南与岔科镇为邻,西与李浩寨乡相接,西临曲江镇,北与华宁县华溪镇相毗邻。面积272.2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有汉、彝、苗、回、哈尼、傣、蒙古7个民族。辖利民、清溪、清江、清泉、新建、新华、竹鸡河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水觅街,距县城68千米。

地处山区,95%以上土地是山地。地势西部和中部高,东北低。竹鸡河、大箐河、新街小河流经境内。矿藏有铅、锌、锰矿。有县乡公路连接晋(宁)思(茅)公路。

【沿革】1950年为曲溪县第三区,1958年曲溪县并入建水县后为利民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1.3万,其中汉族占45.5%,彝族占42%,乡政府驻水觅村,辖利民、清江、新华、竹鸡河、新建、暮阳、清溪、清泉8个行政村。2003年末,全乡面积272.2平方千米,辖8个行政村,72个自然村,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750人,其中农业人口13173人。

【邮编】【2008年代码】532524205:~201利民村 ~202清溪村 ~203清泉村 ~204暮阳村 ~205新华村 ~206清江村 ~207竹鸡河村 ~208新建村【2006年代码】532524205:~201利民村 ~202清溪村 ~203清泉村 ~204暮阳村 ~205新华村 ~206清江村 ~207竹鸡河村 ~208新建村

 

甸尾乡位于建水县西北部。东与李浩寨乡、南庄镇相接,南邻西庄镇,西接石屏县,北接曲江镇。面积152.25平方千米,人口1.39万人(2006年),有汉、彝、哈尼等民族。辖甸尾、铁所、马黄田、跃进、高楼寨、黑箐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甸尾,距县城28千米。

地处半山区,为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060米,最低海拔1450米。矿野河、泥冲河、坝子河流经境内。南部有县内最大的水库跃进水库。有县乡公路连接323国道。

【沿革】1950年属石屏县第二区,1966年划归建水县铁所区,1970年设铁所公社,1982年更名甸尾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1.3万,其中汉族占总63%,彝族占35.4%,乡政府驻甸尾村,辖甸尾、马黄田、铁所、跃进、黑箐、高楼寨6个行政村。

【邮编】654318【2008年代码】532524206:~201甸尾村 ~202铁所村 ~203马黄田村 ~204跃进村 ~205高楼寨村【2006年代码】532524206:~201甸尾村 ~202铁所村 ~203马黄田村 ~204跃进村 ~205高楼寨村 ~206黑箐村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