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Guǎnchéng Huízú Qū【英文】Guancheng Hui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410104【邮编】450000【区号】0371
位置面积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位于郑州市主城区东南部,东和中牟县搭界,西与二七区相邻,南同新郑市接壤,北和金水区毗连。全区面积107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3.4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3.11%,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
政区划分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辖北下街、西大街、南关、城东路、东大街、二里岗、陇海马路、紫荆山南路、航海东路、十八里河、南曹、金岱、圃田13个街道(其中,圃田街道由郑东新区管理,南曹、圃田2个街道部分区域由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区政府驻北下街街道商城路217号。
名胜古迹
(本页内容制作/更新中,敬请期待)
区名由来 因春秋时期管国都城所在地而得名。
历史沿革 1948年郑州解放后设立郑州市第一区,1955年更名为陇海区。1953年设立回族区,1956年更名为金水回族区。1958年金水回族区、陇海区合并设立管城回族区。
1966年5月改称向阳区。部分街道办事处亦相继易名。东大街办事处改名解放东路办事处,西大街办事处改名为解放中路办事处,南关办事处改名为向阳路办事处。1968年3月25日,向阳区成立革命委员会,各办事处和农业公社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
1980年12月,撤销向阳区革命委员会,重建向阳区人民政府。1981年11月,恢复民族建制,向阳区称向阳回族区。仍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农业公社。1983年,向阳回族区更名管城回族区,在“文革”中改名的部分街道办事处亦恢复原有名称。
1984年8月,北大街办事处迁往城东路,故改称城东路办事处;9月,管城农业公社更名东城乡。1987年3月,撤销郑州市郊区,将该区的十八里河、南曹、圃田三个乡划入管城回族区。至此,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农业乡。
1988年10月,经郑州市政府批准,将区辖10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5个:除二里岗、陇海马路两个街道办事处保持原有建制外,将东大街办事处并入城东路办事处,西大街、菜市街两个办事处并入北下街办事处,东三马路、布厂街两个办事处并入南关办事处。
1991年5月,经区政府同意,圃田乡的吴庄行政村划分为吴庄(辖小孙庄)和石王两个行政村。6月,经区政府同意,成立郑州铁路分局机关民乐西里家属院居民委员会。1991年底,全区总面积198.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2.4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办事处、100个居委会、167条自然街;4个农业乡、62个行政村、135个自然村。
1997年3月,十八里河乡撤乡建镇。至此,管城回族区辖5个街道、1个镇、3个乡:北下街街道、南关街道、陇海马路街道、城东路街道、二里岗街道、十八里河镇、南曹乡、圃田乡、东城乡。区政府驻商城路217号。
2000年4月,设立东大街、西大街和紫荆山南路3个街道。调整后,管城回族区辖8个街道、1个镇、3个乡。
2002年7月,东城乡杨庄村委会改制,成立河南中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23日河南省民政厅《关于撤销郑州市管城区东城乡的批复》(豫民行批〔2002〕1号);9月2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撤销管城区东城乡设立航海路街道办事处的通知》(郑政办文〔2002〕117号):一、撤销管城区东城乡,其原辖行政区域划入管城区域,实行城市管理体制。二、设立航海东路街道办事处,驻航海东路26号,管理原东城乡5个行政村的管辖区域。2003年3月,航海东路街道办事处在航海东路95号正式挂牌成立。原东城乡5个行政村实行属地管理,就近划入各个街道办事处管理。
2003年10月,由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的相继设立,南曹乡的东耿庄、曹古寺、弓马庄、王士明庄、司赵、二郎庙、单庄、梁湖、螺蛭湖、毛庄、东尚岗杨、西尚岗杨12个行政村划入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圃田乡的岔河、赵庄、李南岗、营岗4个行政村划归郑东新区管辖。东周村的东老南岗、西老南岗划归郑州经济开发区管辖。至此,管城区下辖北下街、东大街、西大街、二里岗、城东路、陇海马路、紫荆山南路、航海东路、南关9个街道办事处,59个社区;南曹乡、圃田乡、十八里河镇3个乡(镇),41个行政村。
2005年末,管城回族区辖9个街道、1个镇、2个乡:北下街街道、南关街道、陇海马路街道、城东路街道、二里岗街道、东大街街道、紫荆山南路街道、西大街街道、航海东路街道、十八里河镇;南曹乡、圃田乡。
2007年末,管城回族区位于郑州市的东南部,北纬34°39′-34°57′、东经113°41′-113°46′之间,为郑州市老城区。东临中牟县,南连新郑市,北与金水区相接,西接二七区。辖区东起圃田乡石王村东0.6千米,西至十八里河镇南小李庄西2.1千米,南至南曹乡安庄南0.2千米,北到圃田乡穆庄北1.2千米。东西长19千米、南北宽16千米,总面积143.43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32.6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332222人,其中市区人口245528人;非农业人口248723人;回族人口20788人,占全区人口6.26%。辖9个街道、1个镇、2个乡:北下街街道、西大街街道、南关街道、城东路街道、东大街街道、二里岗街道、陇海马路街道、紫荆山南路街道、航海东路街道、十八里河镇、南曹乡、圃田乡,70个社区、35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北下街街道商城路217号。(此外,明湖街道、潮河街道委托经济开发区管理,面积人口不包含在管城回族区内)
2024年,省民政厅以豫民行批〔2024〕36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圃田乡,设立圃田街道,实行城市管理体制。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管城回族区总人口345513人,其中,北下街街道25858人、西大街街道19840人、南关街道44931人、城东路街道27535人、东大街街道23781人、二里岗街道20837人、陇海路街道41567人、紫荆山南路街道17705人、十八里河镇39185人、东城乡193人、南曹乡56511人、圃田乡30570人。
历史沿革 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商城都邑(亳都)。西周初称管国,东周时期管地先后属郑国、韩国。秦代,置管县,属三川郡。西汉初年,属故市侯国,隶河南郡(原三川郡)。公元前112年,故市侯国废,管地并入中牟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中牟县为内县。十六年(596年),析内县置管城县,隶管州。大业二年(606年)废管州,改称郑州,治管城县。大业三年改郑州为荥阳郡,治所不变。
唐高祖平王世充后,复置管州于管城。贞观元年(627年)废管州,管城隶武牢的郑州。贞观七年(633年)郑州治所由武牢迁管城。此后,郑州先后称荥阳郡、郑州荥阳郡,治所一直设在管城,直至五代。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郑州,以管城县直隶开封府,属京西、北路。同时省荥阳、荥泽为镇入管城。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郑州,仍隶京西、北路。崇宁四年(1105年),郑州曾两次改称西辅郡,旋建旋罢。郑州当时实领五个县。
金代,以郑州治管城县,隶南京路。贞佑四年(1216年)管城县更名为故市县。元初,更故市县复名管城县,属郑州。明洪元年(1368)废管城县入于郑州,隶河南开封府。民国2年(1913)改称郑县。解放前夕,今管城辖区属郑县维新镇,下辖13个保。
郑州市第一区、陇海区 1948年10月22日,郑县解放,10月27日,郑州市第一区正式成立。下辖9个街公所和2个乡公所。9个街公所是:一街街公所辖黄殿坑一带;二街街公所辖西大街东段;三街街公所辖砖牌坊街一带;四街街公所辖平等街以南;五街街公所辖南大街一带;六街街公所辖北大街附近;七街街公所辖东大街西段;八街街公所辖书院街周围;九街街公所辖东大街东段。2个乡公所是:梁砦乡公所辖梁砦、燕庄、司庄、马坟、沈庄、台庄、黑朱庄7个自然村;陈庄乡公所辖陈庄、凤凰台、晋王庙、二里岗、康庄、杨庄、魏庄、弓庄8个自然村。全区实辖76条自然街、15个自然村,面积不足3平方千米,总人口为34145人。
1949年7月6日,一区政务交公安分局代管,将原9个街公所合并改建4个派驻所,即原六、七街公所合并建立一所;原八、九街公所合并建立二所;原一、二街公所合并建立三所;原三、四、五街公所合并建立四所。2个乡公所建制不变。12月,一区所辖的两个乡公所划归郑州市四区管辖。
1950年7月,原第三区的乾元街、东三马路、南关三个派驻所及其所辖街道划归一区。至此,一区下辖派驻所增到7个,即一所设东大街;二所设北大街;三所设黄殿坑;四所设平等街;五所设乾元街;六所设南关;七所设东三马路。 1951年9月,7个派驻所改为7个街政府,即东大街街政府、西大街街政府、菜市街街政府、南关街政府、东三马路街政府、北大街街政府、裴昌庙街政府。……1954年5月,将原市郊金水区凤凰台乡的魏庄、柴庄、二里岗三个自然村合并建立二里岗街政府,划归一区。这时第一区下辖街政府增加到6个。
1955年10月,郑州市第一区更名为陇海区,所辖区域除第一区原有的6个行政街外,另将市内第三区所辖乔家门行政街划归陇海区。该街政府下辖南、北乔家门、前、后杜家花园、振兴市场、青云里、三德里、荣华里、汉昌里、西三马路、布厂街、金声街、金隆街、西豆腐砦、臧家门、张家门、黄家门共17条自然街。
1956年2月,根据政务院颁布的区街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改市区街政府为街道办事处,陇海区下辖的7个街政府改为东大街、西大街、菜市街、东三马路、乔家门、南关、二里岗街道办事处。
回族自治区、金水回族区 1953年1月,郑州市新建回族自治区,直辖24条自然街,其中包括原属一区的北关大街、北大街、清真寺街、外营街、马号街、唐胡同、法院东街、裴昌庙街、北顺城街、市府前街、代书胡同、黄殿坑、营门街、法院西街、法院后街和原属二区的清真胡同、北下街、东河阳街、西河阳街、北鼎兴里、南鼎兴里、南柴火市、北菜市、河东街等。全区总人口为13190人,其中回族6829人。
郑州市回族自治区建立后,一区原有7个街政府减为5个。即东大街街政府下辖10条自然街;西大街街政府下辖19条自然街;东三马路街政府下辖13条自然街;菜市街街政府下辖19条自然街;南关街政府下辖16条自然街。原属一区的南、北乔家门、布厂街、惠工街、豫丰街划归郑州市第二区。1954年5月,将原市郊金水区的白庄、黄委会职工宿舍及原属二区的天成路、工人新村划归回族自治区。全区人口增加到20744人,其中回族7605人。
1956年11月,郑州市回族自治区更名为郑州市金水回族区,下设北下街、杜岭、清真寺街三个街道办事处。
管城区、红旗人民公社 1958年8月,撤销金水回族区建制,同陇海区合并,建立郑州市管城区,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即东大街、西大街、菜市街、东三马路、乔家门、南关、二里岗、清真寺街、北下街、杜岭等。9月,10个街道办事处合并建立5个公社。即东大街和清真寺街两个办事处合并,建立东大街公社;杜岭和北下街两个办事处合并建立东太康路公社;乔家门和东三马路两个办事处合并建立陇海马路公社;西大街和菜市街两个办事处合并建立小西门公社;南关和二里岗两个办事处合并建立南关公社。另外,将原属二七区的福华街、小赵寨两个办事处合并建立铁路公社,划归管城区。将郊区管辖的杨庄、康庄、晋王庙三个自然村亦划归管城区。
1959年3月,郑州市人民委员会决定以“政社合一”体制,建立管城区联社管理委员会。同时对区划作了部分调整。将管城区陇海公社的青云里、三德里、荣华里、汉昌里4条自然街划归二七区;撤销小西门公社建制;将原菜市街办事处所辖区域划归陇海公社;将原西大街办事处所辖区域和东太康路公社部分地段合并建立西大街公社。
1960年5月,为解决城市蔬菜供应问题,市人委决定将一部分近郊农村分别划归市区各公社。划归管城区联社的有:南郊公社五里堡大队6个村、十里铺大队6个村、东郊公社燕庄大队5个村、崔庄大队5个村、郊区第二综合场的白庄等,组成凤凰台人民公社,计人口1788户、9212人、19180亩耕地。另将南郊公社战马屯大队1个村、荆湖大队3个村、贾寨、佛岗、柴郭三个大队各一个村,共1299户、6612人、19789亩耕地划归郑州市服务局菜场,由管城区联社管辖。 1960年6月,市人委宣布,以区为单位在市区分别建立4个城市人民公社,管城区联社遂改名为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区辖公社改为分社。经过调整,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下辖7个分社(6个城市分社、1个农业分社),即红旗分社、西大街分社、菜市街分社、陇海分社、南关分社、二里岗分社(原铁路分社)、凤凰台分社。自然街138条,自然村33个,总人口为126117人,其中农业人口10718人。
1961年5月,郑州市红旗人民公社复名为郑州市管城区,区辖原有各公社全部恢复街道办事处。计有西大街、北下街、菜市街、东三马路、布厂街、陇海马路、二里岗、南关等8个街道办事处。1962年5月个办事处管辖的农业队统由新建的农业公社管理。7月,增设东大街、北大街两个办事处。11月市政府决定将1960年从郊区划入的凤凰台分社及市服务局菜场,重新划归郊区。至此,管城区下辖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农业公社,即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菜市街、北下街、南关、东三马路、布厂街、陇海马路、二里岗等街道办事处和管城农业公社。
管城回族区由郑东新区管理的区域:
2008年10月,圃田乡东周村改为五州汇富社区。2010年5月,郑东新区设立商住物流区管理处,管辖范围为:熊儿河以南、陇海铁路以北、107辅道以西、中州大道以东。9月,将圃田乡京珠高速以西区域(五州汇富社区及南岗、西刘庄、榆林、小店、白佛、穆庄6个行政村)与商住物流区管理处合并,设立商都路办事处,其管辖范围为:七里河以南、以东,陇海铁路以北,京港澳高速以西区域,面积约21.5平方千米。
根据2012年9月17日市委常委会决定以及2012年12月6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代管工作汇报会议精神,郑东新区将代管管城回族区、中牟县部分行政村。2013年,圃田乡正式移交郑东新区管理。至此,圃田乡辖圃田、河沟王、小孙庄3个行政村。
商都路办事处 2010年10月,郑州市政府决定在郑东新区新成立3个办事。其中,在原商住物流区管理处的基础上,成立郑东新区商都路办事处。
圃田街道(原圃田乡) 2024年,省民政厅以豫民行批〔2024〕36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圃田乡,设立圃田街道。
管城回族区由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的区域:
2003年9月,将管城回族区圃田乡的赵庄、岔河、李南岗、营岗4个行政村移交郑东新区管理和东周村第七、八村民小组(东老南岗、西老南岗),南曹乡的弓马庄、王仕名庄、单庄、司赵、二郎庙、梁湖、曹谷寺、毛庄、东杨、西杨、耿庄、螺蛭湖12个行政村移交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2004年12月2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成立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湖潮河两个办事处的通知》(郑政文〔2004〕260号):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成立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湖、潮河两个办事处:(一)明湖办事处,辖西尚岗杨、东尚岗杨、毛庄、螺蛭湖、梁湖、李南岗、赵庄、岔河8个村委会和东周村第七、八村民小组,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14300人;(二)潮河办事处,辖耿庄、曹古寺、司赵、王士明、弓马庄、单庄、二郎庙、营岗8个村委会,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15000人。
2007年(一说2006年底),将管城回族区圃田乡的大王庄、大孙庄、吴庄、石王4个行政村和中牟县九龙镇的蒋冲、能庄、大任楼、黄商、闫坟5个行政村(含小任楼、道庄、耿赵、周庄,共9个自然村)移交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根据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07〕1号)要求,3月23日成立大王庄办事处筹备委员会(2008年10月更名为京航办事处),负责管理9个行政村。
明湖办事处 位于陇海铁路以南、机场高速以东以北、107辅道以西合围区域内,区域面积22平方千米;管理老南岗、赵庄、岔河、李南岗(以上4个村行政区划属圃田乡)、西杨、东杨、螺蛭湖、毛庄、梁湖(以上5个村行政区划属南曹乡)9个村改居社区,远大、中铁、加工区、格林、安飞、亚太、商英、中烟、东风9个建成区社区,共18个社区。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辖区常住人口约18.7万人。
潮河办事处 正式成立于2008年10月16日。区域面积34.68平方千米。管理王士明、司赵、耿庄、弓马庄、曹古寺、单庄、二郎庙(以上7个社区行政区划属南曹乡)、营岗(行政区划属圃田乡)8个村改居社区,康桥、蝶湖、瑞锦、陆港、海尔5个城市社区。
京航办事处 正式成立于2008年10月16日。管理管城回族区圃田乡的大王庄、大孙庄、吴庄、石王4个行政村,中牟县九龙镇的蒋冲、能庄、任楼、黄商、闫坟5个行政村,共9个行政村,包括14个自然村,43个村民组。位于京珠高速以东、陇海铁路以南、郑民高速以北,二十五大街(中牟县中信路)以西,区域面积26.2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