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说明
本资料是根据1981年1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史为乐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录入的,录入稿版权归本站所有,您可以用于个人研究,但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传播以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原则上本资料是按照原文录入的,但其中的一些错字、漏字则予以更正,一些错漏之处则根据实际情况订正,并整理一份勘误表,列出原文中的主要错漏之处及其更正,原文中的错误在录入时都已更正过来,而大多数明显的错字漏字都已在原文中更正,而未在勘误表中一一列出。有些内容与实际不甚相符,但不宜直接改动的,则在原文中附注按语,按语也作为附录,附在勘误表之后。
一些电脑输入法无法打出的汉字,是以“上×下×”或“左×右×”的方式说明该字的组成结构,并以加上双引号,表示这两部分是连起来一个字,如青海省泽库县的驻地是上面是“巛”,下面是“贝”,录入时作:“上巛下贝”,而贵州省镇远县的wǔ阳镇的wǔ,是舞字左边加三点水,在原文中是这样录入的:“氵舞”。原书中电脑输入法无法打出的汉字,大致是以下三处:
1.贵州省镇远县的驻地:“氵舞”阳镇
2.青海省泽库县的驻地:驻“上巛下贝”乃亥(现在该字作“锁”字去掉金字旁)
3.原绥远省的茂明安旗的驻地:喜拉鴜“左老右鸟”(“鴜”是上从“此”,下从“鸟”,由于无此简体字符,酌用繁体字“鴜”)
而山东的荣成县、广西的旧万冈县、贵州凤冈县、旧绥远的晏江县,在原书的正文中错成“荣城”、“万岗”、“凤岗”、“宴江”,而原书中的地名索引这几个地名没有讹误,而正文则讹误了,现已将原书正文中的这几处错字都更正过来,而旧西康的武成县、湖南的汨(读作mì)罗县,在正文中错作“武城”、“汩(读作gǔ)罗”,也已更正。
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县,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等几个自治县,在原文中一作“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一作“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即一处作“某某自治县”,而另一处作“某某族自治县”,经查,这些县现在多数是称作“某某自治县”,而在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中是作“某某族自治县”,而在原书中则出现县名不一致的现象,现在仍按原文,未作更改。
【版权说明:本页说明由本站成员gong撰写,版权归本站所有,您可以用于个人研究,但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传播以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请与本站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