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代码]530321 [邮编]655100 [区号]0874 [拼音]Mǎlóng xiàn [英文]Malong County
位置面积 马龙县是曲靖市辖县。位于云南省东部,东及东北与曲靖市麒麟区、沾益区接壤,南与陆良县山水相连,西南与宜良县毗邻,西及北与嵩明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交界。东西跨距47.25千米,南北跨度44.5千米,全县总面积1751平方千米。
政区划分 全县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通泉街道、鸡头村街道、王家庄街道、张安屯街道、旧县街道、马过河镇、纳章镇、马鸣乡、大庄乡、月望乡。县政府驻通泉街道。
自然地理 地势东南高峻,中部隆起向西北倾斜呈阶梯状下降,四面环山,中间山谷、丘陵、河流纵横,由七条分别流入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河流分割为11个8平方千米以上的小坝子。最高点南部纳章乡与陆良县交界的牛头山海拔2493米,最低点西南部马鸣乡小密得河海拔1772.2米,平均海拔2132米。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
地名由来 据《元史·地理志》:马龙,系彝语“麻笼”的近音演变。“麻”意为“兵”,“笼”意为“城”,即(土司)驻兵的城。一说“因天马山、藏龙山两山,命名马龙,取天马云龙之义”。
历史沿革 马龙古称铜濑邑,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铜濑县,属益州郡。蜀汉、西晋、南朝宋、齐沿称铜濑县,隶属建宁郡。唐初更名同起县,归南宁州(郎州)。南诏时为爨部曲轭地。宋大理国时称纳垢部,隶石城郡。元初置纳垢千户所,至元十三年(1276年)始设马龙州,领通泉县属曲靖路。明洪武23年(1390年)置马龙守备千户所,后复为马龙州,清置马龙州,均属曲靖府。民国2年(1913)改为马龙县(一说为民国18年),属曲靖督察区。1958年马龙、沾益、曲靖三县合并为曲靖县,1961年7月复置马龙县。
1996年,马龙县辖4个镇、5个乡:通泉镇、王家庄镇、马过河镇、旧县镇、马鸣乡、张安屯乡、月望乡、纳章乡、大庄乡。县政府驻通泉镇。
2001年11月,纳章乡撤乡设镇。至此,全县辖5个镇、4个乡:通泉镇、旧县镇、马过河镇、王家庄镇、纳章镇、张安屯乡、大庄乡、月望乡、马鸣乡。
2003年,全县辖5个镇、4个乡:通泉镇、旧县镇、马过河镇、王家庄镇、纳章镇、张安屯乡、大庄乡、月望乡、马鸣乡。共有64个行政村。
2006年3月16日,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张安屯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王家庄镇,将王家庄镇桃园、瓦仓、鸡头村3个村委会划归通泉镇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王家庄镇管辖原王家庄镇的格里、庄郎、扯度、高枧槽、王家庄、新屯、吴官田、上坝、小龙井9个村委会和原张安屯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王家庄政府驻地。
2006年,全县辖5个镇、3个乡:通泉镇、旧县镇、马过河镇、王家庄镇、纳章镇、马鸣乡、大庄乡、月望乡。共有2个社区、64个行政村(其中3个民族村),435个自然村,506个村民小组。县政府驻通泉镇。
2013年10月20日,省政府(云政复〔2013〕77号)批准同意撤销通泉镇、王家庄镇、旧县镇。同年,马龙县撤销通泉镇,设立通泉街道、鸡头村街道;撤销王家庄镇,设立王家庄街道、张安屯街道;撤销旧县镇,设立旧县街道;保留马过河镇、纳章镇和大庄乡、月望乡、马鸣乡。调整后,马龙县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
2018年2月9日,《国务院关于同意云南省调整曲靖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8〕24号):同意撤销马龙县,设立曲靖市马龙区,以原马龙县的行政区域为马龙区的行政区域,马龙区人民政府驻通泉街道龙泉北路96号。5月21日,曲靖市马龙区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历年人口(部分)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马龙县常住人口184989人,其中:通泉镇55268人,旧县镇26219人,马过河镇12967人,王家庄镇28662人,纳章镇12868人,马鸣乡12169人,大庄乡12043人,月望乡24793人。
2003年,全县总人口1914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004人,占11%。少数民族总人口14510人,占7.6%。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马龙县常住人口185766人,其中:通泉镇34408人,旧县镇28067人,马过河镇14628人,王家庄镇31271人,马鸣乡13310人,张安屯乡9322人,大庄乡12966人,月望乡27823人,纳章乡139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