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坪县

[行政区划代码]530723 [邮编]674800 [区号]0888 [拼音]Huápíng Xiàn [英文]Huaping County

位置面积 华坪县是丽江市辖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东南部,金沙江中段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0°59′-101°31′、北纬26°21′-26°57′。东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南与大姚县、永仁县隔江相望,西与永胜县为邻,北与宁蒗彝族自治县相连。全县总面积2141.73平方千米(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县城距省会昆明340千米,距丽江市区173千米,距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45千米。

人口民族 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61214人,全县常住人口16.08万人。有汉、傈僳、彝、傣、回、苗等民族。

政区划分 华坪县辖4个镇、4个民族乡:中心镇、荣将镇、兴泉镇、石龙坝镇、新庄傈僳族傣族乡、通达傈僳族乡、永兴傈僳族乡、船房傈僳族傣族乡。共有61个行政村(社区),896个村(居)民小组。县政府驻中心镇东路13号。

名胜古迹 仙人洞公园、荣将湾塘石棺古墓等

地名由来 清末置华坪县,以华荣庄、旧衙坪各取一字而得名。

历史沿革 史料记载,云南设置郡县始于秦,确立和巩固在两汉。西汉武帝时在云南先后设置犍为、牂牁、越嶲、益州四郡,越嶲郡辖15个县,今华坪为越嶲郡姑复县地,是华坪有史可查最早归入的政区建置。三国蜀建兴三年(225)春,诸葛亮设南中七郡,时华坪为云南郡姑复县地。随着朝代的更迭,时有废置因革。

唐南宋诏国、大理国时期,属善巨郡管辖。元明时属北胜州(府)管辖,南部为土官高氏领地,北部为土官章氏领地。晚清改土设流,先后设置旧衙坪、华荣庄两经历署,属永北直隶厅管辖。宣统元年(1909)撤销华荣庄、旧衙坪两经历署,合并设华坪县,在旧衙坪修建县衙。

1950年属丽江专区管辖。1958年华坪县、永胜县合并设永华县;1959年复设华坪县。1965年8月,华坪县大兴区的7个公社,三阳区的3个公社划给四川省渡口市(攀枝花市)。1970年属丽江地区管辖。2002年末属地级丽江市管辖。

1996年,华坪县辖2个镇、9个乡:中心镇、荣将镇、文乐傈僳族乡、温泉彝族傈僳族乡、新庄傈僳族傣族乡、通达傈僳族乡、龙洞傈僳族乡、永兴傈僳族乡、船房傈僳族乡、石龙坝彝族傣族乡、大兴乡。

2002年4月29日,省政府批准同意大兴乡撤乡设镇。

2005年,撤销龙洞傈僳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中心镇,中心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温泉彝族乡,其行政区域并入荣将镇,荣将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文乐傈僳族乡和大兴镇,合并设立兴泉镇,新设立的兴泉镇政府驻原大兴镇政府驻地。

2006年末,全县辖3个镇、5个民族乡:中心镇、荣将镇、兴泉镇、石龙坝彝族傣族乡、新庄傈僳族傣族乡、通达傈僳族乡、永兴傈僳族乡、船房傈僳族傣族乡。共有5个居委会、56个行政村。

2012年8月14日,省政府(云政复〔2012〕65号)批复同意撤销石龙坝彝族傣族乡,设立石龙坝镇。调整后,全县辖4个镇、4个民族乡:中心镇、荣将镇、兴泉镇、石龙坝镇、新庄傈僳族傣族乡、通达傈僳族乡、永兴傈僳族乡、船房傈僳族傣族乡。

历年人口(部分) 

202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61214人,全县常住人口16.08万人。

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61412人。全县常住人口16.1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17‰。

2020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61793人。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华坪县常住人口159695人。按民族分,汉族人口106606人,少数民族人口5308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6.76%、33.24%,其中:彝族人口14817人,傈僳族人口27316人,分别占总人口的9.28%、17.11%。按城乡分,城镇人口75042人,乡村人口84653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7%、53%。各乡镇常住人口:中心镇52734人、荣将镇31574人、兴泉镇15877人、石龙坝镇16788人、新庄傈僳族傣族乡15408人、通达傈僳族乡7514人、永兴傈僳族乡12060人、船房傈僳族傣族乡774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华坪县常住人口168028人,其中:中心镇51866人,荣将镇32291人,兴泉镇17926人,石龙坝彝族傣族乡20074人,新庄傈僳族傣族乡16064人,通达傈僳族乡7975人,永兴傈僳族乡13518人,船房傈僳族傣族乡8314人。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15.5万人(含暂住人口2489人),其中农业人口12.3万人。

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14.9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1%。

2003年末,全县总户数40861户,总人口151172人,其中农业人口126233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华坪县常住人口154968人,其中:中心镇34375人,荣将镇25005人,龙洞傈僳族乡6861人,大兴乡11568人,文乐傈僳族乡6982人,石龙坝彝族傣族乡17061人,温泉彝族傈僳族乡4646人,新庄傈僳族傣族乡16987人,通达傈僳族乡8260人,永兴傈僳族乡13892人,船房傈僳族傣族乡9331人。

(以下为本站旧资料,有待更新)

 

中心镇位于华坪县中部,东径101°03′-101°15′、北纬26°40′-26°52′。县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面积326.4(一说321.8)平方千米。人口43137人(2008年末),全镇总人口人,其中彝、白、壮、傣、苗、傈僳、回、纳西等少数民族6338人。辖竹屏、兴隆、柳溪、华兴4个社区,河东、河西、楠木、梭罗、拉毕、龙洞、田坪、左岔、马路、梁子9个行政村,153个村(居)民小组。镇政府驻新大街,东距四川省攀枝花市格里坪火车站50千米。

境内地势分布有坝区、半山区、山区,最高海拔2843.6米,最低海拔1126米,平均海拔1984.8米。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均气温17.1℃,年均日照2400小时,年均降雨1059毫米。肥气煤资源丰富,有黎芭箐煤田、菩萨山煤区。石(家湾)华(坪)公路起点。

[沿革]中心镇早在宋朝时就有高氏土司堂衙,元朝时期形成较大村落。明洪武十五年(1382)堂衙改为流官办事住所。此后,人们俗称此地为“旧衙坪”。清嘉庆七年(1802),永北右军守备进驻旧衙坪。1814年设三、六、九集市。清道光二年(1822)在旧衙坪设经历署。民国元年(1912)属华坪县辖的中区,为县政府驻地。民国20年(1931)属华坪县的华中镇。民国26年(1937)国民政府推行区乡保甲制时改称竹屏镇。1951年为华坪县一区,1953年改称中心镇,1958年称先锋公社,后又改为中心公社,1965年将城区改为县辖,1984年设一区,1988年撤区设中心镇,将中心区的中心、河西、河东、桶木、梭罗、拉毕6个小乡划入中心镇,城区设1个街道办事处,农村设6个农村办事处。1996年,面积155.8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中心村、河东、河西、梭罗、楠木、拉毕、中心街7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龙洞傈僳族乡,并入中心镇。

[邮编]674800 [2007年代码]530723101:~001竹屏社区 ~002兴隆社区 ~003柳溪社区 ~004华兴社区 ~201河东村 ~202河西村 ~203楠木村 ~204梭罗村 ~205拉毕村 ~206龙洞村 ~207田坪村 ~208左岔村 ~209马路梁子村

附:龙洞傈僳族乡位于华坪县西北部,距县城24千米。左岔河从西部泉洞流出,到依禄坪水洞消失。县城至永兴公路经此。1961年设龙洞公社,后改区,1988年撤区建龙洞傈僳乡。1996年,面积163.8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龙洞、田坪、左岔、马路梁子4个行政。2005年,撤销龙洞傈僳族乡,并入中心镇。

 

荣将镇位于华坪县中南部。东接攀枝花,南望楚雄,西通丽江、大理,北与泸沽湖毗邻。面积412.9平方千米,人口10161户、28574人(2007年末),其中农业人口8294户、24332人。有汉、彝、傣、壮、苗、纳西等民族。辖荣将1个社区,和爱、哲里、龙头、宏地、温泉、腊石、红椿箐、膏泽8个行政村,117个村(居)民小组。镇政府驻荣将街,距县城7千米,东距四川省攀枝花市格里坪火车站43千米。

境内最低海拔1080米,最高海拔2502米。新庄河从镇中穿过,沿岸是水稻高产区。金沙江沿镇境南部流过,江边长有一片原始野生苏铁。省道丽攀路穿镇而过,永华路、宁华路镇区交汇,是滇西北通往四川攀西的交通要隘。

[沿革]荣将镇原名十甲村,相传清道光元年(1821年),一将军于此获胜,故名赢将村,后讹传为荣将。民国元年(1912)属南区,民国20年(1931)改置膏泽镇(中国政区大典:民国20年称华南镇,民国26年改称膏泽镇)。1956年为第三区。1958年设立荣将公社,1961年设立温泉公社。1966年荣将公社改称“红卫”公社,1984年置三区(荣将区),下设荣将镇等。1988年撤荣将区,设立县辖荣将镇、温泉彝族傈僳族乡。1996年,荣将镇面积229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辖荣将、和爱、哲里、龙头、宏地5个行政村;温泉彝族傈僳族乡面积185.3平方千米,人口0.5万人,辖温泉、红春箐、腊石3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温泉彝族乡,并入荣将镇。

[邮编]674802 [2007年代码]530723102:~001荣将社区 ~201和爱村 ~202哲里村 ~203龙头村 ~204宏地村 ~205温泉村 ~206腊石村 ~207红椿箐村 ~208膏泽村

 

兴泉镇位于华坪县东北部。地处川滇两省交界处,东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北邻四川省盐边县。面积228.7平方千米,人口18516人(2007年末),其中傈僳、彝、回、苗、纳西、傣、壮等少数民族人口4280人。辖兴泉、新文、干箐、南阳、文乐、松竹、青龙、塘房、关塘9个行政村,共132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江地,距县城32千米,距攀枝花市中心43千米。

全镇最高处南阳村冷山海拔2860米,最低处兴泉村三洞桥海拔1220米。年平均气温19.8℃,无霜期303天。森林覆盖率32%。石(家湾)华(坪)公路穿境而过,距格里坪火车站20千米。松竹公寨地王坪是清道光元年唐贵(傈僳族)领导各族人民起义发起地。

[沿革]1950年称大兴区,1958年建大兴公社,1984年复改大兴区。1988年改大兴乡、文乐傈僳族乡。1996年,大兴乡面积111.9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辖兴泉、新文、干箐、南阳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大兴街;文乐傈僳族乡面积116.7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文乐、松竹、青龙、塘房、关塘5个行政村。2002年大兴撤乡设镇。2005年8月4日省政府批准,撤销文乐傈僳族乡和大兴镇,合并设立兴泉镇;2006年1月6日正式合并。

[邮编]674801 [2007年代码]530723103:~201新文村 ~202干箐村 ~203南阳村 ~204文乐村 ~205松竹村 ~206青龙村 ~207塘房村 ~208关塘村 ~209兴泉村

 

石龙坝彝族傣族乡位于华坪县东南部,东与四川省攀枝花市接壤。面积315.5平方千米,人口16289人(2007年末),其中农业人口15326人。辖民主、基佐、德茂、龙泉、龙井、临江6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石龙坝,距县城20千米,距格里坪火车站30千米。

境内平均海拔1254米,年平均气温20.9℃,年均降雨量为852毫米。大凹、一碗水等煤田、肥气煤资源丰富。为全县芒果基地。德(钦)石(家湾)公路过境。是滇西北通往四川攀西地区的交通要隘。

[沿革]1958年建民主公社,1988年分出建石龙坝彝族傣族乡。1996年,面积315.7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基左、德茂、龙泉、民主、龙井、临江6个行政村。

[邮编]674802 [2007年代码]530723203:~201民主村 ~202基佐村 ~203德茂村 ~204龙泉村 ~205龙井村 ~206临江村

 

新庄傈僳族傣族乡位于华坪县西南部。面积276平方千米,人口1.74万人(约2006年),有10种民族。辖新庄、天星、边凹、八德、良马、德胜、腊么7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新庄街,距县城20千米。丽(江)华(坪)公路过境。

[沿革]1988年撤区建新庄乡。1996年,面积276.6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新庄、天星、边凹、八德、良马、德胜、腊么7个行政村。

[邮编]674803 [2007年代码]530723205:~201新庄村 ~202天星村 ~203边凹村 ~204八德村 ~205良马村 ~206德胜村 ~207腊么村

 

通达傈僳族乡位于华坪县西北部,西北面分别与永胜、宁蒗两县交界。面积151.7平方千米,人口0.85万人(约2006年)。有傈僳、汉、彝、傣、壮、普米、白、回、纳西等9种少数民族。辖通达、维兴、双龙、丁王、白姑河5个行政村,4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通达,距县城49千米。

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562~3198.3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以农为主,以牧为辅。产水稻、玉米、小麦及煤炭、石膏、木材等,还产附子、伏苓等中药材,核桃、桃、梨等水果。有花岗石、长石、白粘土、重晶石等矿藏。

[沿革]1961年建通达公社,1988年从新庄区分出建乡。1996年,面积157.1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通达、维兴、双龙、白姑河、丁王5个行政村。2004年末,总人口8656人,其中农业人口835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2.1%,其中傈僳族人口5423人。

[邮编]674803 [2007年代码]530723206:~201通达村 ~202维兴村 ~203双龙村 ~204丁王村 ~205白姑河村

 

永兴乡位于华坪县西北部,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面积314.6平方千米,人口1.40万人(约2006年),有傈僳、汉、彝、纳西等8种民族。辖永兴、习好、安科、基度、坝山、思木、马鹿7个行政村,131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永兴街,距县城43千米。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1450~2810米,其中山区占总面积的95%。以农牧业并举。乌木河手巴岩有金丝猴。

[沿革]1950年称永兴区,1958年设公社,1983年复改区,1988年撤区为乡。1996年,面积314.6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永兴、安科、习好、基度、坝山、思木、马鹿7个行政村。2004年末,总人口14065人,其中农业人口13262人;少数民族人口4731人。

[邮编]674804 [2007年代码]530723207:~201永兴村 ~202习好村 ~203安科村 ~204基度村 ~205坝山村 ~206思木村 ~207马鹿村

 

船房乡位于华坪县北部,东、东北与四川省攀枝花盐边县惠民乡、强胜乡、江西乡接壤,南邻华坪县兴泉镇,西北与永兴乡和中心镇交界。面积173.6平方千米,人口2771户、10542人(2008年末),其中农业人口2450户、9952人;傈僳、傣、回、彝等少数民族人口3164人。辖船房、华荣、灰窝、嘎苴4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姜家坪子,距县城52千米。

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华荣村光头山顶海拔2735米,最低点乌木河入川处灰窝塘房海拔1320米。立体气候明显,河谷区属高原谷地亚热带干燥气候,山腰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9.8℃,雨水充足,年降雨量1066.6毫米。以农牧林业为主,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特产芭蕉、茶,有大桐子林。清朝时章土司土府衙门设在华荣庄,现遗址尚存。

[沿革]1961年称华荣公社,后并入永兴区,1988年析设船房傈僳族乡。1996年,面积173.6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船房、华荣、灰窝、嘎左4个行政村。2004年末,总人口10005人,其中少数民族共3229人(其中傈僳族2497人,傣族495人)。

[邮编]674804 [2007年代码]530723208:~201船房村 ~202华荣村 ~203灰窝村 ~204嘎苴村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