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

[行政区划代码]532502 [邮编]661600 [区号]0873 [拼音]Kāiyuǎn Shì [英文]Kaiyuan City [车牌]云G

位置面积 开远市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辖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中东部,地处北纬23°30′-23°58′,东经103°04′-103°43′之间。南靠蒙自市、个旧市,西连建水县,北界弥勒市,东接丘北县、砚山县。全市总面积1940.35平方千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31万人,城镇化率72.67%,比上年末提高0.87个百分点。全市户籍人口285253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116166人,城镇户籍人口169087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9.28%,比上年末提高1.27个百分点;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141926人,女性人口143327人。有汉、彝、回、苗、壮等民族。

政区划分 开远市辖2个街道、2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灵泉街道、乐白道街道、小龙潭镇、中和营镇、大庄回族乡、羊街乡、碑格乡。市政府驻乐白道街道。

名胜古迹 开远发电厂旧址、开远长虹桥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名由来 开远古称阿迷。1931年以“四面伸开,联结(连接)广远”之意改称“开远”。

历史沿革 

 

历年人口(部分)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08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6.47万人,女性人口15.61万人;城镇人口23.31万人,城镇化率72.67%,比上年末提高0.87个百分点。全市户籍人口285253人,其中,农村户籍人口116166人,城镇户籍人口169087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9.28%,比上年末提高1.27个百分点;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141926人,女性人口143327人。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26万人,城镇化率71.8%。全市户籍人口285916人,其中:乡村户籍人口120070人,城镇户籍人口165846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8.01%。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3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6.37万人,女性人口15.98万人;城镇人口23.06万人,乡村人口9.29万人。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开远市常住人口323031人,其中汉族140036人。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9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36万人,城镇化率74.01%。全市户籍人口286602人,其中:乡村户籍人口120407人,城镇户籍人口166195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8%。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54万人,城镇化率73.46%。全市户籍人口286089人,其中:乡村户籍人口119381人,城镇户籍人口166708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58.3%。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开远市常住人口322693人,其中:乐白道街道96691人,灵泉街道91413人,中和营镇37708人,小龙潭镇24986人,大庄回族乡19453人,羊街乡36653人,碑格乡15789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开远市常住总人口292039人,其中:乐百道街道66953人,灵泉街道91993人,小龙潭街道31746人,大庄回族乡18291人,羊街乡34049人,马者哨乡9721人,中和营乡24770人,碑格乡14516人。

 

市情概览 

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南部,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西两侧为山地,中部有开远、小龙潭、大庄、中和营等平坝。山区占总面积的91.5%,坝区占8.5%。山脉呈南北走向。最高点为东南部碑格与大庄两乡交界的裴呢冲大坡顶峰,海拔2775.6米;最低为市境东北与丘北县交界的南盘江边,海拔为950米。南盘江流经市境北缘,其支流泸江河、大庄河、中和营河流经境内。境南部有湖泊三角海。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古迹有云窝寺、文笔塔、归圣寺、文庙、九天阁等。

 

政区划分 全市辖2个街道、2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乐百道街道、灵泉街道、中和营镇、小龙潭镇、大庄回族乡、羊街乡、碑格乡。市政府驻灵泉街道。

 

历史沿革 

开远境地古为阿宁蛮。夏商周时属古畹町国范围。先秦时期属滇国领地。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在今开远至建水一带设毋棳县,隶益州郡,始有建置。东汉属益州益州郡。蜀汉建汉三年(225)后称西丰县,属益州兴古郡。西晋复称毋棳县,隶宁州兴古郡。东晋至南朝梁隶宁州梁水郡。北朝周隶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属剑南道戎州,唐南诏国为爨部地,隶通海都督。宋大理国在今开远置最宁镇,辖哈迷(阿宁、阿迷)部,纳楼部,铁锁甸、大甸、七十城门甸、褒古部、王弄部、教合三部、矣尼迦部、维摩部、钟家部11地,相当于今开远、丘北、砚山、文山、富宁、马关、河口、屏边、蒙自、个旧、金平、元阳、建水一带范围。

元宪宗七年(1257)置阿迷万户府于开远,辖纳楼、茶甸两个千户所。至元二年(1265)改属南路。至元十三年(1276)撤阿迷万户府,置阿迷州。大德三年(1299)改隶临安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阿迷州,辖4乡,属临安府;永历二年(1648)更名开远州,后复名阿迷州。清初袭明制,阿迷州属临安府。

清雍正八年(1730)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临安府属迤南道;光绪十三年(1887)10月,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民国二年(1913)4月,废州改县,称阿迷县,辖东、南、西、北、中5个区,隶蒙自道。民国18年(1929)废道,直隶云南省。民国20年(1931)12月,改阿迷县称开远县,辖8个区,意在“四面伸开,连接广远”。民国37年(1948),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

1950年,开远县辖6个区,隶蒙自专区。1957年,开远县划归红河州。1958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1次会议决定:撤销开远县,将原开远县的六区全部和七区的4个乡、五区的1个乡划归文山县,其余地区划归个旧市(国务院9月16日批准,省人委10月3日通知)。设开远公社(原一、二区)、五星公社(原五、七区)、燎原公社(原三区、七区的左美底乡和蒙自草坝),隶个旧市。1959年2月成立人民公社开远联社,为政社合一组织,辖开远、布沼、五星、大庄、草坝五个公社,隶个旧市。

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同意恢复原并入个旧市并撤销的开远县建制,其行政区域仍照原撤并前不变,开远县由个旧市领导。开远县辖5个公社。次年,草坝公社划归蒙自县。

1961年2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原由个旧领导的开远县划归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接领导。辖城关、开远、中寨、小龙潭、大庄5个公社及马者哨、中和营、吉德、宗舍4个区。

1981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开远县,设立(县级)开远市,以原开远县的行政区域为开远市的行政区域;11月18日,开远市正式成立,辖5乡3处,隶红河州。

1996年,开远市辖3个街道、5个乡:乐白道街道、灵泉街道、小龙潭街道、马者哨乡、羊街乡、大庄回族乡、中和营乡、碑格乡。市政府驻乐白道街道。

2001年,开远市辖3个街道、4个乡、1个民族乡:灵泉街道、乐白道办事处、小龙潭办事处、中和营乡、马者哨乡、碑格乡、羊街乡、大庄回族乡。

2005年10月13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开远市撤销中和营乡和马者哨乡,设立中和营镇,镇政府驻原中和营乡政府驻地。2006年3月16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开远市将小龙潭街道办事处改设为小龙潭镇,镇政府驻原小龙潭办事处驻地。

2006年,开远市辖1个街道、2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灵泉街道、小龙潭镇、中和营镇、大庄回族乡、羊街乡、碑格乡。共有21个居委会、51个行政村。

2013年5月23日,红河州政府(红政复〔2013〕61号)批准同意开远市灵泉街道办事处析置乐白道街道办事处。

全市现辖2个街道、2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乐百道街道、灵泉街道、中和营镇、小龙潭镇、大庄回族乡、羊街乡、碑格乡。2014年,中和营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乐白道街道位于开远市中部偏西,东与中和营镇马者哨接壤,南与大庄乡相接,西北部与小龙潭街道毗邻,北与弥勒县的朋普镇交界。面积414.9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2008年),其中农业人口35638人,非农业人口27289人。有汉族、彝族、苗族。辖乐白道、临江、迎旭、朝阳、景山、红明、通灵7个社区,乐白道、田心、仁者、旧寨、新寨、楷甸、怡里、酒房、红石岩、阿德邑10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

辖区南北狭长,四面环山,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山区,西南、西北少部份为半山区,其余为坝区。泸江河自南入境,纵贯坝区,在木花果村前与南洞河交汇,自北穿城而过汇入南盘江。属南亚热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昆(明)河(口)铁路过境,323国道和昆(明)河(口)公路在境内交会。游览地有南洞风景区。

【沿革】“乐白道”清朝时期原是练武赛马的一个场道,因罗白两姓最初到此地居住后,发展为一个村,故取名罗白道。最初曾写为落白道,后落又演变为乐白道。清雍正九年(1731年)属阿迷州绿丰乡。1947年,属绿丰、先侬、太平三乡。1951年属开远县第一区。1955年为乐白道区。1958年为乐白道公社。1959年,开远县合并个旧市后,为开远公社辖。1960年开远县恢复,为乐白道区。1969年改为乐白道公社。1984年恢复乐白道区。1988年辖乐白道、阿得邑、旧寨、田心、仁者、新寨、酒房、楷甸、怡里、红石岩10个行政村(村公所)以及东城居委会,96个自然村。1996年,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其中彝族占59%,汉族占32%,办事处驻灵泉东路,辖乐白道、田心、仁者、新寨、阿德邑、旧寨、怡里、楷甸、酒房、红石岩10个行政村和东城居委会。2001年改村公所为村委会,辖10个村委会,96个自然村,121个村民小组。2002年撤销东城居委会,分为乐白道、景山、朝阳、通灵、红明、迎旭、临江7个社区。

【邮编】661600【2008年代码】532502001:~001乐白道社区 ~002临江社区 ~003迎旭社区 ~004朝阳社区 ~005景山社区 ~006红明社区 ~007通灵社区 ~201乐白道村 ~202田心村 ~203仁者村 ~204旧寨村 ~205新寨村 ~206楷甸村 ~207怡里村 ~208酒房村 ~209红石岩村 ~210阿德邑村【2006年代码】532502001:~001乐白道社区 ~002临江社区 ~003迎旭社区 ~004朝阳社区 ~005景山社区 ~006红明社区 ~007通灵社区 ~201乐白道村 ~202田心村 ~203仁者村 ~204旧寨村 ~205新寨村 ~206楷甸村 ~207怡里村 ~208酒房村 ~209红石岩村 ~210阿德邑村

【乐白道村】9个自然村:乐白道、东联村、瓦厂、东山庄、禄丰村、玉来村、木栖黑、冷水沟、草甸沟。

【阿得邑村】7个自然村:鸟格、坡脚、阿得邑、清塘子、雨那味、都督味、阿枢寨。

【旧寨村】10个自然村:旧寨、老黑地、左乃山、乍黑甸、白土墙、沙坝、红冲子、大乐村、小乐村、石头寨。

【田心村】9个自然村:上南、下南、椅子凹、上田心、下田心、石桥、木花果、湾沟、沟脚。

【仁者村】12个自然村:仁者、通灵、核桃寨、地灵、发兴寨、玉林山、八盘寨、红土寨、卧龙邑、莲花塘、家兴寨、灰土寨。

【新寨村】14个自然村:新寨、中寨、打兔寨、十里村、玉王庄、牛街、雨洒、河边村、丫勒、干塘子、绿甸、高寨、拖甲黑、存旧。

【酒房村】13个自然村:酒房、坡梁子、团坡、三转弯、竹鸡寨、养马冲、大黑坡、东瓜田、假犁底、老程差、老寨、浪田、丫杈田。

【楷甸村】7个自然村:楷甸、螺丝塘、大沟、田房、新房子、九条龙、龙潭箐(新江)。

【怡里村】12个自然村:怡里、白石岩、鲁沙平、西喳咪、新沟、白马塘、梅子箐、啦邑、小塘沟、大漩涡、七扯、山林果。

【红石岩村】5个自然村:红石岩、麻栗树、白花草、朵花底、大松树。

 

灵泉街道位于开远市西部,南连个旧市,西与建水县接壤。面积196.5平方千米,人口104503人(2006年),农业人口14451人,纯居民人口28612人;辖区内有省、州、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137家,社区人口61440人。有汉、彝、回等民族。辖南正街、聚源、落云、健民、崇文、石桥、泸江、小新、西园、红运、解化、星光12个社区,三台铺、城干、崩打、落云、西路、南路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灵泉路。

辖区东部为开远市老城区,是全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全境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坝区。泸江河流过境。昆(明)河(口)铁路、323国道和昆(明)河(口)公路过境。古迹有文庙、九天阁,游览地有西门龙潭、泸江公园。

【沿革】1950年属开远县第一区,1958年属开远公社,后建城关公社,1980年置镇,1984年改灵泉街道。1997年,面积194.1平方千米,人口8.8万,其中汉族占76.8%,办事处驻市区红旗街,辖三台铺、城干、崩打、落云、西路、南路6个行政村和灵泉路、北正街、南正街、青年路上段、青年路下段、小新村、武庙街、文化街8个居委会。

【邮编】661600【2008年代码】532502002:~001南正街社区 ~002聚源社区 ~003落云社区 ~004健民社区 ~005崇文社区 ~006石桥社区 ~007泸江社区 ~008小新村社区 ~009西园社区 ~010红运社区 ~011解化社区 ~012星光社区 ~201三台铺村 ~202城干村 ~203崩打村【2006年代码】532502002:~001南正街社区 ~002聚源社区 ~003落云社区 ~004健民社区 ~005崇文社区 ~006石桥社区 ~007泸江社区 ~008小新村社区 ~009西园社区 ~010红运社区 ~011解化社区 ~012星光社区 ~201三台铺村 ~202城干村 ~203崩打村 ~204落云村 ~205西路村 ~206南路村

 

小龙潭街道位于开远城区西北部,西与建水县、北与弥勒县接壤。面积179.44平方千米,人口23094人(2008年底),其中非农业人口10597人;汉族14087人,彝族7621人,其它民族1386人。辖小龙潭、新龙2个社区,小寨街、小龙潭、毛家寨、绿差冲、则旧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小寨街,距市区21千米。辖区为四周环山的平坝。南盘江流经境内。褐煤资源丰富,省属小龙潭煤矿、小龙潭发电厂在境内。昆(明)河(口)铁路过境,有公路连接323国道。古迹有归圣寺、文笔塔。

【沿革】1950年为开远县第二区,1958年为小龙潭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街道。1997年,面积174平方千米,人口1.7万,其中汉族占56%,彝族占34%,办事处驻桥头村,辖老马寨、龙潭、则旧、毛家寨、绿差冲、小寨街6个行政村。2006年,小龙潭街道改设为小龙潭镇,镇政府驻原小龙潭办事处驻地,辖小龙潭1个居委会,小寨街、小龙潭、老马寨、毛家寨、绿差冲、则旧6个行政村。

【邮编】661600【2008年代码】532502003:~201小寨街村 ~202小龙潭村 ~203老马寨村 ~204毛家寨村 ~205绿差冲村 ~206则旧村【2006年小龙潭镇代码】532502101: ~001小龙潭居委会 ~201小寨街村 ~202小龙潭村 ~203老马寨村 ~204毛家寨村 ~205绿差冲村 ~206则旧村

【新龙社区】设立于2008年,是由小龙潭矿务局五期扩建、老马寨村整体搬迁而建的社区。

 

中和营镇位于开远市东部,东经103°37′、北纬23°44′。东与砚山县平远街接壤,南与碑格乡毗邻,西与乐白道街道相连,北与弥勒县的江边乡、丘北县新甸乡交界。面积605.04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农业人口比重分别为94%、98%。辖中和营、响水、大平寨、米朵、八家、中寨、格勒冲、马者哨、葫芦塘、冲子、冲门、三家12个行政村,136个自然村,187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中和营,距开远城区68千米。南盘江流经乡境北缘,中和营河流经境内。323国道及泸(西)-中(和营)公路、平(远)-锁(龙寺)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名胜古迹有灵芝湖森林公园(远近冲水库)、云窝寺。

【沿革】1950年属开远县第五区,1958年属个旧市五星公社,1961年为开远县中和营区、马者哨区,1969年改中和营公社、马者哨公社,1984年改中和营区、马者哨区,1987年改中和营乡、马者哨乡。1997年,中和营乡面积314平方千米,人口2.2万,其中彝族占48%,汉族占24%,乡政府驻中和营村,辖中和营、响水、米耛朵、中寨、格勒冲、大平寨、八家寨7个行政村;马者哨乡面积267平方千米,人口0.9万,其中彝族占80%,苗族占14%。乡政府驻马者哨村,辖马者哨、冲子、冲门、葫芦塘、三家5个行政村。?年,中和营乡面积328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总人口24780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65.4%;马者哨乡面积277.2平方千米,辖5个村委会,人口972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94.5%。2005年,撤销中和营乡和马者哨乡,设立中和营镇,镇政府驻原中和营乡政府驻地。

【邮编】661605【2008年中和营镇代码】532502101:~201中和营村 ~202响水村 ~203大平寨村 ~204米朵村 ~205八家村 ~206中寨村 ~207格勒冲村 ~208马者哨村 ~209葫芦塘村 ~210冲子村 ~211冲门村 ~212三家村【2006年中和营乡代码】532502204:~201中和营村 ~202响水村 ~203大平寨村 ~204米朵村 ~205八家村 ~206中寨村 ~207格勒冲村【2006年马者哨乡代码】532502203:~201马者哨村 ~202葫芦塘村 ~203冲子村 ~204冲门村 ~205三家村

 

大庄回族乡位于开远市东南部,东邻中和营镇马者哨,西接羊街乡,南靠碑格乡,北与乐白道街道接壤。面积103.7平方千米。人口17571人(2007年),其中农业人口17004人,非农业人口567人。是开远市唯一的民族乡,也是红河州唯一回族乡。汉族4635人,少数民族占全乡人口总数的73.62%,其中回族6043人,彝族4570人,壮族1717人,苗族607人。辖大庄、龙潭、桃树、老寨4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43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大庄,距开远城区37千米。

境内地形复杂,地势东高西低,山区与平坝相连,最高海拔2775.6米,最低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16.7%。大庄河流经境内。滇越铁路、昆河高速公路、昆河公路穿越境内。宗教场所有大庄清真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大庄清真北寺、大庄清真东寺、仁寿清真寺四座清真寺和一座天主教圣母教堂。

【沿革】1951年为开远县第三区,1958年属个旧市燎原公社,1960年为开远县大庄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大庄回族乡。1997年,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1.6万,其中回族占34%,乡政府驻大庄村,辖大庄、桃树、老寨、龙潭4个行政村。

【邮编】661602【2008年代码】同2006年代码【2006年代码】532502201:~201大庄村 ~202龙潭村 ~203桃树村 ~204老寨村

 

羊街乡地处开远市南郊,位于个旧、开远、蒙自三个市县的交界处,南与蒙自县草坝镇接壤,西与个旧市鸡街镇毗邻,北与乐白道街道相连,距城区33千米。面积210.52平方千米,人口34355人(2007年),其中:农业人口32664人;汉族5899人,彝族16261人,壮族6573人,回族1472人,苗族4092人,其他民族58人。辖羊街1个社区,羊街、杨柳、古城、红土、卧龙谷、宗舍、马桑、期不底8个行政村,63个自然村,71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羊街。地势东高西低,中、东部为山区,西境为平坝区,平均海拔1614米。大庄河流过境。昆(明)河(口)铁路穿境,有公路接323国道。

【沿革】1950年分属开远县第三区和第七区,1958年属个旧市燎原公社,1960年属开远县大庄公社,1977年改羊街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226平方千米,人口3万,其中彝族占49%,乡政府驻羊街村,辖羊街、杨都、古城、红土、卧龙谷、宗舍、马桑箐、期不底8个行政村。

【邮编】661602【2008年代码】532502202:~201羊街村 ~202杨柳村 ~203古城村 ~204红土村 ~205卧龙谷村 ~206宗舍村 ~207马桑村 ~208期不底村【2006年代码】532502202:~001羊街居委会 ~201羊街村 ~202杨柳村 ~203古城村 ~204红土村 ~205卧龙谷村 ~206宗舍村 ~207马桑村 ~208期不底村

【羊街村】地处羊街乡集镇中心,距乡政府所在地0.4千米,距市区35千米。东邻杨柳村委会,南邻蒙自县草坝镇,西邻古城村委会,北邻大庄乡龙潭村委会。辖羊街村、新房子村等6个村民小组。面积6.06平方千米,海拔1300米。2007年,有农户928户,乡村人口3259人,其中农业人口3259人.

【期不底村】地处羊街乡最边远山区,距乡政府所在地30千米。东邻文山州砚山县,南邻蒙自县,西邻羊街乡马桑村委会,北邻文山州平远街镇。辖上期不底、下期不底、八哥洞等5个村民小组。面积24.11平方千米,海拔1615米。2007年,有农户255户,乡村人口1126人,其中农业人口1108人。

【马桑村】地处羊街乡东边,距羊街乡政府所在地23千米,距市区60千米。东邻期不底村委会,南邻蒙自牛北勒,西邻宗舍村委会,北邻碑格乡左美果。辖平地街 、洒子白 、马桑等10 个村民小组。面积31.30平方千米,海拔1777米。2007年,有农户583户,乡村人口2425人,其中农业人口2425人。

【宗舍村】地处集镇东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6千米,距开远城53千米。东邻本乡马桑村委会,南邻蒙自县西白勒乡,西邻本乡杨柳村委会,北邻本市碑格乡。辖宗舍、大小美伍、长坡、雄箐、堆石头等11个村民小组。面积21.7平方千米,海拔1553米。2007年,有农户765户,乡村人口3274人,其中农业人口3274人。

【卧龙谷村】地处羊街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8千米,距开远市区15千米。东邻本乡红土村委会,南邻个旧沙甸,西邻本市灵泉办事处,北邻本市乐百道办事处。辖卧龙谷、新燕子窝、老燕子窝等12个村民小组。面积31.77平方千米,海拔1294米。2007年,有农户1722户,乡村人口7251人,其中农业人口7251人。

【红土村】地处羊街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千米,距开远市区28千米。东邻杨柳村委会,南邻蒙自草坝镇,西邻卧龙谷村委会,北邻开远乐百道办事处。辖红土、渔塘、伍家等6个村民小组。面积22.26平方千米,海拔1285米。2007年,有农户1733户,有乡村人口7197人,其中农业人口7197人。

【古城村】地处羊街乡中部,距羊街乡政府所在地1千米,距开远市30千米。东邻本乡羊街村委会,南邻蒙自草坝镇, 西邻本乡卧龙谷村委会,北邻本市乐百道办事处。辖古城、黑泥地、克金、丫口、草达、宽一、宽二等7个村民小组。面积14.77平方千米,海拔1290米。2007年,有农户1315户,有乡村人口5319人,其中农业人口5319人。

【杨柳村】地处羊街乡集镇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5千米,距市区37.5千米。东邻长坡,南邻草坝镇,西邻羊街村委会,北邻大庄乡。辖李庄、杨柳、永家等6个村民小组。面积10.33平方千米,海拔1315米。2007年,有农户710户,乡村人口2831人,其中农业人口2831人。

 

碑格乡位于开远市东部,东连砚山县阿舍乡,南接羊街乡、大庄乡,西靠中和营镇马者哨,北邻中和营镇。东西跨距20.8千米,南北纵距17.4千米,面积229.6平方千米。人口14664人(2007年底),其中农业人口占97.7%,彝族占总人口的96%。辖碑格、鲁姑母、落坡洞、架吉、下米者、小寨6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44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碑格,距市区81.5千米。

地处山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倾斜,最低海拔1650米,最高海拔2775米,平均海拔2212米。地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特征,山高谷深、气候寒冷。特产秊头。有锑矿资源。距323国道13.5千米,有公路接323国道。

【沿革】1950年属开远县第五区,1958年属中和营公社,1961年设吉德区,后改公社。1984年改碑格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234平方千米,人口1.5万,其中彝族占93%,乡政府驻碑格村,辖碑格、小寨、下米者、架吉、鲁姑母、落坡洞6个行政村。

【邮编】661606【2008年代码】532502203:~201碑格村 ~202鲁姑母村 ~203落波洞村 ~204架吉村 ~205下米者村 ~206小寨村【2006年代码】532502205:~201碑格村 ~202鲁姑母村 ~203落坡洞村 ~204架吉村 ~205下米者村 ~206小寨村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