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瀍河回族区

位置面积 

人口民族 202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6.9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02万人,城镇化率为89.18%,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

政区划分 2025年初,洛阳市瀍河回族区(行政区划代码410304)辖东关、瀍西、五股路、北窑、塔湾、杨文、华林、问礼8个街道(注:五股路街道实际已于2023年撤销并入瀍西街道),代管洛龙区白马寺镇(并管理偃师区龙虎滩村、韩旗村和孟津区金村、翟泉村)。区政府驻问礼街道九都东路18号。

名胜古迹 

(本页内容制作/更新中,敬请期待)

区名由来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今瀍河回族区辖区属洛阳县一区、二区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辖区作为一个行政区,反复更迭,初为三区,后为二区,以后又同一区合并为老城区。1957年7月,成立瀍河回族区筹备组;1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洛阳市瀍河回族区。

1958年9月,爽明街道更名为东关街道;瀍河回族乡更名为红旗人民公社;12月,瀍河回族区更名为瀍河人民公社,郊区白马寺人民公社划归瀍河人民公社管辖,瀍东回族自治区更名为北窑街道。

1959年2月,撤销东关、新安街、北窑三个街道,建立瀍东、瀍西两个管理区;8月,撤销红旗人民公社,建立农业管理区、蔬菜管理区;9月,撤销瀍河人民公社,恢复瀍河回族区建制。

1962年7月,建立东关、车站、北窑、五股路4个街道,白马寺人民公社划归郊区。1963年12月,车站更名为瀍西街道。1970年12月,成立塔湾街道。

1984年,瀍河回族区下辖东关、北窑、瀍西、五股路、塔湾、杨文6个街道。

2000年6月,洛龙区管辖的瀍河回族乡划归瀍河回族区管辖。

2005年9月,成立华林街道。

2007年7月,将洛龙区白马寺镇管辖的马沟村、拦沟村、吕庙村、十里铺村移交瀍河回族区杨文街道管理。

2010年末,全区辖7个街道、1个民族乡,共有15个行政村、14个社区。

2011年,瀍河回族乡的旭升、北关、下窑、上窑、塔东、塔西、史家湾、马坡、中窑9个行政村改为社区居委会,杨文街道管辖的十里铺村改为社区居委会。

2010年末,全区辖7个街道、1个民族乡。有5个行政村(瀍河回族乡小李、盘龙冢2个行政村,杨文街道马沟、拦沟、吕庙3个行政村)。

2013年5月3日,区政府批复同意瀍河回族乡小李村、盘龙冢两个行政村村改居。2014年6月27日,区政府批复同意杨文街道马沟村、拦沟村、吕庙村三个行政村村改居。同年,区政府批复同意瀍河回族乡设立恒大绿洲社区。

2019年末,洛阳市瀍河回族区辖东关、瀍西、五股路、北窑、塔湾、杨文、华林7个街道和瀍河(回族)1个民族乡。区政府驻瀍河回族乡九都东路18号。

2022年,将洛龙区的白马寺镇划归瀍河回族区管理,并划入偃师区龙虎滩村、韩旗村和孟津区金村、翟泉村。老城区、瀍河回族区管理界线变更如下:洛河至九都路区域以瀍河为界,瀍河以西区域由老城区管辖,瀍河以东区域由瀍河回族区管辖。九都路至玄武门大街区域以新街为界,瀍河回族区新街以西部分调整至老城区管辖。其中,因位于瀍河新街以西的瀍西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仍归属瀍河回族区。

2023年,省民政厅豫民行批〔2023〕2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瀍河回族乡,设立问礼街道。原瀍河回族乡的塔西社区划归东关街道,塔东社区、下窑社区划归北窑街道,旭升社区划归华林街道,城北社区划归瀍西街道。问礼街道辖上窑社区、中窑社区、马坡社区、小李村社区、盘龙社区。

2023年9月26日,洛阳市政府批复同意瀍河回族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五股路街道和瀍西街道,设立新的瀍西街道。(是否获得省民政厅备案?)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并请保留本站网址:www.xzqh.org

   区划地名网(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