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政区沿革 > 湖南省

湖  南  省
更新时间:2005年6月5日


年份导航: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949年
★1949年8月22日长沙市人民政府成立,下设东区、南区、西区、北区、文艺区、金盆区、岳麓区、会春区 ★1949年8月湖南省和平解放,衡阳市由原省辖市改为县级市,由衡阳专区管辖 ★怀化县驻地由怀化驿(泸阳镇)迁至榆树湾 ★黔阳县驻地由黔城镇迁至安江镇 ★隆回县驻地由六都寨迁至桃花坪

1950年
★衡阳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一至八区(湖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1月5日报告备案) ★常灃专区更名为常德专区(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1950年8月29日报告备案) ★永州专区更名为零陵专区 ★设立常德市(县级),以常德县城区为其行政区域(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0月19日批准) ★设立益阳市(县级),以益阳县城关镇为其行政区域(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0月19日批准) ★设立洪江市(县级),以同会县洪江镇为其行政区域(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0月19日批准) ★设立湘潭市(县级),以湘潭县的昭潭镇及附近部分郊区为其行政区域(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7月1日批准) ★设立津市市(县级),以津市街区和灃县云台乡的第四、五、六保及谵阳乡的潭徐垸为其行政区域(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0月19日批准) ★设立邵阳市(县级),以邵阳县城关镇和祭祺、余湖、板卜、城北、田江渡5乡为其行政区域(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0月19日批准) ★乾城县驻地由乾州镇迁至所里(湖南省人民政府1950年11月18日批准) ★会同县驻地由洪江镇迁至会同(今城关镇)(1950年3月2日) ★长沙县驻地由榔梨镇迁至长沙市潘家坪(1950年4月) ★益阳县驻地由益阳市迁至桃谷山 ★撤销长沙市金盆、文艺、岳麓、会春4区,设立郊区 ★湖北省石首县的岳军乡、东南垸划归湖南省华容县;湖北省公安县的黄山以南部分地区,石首县的合安垸、彭邱垸、永合垸划归湖南省安乡 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2月20日批准) ★湖北省公安县的同德小垸划归湖南省灃县;湖南省灃县的罗田乡、刘功乡,太平垸、划归湖北省公安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2月20日批 准) ★湖南省安乡县的附化垸、猪曹垸、新成垸、河北垸、同仁垸等划归湖北省石首县、公安县 ★湖南省华容县的北面上津湖以南、杨家岭、五谷庙以北划归湖北省石首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12月20日批准) ★湖北省监利县的巴山垸、三合垸、广山垸、五号垸、剪刀池等地域,洪水港直属甲及普丰垸、芦席湾、保安垸各一部分地区划归湖南省岳阳 县;湖南省岳阳县的复兴垸、三益乡、十合垸、丘江垸、克成垸、中洲垸、熊家垸,及永固垸、新挽垸、固成垸的各一部分地区划归湖北省 监利县(1950年7月)

1951年
★郴县专区更名为郴州专区 ★设立望城县,以长沙县河西地区(4个区)及河东的第十区全部、第九区的鹅隐、青驿、自安3乡为其行政区域(政务院1951年5月26日批准) ★设立株洲市(县级),以湘潭县的株洲镇、田心塅、董家塅、石子头、太平桥、菏塘、百关、百井、龙头、大京、南花、龙州、日华13乡镇 及荷花乡的5个村为其行政区域(政务院1951年6月6日批准) ★设立南岳特区,以衡山县的南岳镇及白果、贯底等16个乡为其行政区域(湖南省人民政府1951年2月5日报告备案) ★设立锡铁山特区(县级),以新化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湖南省人民政府1951年7月7日报告备案) ★撤销衡阳市七区、八区(湖南省民政厅1951年11月1日批准) ★益阳县驻地由桃谷山迁至益阳市 ★湖南省岳阳县的春清乡、永益乡划归湖北省监利县;湖北省监利县的江南乡划归湖南省岳阳县(1951年2月) ★湖南省零陵县的何家洞乡的23户瑶族划归广西省全县

1952年
★撤销衡阳、郴州、零陵3专区,设立湘南行政区(地级)。衡阳专区的茶陵县、攸县划归湘潭专区,其余26个县划归湘南行政区(政务院 1952年11月13日批准) ★撤销益阳专区,所属的宁乡县划归湘潭专区;湘乡、双峰、涟源3县划归邵阳专区;益阳市及益阳、汉寿、沅江、安化、桃江5县划归常德专 区(政务院1952年11月13日批准) ★撤销湘西行政区及其所辖的会同、沅陵、永顺3专区,设立湘西苗族自治区、芷江专区。湘西苗族自治区辖乾城、凤凰、保靖、永绥、古丈、 永顺、大庸、龙山、桑植10县。芷江专区辖洪江市及芷江、黔阳、溆浦、绥宁、通道、靖县、会同、晃县、怀化、麻阳、辰溪、沅陵12县( 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9月2日批准) ★芷江专区更名为黔阳专区(政务院1952年11月13日批准) ★长沙专区更名为湘潭专区(湖南省人民政府1952年9月24日报告备案) ★黔阳专区驻地由芷江县迁至黔阳县安江镇(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11月19日批准) ★衡阳市降格为县级市,划归湘南行政区(政务院1952年11月13日批准) ★设立双峰县,以湘乡县第三、六、七区为其行政区域,驻永丰镇(政务院1952年2月16日批准) ★设立桃江县,以益阳县的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区为其行政区域(政务院1952年2月16日批准) ★设立祁东县,以祁阳县的第五、六、七、八、九、十区为其行政区域,驻洪桥镇(政务院1952年2月16日批准) ★设立洞口县,以武冈县的第八、九、十、十一区全部和第三区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政务院1952年2月16日批准) ★设立衡南县,以衡阳县的第一区的4个乡、第二区的5个乡、第三区的6个乡、第四区的4个乡、第九区的5个乡为其行政区域(政务院1952年 2月16日批准) ★设立邵东县,以邵阳县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区的全部,和第一、七、十四区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驻两市镇(政务院1952年 2月16日批准) ★设立蓝田县,以安化县的第三、四区的全部及第二区部分地区;邵阳县第十六区部分地区;湘乡县第九、十区;新化县第七区的3个乡为其行 政区域,驻蓝田镇(政务院1952年2月16日批准) ★设立新邵县,以邵阳县的第一、二、三、十五区全部和第十四、十六区各一部分地区;新化县第八、九区全部及第四区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 域,驻釀溪镇(政务院1952年2月16日批准) ★撤销津市市,并入灃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9月2日批准) ★撤销南岳特区,并入衡山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12月27日批准) ★撤销锡铁山特区,并入新化县(湖南省人民政府1952年8月24日报告备案) ★蓝田县更名为涟源县(湖南省人民政府1952年7月15日报告备案) ★安化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东坪镇(湖南省人民政府1952年3月5日批准) ★灃县驻地由城关镇迁至津市镇(湖南省人民政府1952年9月24日批准) ★衡阳县驻地由衡阳市区迁至西渡镇(衡阳专员公署1952年8月13日报告备案) ★邵阳县驻地由邵阳市区迁至塘渡口(1952年2月26日) ★望城县驻地由望城坡迁至高塘岭(1952年3月) ★湖北省蒲圻县的下万垸划归湖南省湘阴县;湖南省湘阴县的新运洲划归湖北省蒲圻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2年6月17日批准) ★湖南省道县第四区的白岭、分水、文字界、坝头、石视坪、官充岭等地区划归广西省全县东山区 ★湖南省零陵县的湾夫乡、豹子岭和三家共233户瑶族划归广西省全县

1953年
★撤销洪江市,并入黔阳县,黔阳县驻地由安江镇迁至洪江镇(湖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6月5日报告备案) ★设立津市市(县级),以原津市市并入灃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湖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9月2日报告备案) ★设立洪江市(县级),以原洪江市并入黔阳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湖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9月2日报告备案) ★乾城县更名为吉首县(内务部1953年2月25日批准) ★永绥县更名为花垣县(湖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9月1日报告备案) ★麻阳县驻地由锦和镇迁至高村镇(黔阳专员公署1953年1月24日报告备案) ★黔阳县驻地由洪江镇迁至安江镇(1953年10月) ★设立长沙市水上区(湖南省人民政府1953年批准) ★广西省三江侗族自治区的高步、横岭2乡划归湖南省道县;湖南省道县的白岭乡及零陵县的豹子岭、疗冲、黄腊洞、上窗等地区,湾子乡的3 个分会和皎盐岩、旱和冲、下次桥,何家洞乡的第五分会和灵牌山、耗草坪、长垒、长冲、老堂等地区划归广西省全县(中央人民政府1953 年5月27日批准) ★贵州省天柱县坌处乡的乌油、大坪,锦屏县的四湾、金山村、元贞等村划归湖南省靖县(内务部1953年2月25日批准) ★湖南省桂东县桥头区的下丹、大地、秋坪、中坑、庄川、里地、侠头、白水、狮形、桥头、高义、甘坑12乡划归江西省遂川县(内务部1953 年12月批准) ★湖北省松滋县坌处乡的媛水街及打鼓台、唐坪乡、爱市乡第四组划归湖南省灃县(中南军政委员会1953年9月19日批准)

1954年
★撤销湘南行政区,设立衡阳专区、郴县专区。衡阳专区辖衡阳市及衡南、衡山、常宁、宁远、永明、道县、零陵、东安、祁阳、祁东、衡 阳、江华12县。郴县专区辖郴县、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新田、永兴、耒阳、安仁、酃县14县(国务院1954 年6月批准) ★湘西苗族自治区的永顺、龙山、桑植、大庸4县改由省直辖,委托湘西苗族自治区代管 ★撤销通道县,设立通道侗族自治县(政务院1954年5月批准) ★绥宁县驻地由寨市镇迁至长铺镇(1954年10月18日) ★江华县驻地由沱江镇迁至水口(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1954年11月16日报告备案) ★灃县驻地由津市镇迁至城关镇 ★广东省乐昌县的野猪窝村、东岭背村、垠背村、油寮村及分水坳村29户划归湖南省宜章县(国务院1954年12月23日批准) ★湖南省城步县平定塘、蕨基平两地划归广西省龙胜各族自治区(中南行政委员会1954年8月23日批准)

1955年
★湘西苗族自治区更名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5年3月) ★撤销江华县,设立江华瑶族自治县,以江华县的第五、六、七、八、九、十区,第二区的马鹿洞乡、云梯山乡、龙造窝乡;与蓝山县第三区 的新寨乡、沙落乡为其行政区域,驻地水口。江华县其他地区并入永明县(国务院1955年8月5日批准) ★湖北省公安县第六区的严家嘴乡划归湖南省灃县(国务院1955年2月15日批准) ★贵州省锦屏县的平察、善理、新四、营寨4乡划归湖南省靖县(国务院1955年5月27日批准)

1956年
★株洲市升格为地级市,改由省直辖(湖南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11月30日报告备案) ★撤销晃县,设立新晃侗族自治县。以晃县以及芷江县的姑召侗族乡、土鹿坪侗族乡、碧李桥侗族乡、米贝侗族乡、竹坡侗族乡、步头降侗族 乡、腿溪侗族乡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6年6月14日批准) ★撤销城步县,设立城步苗族自治县,驻地儒林(国务院1956年11月3日批准) ★永明县更名为江永县(国务院1956年3月10日批准) ★撤销长沙市水上区(长沙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11月30日报告备案)

1957年
★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设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原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古丈、泸溪、凤凰、花垣、保靖6县及原由省直辖交自治州 代管的永顺、龙山、大庸、桑植4县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9月6日批准) ★通道侗族自治县驻地由县溪镇迁至双江镇 ★江西省遂川县的桥头乡、大地乡划归湖南省桂东县(国务院1957年9月23日批准)

1958年
★黔阳专区的绥宁县划归邵阳专区(湖南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6月20日报告备案) ★广东省乐昌县白云乡的牛头窝和坳背两自然村划归湖南省宜章县(国务院1958年4月28日批准)

1959年
★撤销资兴县,并入郴县(国务院1959年3月22日批准) ★撤销酃县,并入茶陵县(国务院1959年3月22日批准) ★撤销临武县,并入宜章县(国务院1959年3月22日批准) ★撤销望城县,并入长沙县(国务院1959年3月22日批准) ★撤销新田县,并入桂阳县(国务院1959年3月22日批准) ★撤销靖县,并入通道侗族自治县(国务院1959年3月22日批准) ★撤销蓝山县、嘉禾县,合并设立蓝嘉县(国务院1959年3月22日批准) ★撤销汝城县、桂东县,合并设立汝桂县(国务院1959年3月22日批准) ★湘潭专区的长沙县划归长沙市(国务院1959年3月31日批准) ★撤销长沙市郊区

1960年
★郴县专区更名为郴州专区(国务院1960年8月29日批准) ★设立郴州市,以郴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0年8月15日批准) ★设立南岳管理局,以衡山县的南岳镇和南岳、店门、祝融、师古4公社为其行政区域(中共湖南省委员会1960年4月21日报告备案) ★设立长沙市岳麓区,以长沙县岳麓公社为其行政区域(湖南省人民委员会1960年8月26日批准)

1961年
★设立岳阳市,以岳阳县的城关镇和洞庭、运输、城郊3公社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设立冷水滩市,以零陵县的冷水滩镇和珊瑚、水浪坝、仁湾、马路街、上岭桥5公社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设立东江市,以郴县的鲤鱼江、三都、高码、东江4公社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设立娄底市,以涟源县的娄底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设立冷江市,以新化县的冷水江镇和中连、矿山、木青、毛易、渣渡5公社,以及田坪公社的一个大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 准) ★设立安江市,以黔阳县的安江镇和硖江公社的下坪、秀州、龙田、婆田、助溪、洪溪6大队及虹口洲、中山园、溪边、仁建4大队为其行政区 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撤销蓝嘉县,分别设立蓝山县、嘉禾县(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撤销汝桂县,分别设立汝城县、桂东县(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设立酃县,以茶陵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设立靖县,以通道侗族自治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设立临武县,以宜章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设立新田县,以桂阳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设立资兴县,以郴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1年7月9日批准)

1962年
★设立零陵专区,辖衡阳专区的宁远、江永、道县、零陵、东安5县和江华瑶族自治县,郴州专区的新田、蓝山2县(国务院1962年10月30日批 准) ★设立益阳专区,辖常德专区的益阳市及益阳、华容、桃江、南县、沅江、安化6县,湘潭专区的宁乡县(国务院1962年10月30日批准) ★撤销安江市,并入黔阳县(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撤销东江市,并入资兴县(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撤销冷江市,并入新化县(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撤销娄底市,并入涟源县(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撤销岳阳市,并入岳阳县(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撤销冷水滩市,并入零陵县(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设立长沙市郊区(长沙市人民政府1962年1月12日报告备案)

1963年
★撤销郴州市,并入郴县(国务院1963年5月20日批准) ★撤销津市市,并入灃县(国务院1963年5月20日批准) ★撤销洪江市,并入黔阳县(国务院1963年5月20日批准) ★撤销南岳管理局,设立南岳县,以衡山县的南岳、店门等51个公社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3年5月20日批准)

1964年
★设立岳阳专区,驻岳阳县。辖湘潭专区的岳阳、平江、临湘、湘阴4县及益阳专区的华容县(国务院1964年9月22日批准) ★设立潇水林区管理局(县级),以零陵、道县、宁远3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中共湖南省委员会1964年5月14日报告备案)

1965年
★邵阳专区的湘乡县划归湘潭专区(中共湖南省委员会1965年7月10日报告备案) ★设立株洲县,以株洲市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驻渌口镇(国务院1965年4月30日批准)

1966年
★撤销南岳县,并入衡山县(国务院1966年1月18日批准) ★设立衡东县,以衡山县湘江东岸6个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6年1月18日批准) ★设立汨罗县,以湘阴县的汨罗、白水、桃林、长乐、弼时5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6年1月18日批准) ★设立株洲市郊区,以株洲市农林水办公室管辖的荷花公社、曲尺公社和清水塘农场、田心农场、荷花铺农场、中心农场、董家塅农场,以及 农科所、园艺场、果树园艺场、畜牧场、鹅颈湖渔场、水产试验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6年1月18日批准) ★勘定湖南省华容县东山公社与湖北省石首县桃花山公社自望夫山至昂头山地区的行政区域界线;自昂头山顶东向沿溴沟(即昂头山和灵官庙 之间的东向主要水沟)直下至路南口,以溪沟为界,沟以北属石首县,沟以南除石首桃花山林场抱鸡母窝生产组(现有房屋附近50亩)仍属 石首外,其余均属华容县;自路南口经易家山至望夫山,以分水岭为界,分水岭以北属石首县,分水岭以南属华容县(韩家冲地区界线,由 双方代表在进行勘测时,协商解决)(国务院1966年1月7日批准)

1967年
无变更

1968年
★设立韶山区(地级),以湘潭县的韶山、杨林、如意、永义、银田4公社,湘乡县的大坪公社以及白田公社的竹赞大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 院1968年12月12日批准)

1969年
★设立冷水江市,以新化县的冷水江镇和锡矿山、中连、梓龙、渣渡、金竹山、毛易、木青7公社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9年10月10日批准) ★撤销潇水林区管理局,设立双牌县(国务院1969年12月16日批准) ★衡东县驻地由衡山县城迁至衡东县吴集北枧头坪

1970年
★设立株洲市东区、南区、北区(国务院1970年7月8日批准)

1971年
无变更

1972年
无变更

1973年
无变更

1974年
★撤销长沙市岳麓区,并入西区(湖南省革命委员会1974年1月6日批准)

1975年
★设立岳阳市,以岳阳县的城关镇,白石、东风、红光、五星、光明、蔡家、奇家7大队,湖滨园艺场,君山芦苇场、五七渔场、大湾芦苇场、 君山茶场,以及鹿场渔业队、君山渔业队、湘湖渔业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5年12月29日批准)

1976年
无变更

1977年
★邵阳市升格为地级市,由省直辖(国务院1977年7月28日批准,湖南省委、省革委会1977年8月5日湘发[1977]47号文通知,仍将邵阳市委托 邵阳地区代管) ★设立涟源专区,辖邵阳地区的冷水江市和涟源、双峰、邵东、新邵、新化5县(国务院1977年9月29日批准) ★设立望城县,以长沙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驻高塘岭(国务院1977年12月21日批准) ★设立郴州市,以郴县郴州镇为其行政区域 ★设立邵阳市东区、桥头区、西区、郊区(湖南省革命委员会1977年12月30日批准)

1978年
★黔阳专区驻地由黔阳县迁至怀化县榆树湾镇,并更名为怀化镇(国务院1978年12月30日批准) ★涟源专区驻地由涟源县蓝田镇迁至涟源县娄底镇(国务院1978年12月30日批准) ★岳阳县驻地由岳阳市市区迁至岳阳县荣家湾镇(国务院1978年12月30日批准)

1979年
★设立怀化市,以怀化县的怀化镇、盈可公社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9年4月4日批准) ★设立洪江市,以黔阳县的洪江镇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9年9月1日批准) ★设立津市市,以灃县的津市镇,新洲公社的关山大队、团湖大队,灵泉公社的大旗大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9年12月19日批准)

1980年
★衡阳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江东区、城南区、城北区(国务院1980年2月20日批准) ★邵阳地区代管的邵阳市改由省直辖(国务院1980年2月20日批准) ★湘潭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雨湖区、板塘区、湘江区、岳塘区、郊区(国务院1980年2月20日批准) ★设立娄底市,以涟源县的娄底镇,杉山公社的东风大队、民福大队,西洋公社的方石大队、水洋大队,百亩公社的思塘大队为其行政区域 (国务院1980年7月15日批准) ★设立衡阳市郊区(湖南省人民政府1980年2月2日批准)

1981年
★黔阳地区更名为怀化地区(国务院1981年6月30日批准) ★撤销岳阳县,并入岳阳市(国务院1981年10月20日批准) ★撤销韶山区,并入湘潭县(湖南省人民政府1981年1月12日批准)

1982年
★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国务院1982年12月11日批准) ★设立永州市,以零陵县的永州镇、朝阳公社、七里店公社,以及天字地公社的建设桥大队,县原种场和所属的茆江桥大队为其行政区域(国 务院1982年1月23日批准) ★撤销吉首县,设立吉首市(国务院1982年8月3日批准) ★撤销怀化县,并入怀化市(国务院1982年12月24日批准)

1983年
★岳阳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湘潭地区,所属的浏阳县划归长沙市;攸县、茶陵、酃县、醴陵4县划归株洲市;湘潭、湘乡2县划归湘潭市管辖(国务院1983年2月8日 批准) ★撤销衡阳地区,所属的衡阳、衡南、衡山、衡东、常宁、祁东6县划归衡阳市;祁阳县划归零陵地区(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邵阳地区,所属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划归邵阳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娄底地区,所属的娄底市和双峰、涟源2县划归湘潭市;冷水江市和邵东、新邵、新化3县划归邵阳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岳阳地区,所属的汨罗、平江、华容、临湘4县划归岳阳市;湘阴县划归长沙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郴州地区的安仁县划归株洲市;耒阳县划归衡阳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益阳地区的宁乡县划归长沙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冷水江市,设立邵阳市冷水江区(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娄底市,设立湘潭市娄底区(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设立岳阳县,以岳阳市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驻岳阳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设立邵阳地区,辖邵阳市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驻邵阳市(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设立娄底地区,辖湘潭市的双峰县、涟源县、娄底区以及邵阳市的新化县、冷水江区,驻娄底(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设立岳阳地区,辖长沙市的湘阴和岳阳市的汨罗、平江、华容、临湘4县,驻岳阳市(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株洲市的安仁县划归郴州地区(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撤销邵阳市冷水江区,设立冷水江市(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撤销湘潭市娄底区,设立娄底市(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1984年
★撤销零陵县,设立冷水滩市,以零陵县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零陵县其他地区并入永州市(国务院1984年6月22日批准) ★撤销资兴县,设立资兴市,以资兴县和郴县部分地区的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84年12月20日批准) ★江华瑶族自治县驻地由水口镇迁至沱江镇(国务院1984年6月18日批准) ★设立湘潭市韶山区,以湘潭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湖南省人民政府1984年5月22日批准) ★设立衡阳市南岳区,以衡山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湖南省人民政府1984年5月22日批准) ★设立岳阳市南区、北区、郊区(1984年4月6日) ★岳阳地区临湘县的部分地区划归岳阳市(1984年4月6日) ★湘潭县部分地区划入湘潭市(1984年7月11日)

1985年
★撤销大庸县,设立大庸市(国务院1985年5月24日批准) ★撤销醴陵县,设立醴陵市(国务院1985年5月24日批准)

1986年
★撤销邵阳地区,所属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划归邵阳市管辖(国务院1986年1月17日批准) ★撤销岳阳地区,所属的汨罗、平江、华容、临湘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国务院1986年1月17日批准) ★撤销湘乡县,设立湘乡市(国务院1986年9月12日批准) ★撤销耒阳县,设立耒阳市(国务院1986年11月11日批准) ★撤销芷江县,设立芷江侗族自治县(国务院1986年9月22日批准)

1987年
★撤销涟源县,设立涟源市(1987年6月10日批准) ★撤销汨罗县,设立汨罗市(1987年9月23日批准) ★撤销靖县,设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国务院(1987年2月19日批准) ★撤销邵阳市桥头区(国务院1987年2月12日批准)

1988年
★撤销常德地区,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区、鼎城区。将原常德地区的桃源、石门、灃县、汉寿、慈利、临灃、安乡 7县划归常德市,原常德地区的津市市由省直辖(国务院1988年1月23日批复 国函[1988]18号) ★将大庸市升为地级,设立永定区、武陵源区,将原常德市的慈利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桑植县划归大庸市(国务院1988年5月18日批准) ★撤销沅江县,设立沅江市(国务院1988年10月11日批准) ★撤销麻阳县,设立麻阳苗族自治县(国务院1988年10月31日批准) ★江永县的大干乡、界牌瑶族乡、桥头铺镇划归江华瑶族自治县(国务院1988年12月27日批准)

1989年
无变更

1990年
★撤销湘潭市韶山区,设立韶山市(县级)(国务院1990年12月26日批准)。 ★资兴市人民政府驻地由兴宁镇迁至唐洞(国务院1990年1月10日批准)。

1991年
★撤销湘潭市雨湖区、湘江区、岳塘区、板塘区、郊区,以湘江为界设立雨湖区、岳塘区雨湖区:辖原湘江区(窑湾办事处、羊牯塘办事处、 广场办事处、楠竹山办事处、中山办事处),原雨湖区(云塘办事处、鹤岭办事处、城正街办事处、雨湖路办事处、平政路办事处),原郊 区的长城、昭潭、先锋、护潭4个乡和先锋农场。调整后,雨湖区共辖10个街道办事处、4个乡、1个农场。区人民政府驻原雨湖区人民政府驻 地。岳塘区:辖原板塘区(社建村办事处、建设路办事处、五里堆办事处、易家湾办事处、马家河办事处、滴水埠办事处),原岳塘区(书 院路办事处、下摄司办事处、中洲路办事处、岳塘办事处、东坪办事处),原郊区的霞城、宝塔、板塘、荷塘、昭山5个乡和仰天湖、红旗农 场。调整后,岳塘区共辖11个街道办事处、5个乡、2个农场。区人民政府驻原岳塘区人民政府驻地。(民政部1992年6月25日批复 民行批 [1992]64号) ★湘潭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湘潭市市区迁至湘潭县易俗河镇(民政部1992年6月25日批复 民行批[1992]65号) ★撤销临湘县,设立临湘市(民政部1992年9月1日批复 民行批[1992]96号)

1992年
无变更

1993年
★撤销浏阳县,设立浏阳市(民政部1993年1月16日批复 民行批[1993]6号)

1994年
★撤销武冈县,设立武冈市。(国务院1994年2月18日批准) ★(1)销益阳地区、益阳市和益阳县,设立益阳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的赫山区桃花仑。(2)益阳市新设资阳区和赫山区。资阳区 辖原益阳市的汽车路、大码头、城内、大水坪4个街道办事处和新桥河、迎丰桥两个镇及长春、香铺仑、李昌港、过鹿坪、杨林坳5个乡,原 益阳县的沙头镇、茈湖口镇、张家塞乡,区人民政府驻原益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大码头街道办事处。赫山区辖原益阳市的黄泥湖、金花湖两 个乡和桃花仑、会龙山两个街道办事处,原益阳县的赫山、衡龙桥、沧水铺、欧江岔、泉交河、兰溪、八字哨、泥江口、新市渡、谢林港10 个镇和提卡子、岳家桥、大泉、樊家庙、白石塘、槐奇岭、珠波塘、上湖、牌口、张家塘、羊舞岭、羊角、石笋、笔架山、泞湖、烂泥湖、 千家洲、天成垸、邓石桥19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原益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赫山镇。(3)益阳市辖原衡水地区的南县、桃江县、安化县和新 设的资阳区、赫山区。原益阳地区的沅江市由省直辖。(国务院1994年4月7日批复 国函[1994]17号) ★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国务院1994年4月4日批复 国函[1994]25号) ★酃县更名为炎陵县。(民政部1994年4月5日批复 民行批[1994]55号) ★(1)撤销郴州地区、县级郴州市和郴县,设立郴州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北湖区人民东路。(2)郴州市新设北湖区和苏仙 区。北湖区辖原郴州市的人民路、北湖、下湄桥3个街道办事处和郴江、市郊、安和3个乡,原郴县的华塘镇和鲁塘、同和、保和、小溪、南 溪、芙蓉、大塘、月峰、永春、江口10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西路。苏仙区辖原郴州市的苏仙、南塔2个街道办事处和许家洞镇,原郴县的 栖凤渡、白露塘、硚口、良田4个镇新和五里碑、马头岭、塘溪、大奎上、坳上、廖家湾、岗脚、邓家塘、太坪、荷叶坪、廖王坪11个乡, 区人民政府驻桔井路。(3)郴州市辖原郴州地区的桂阳县、宜章县、永兴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和新设立的北湖 区、苏仙区。原郴州地区的资兴市由省直辖。(国务院1994年12月17日批复 国函[1994]136号)

1995年
★(1)撤销零陵地区和永州市、冷水滩市,设立地级永州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芝山区。(2)永州市新设立芝山区、冷水滩区。以原永 州市为芝山区的行政区域,芝山区人民政府驻南津路;以原冷水滩市为冷水滩区的行政区域,冷水滩区人民政府驻清桥路。(3)永州市辖 原零陵地区的祁阳县、新田县、道县、蓝山县、东安县、双牌县、宁远县、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芝山区、冷水滩区。(国务 院1995年11月21日批复 国函[1995] 110号)

1996年
★长沙县人民政府驻地由长沙市市区迁至该县星沙镇。(民政部1996年2月15日批复 民行批[1996]20号) ★(1)从华容县划入层山、良心堡、银怀3个镇,扩大岳阳市市区规模。(2)撤销岳阳市南区、郊区,设立岳阳楼区、君山区。岳阳楼区辖 原南区的城陵矶、冷水铺、五里牌、东茅岭、金鹗山、吕仙亭、解放路、洞庭路8个街道办事处和原郊区的梅溪、北港、五里、郭镇、洞庭5 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五里牌街道办事处巴陵中路15号。君山区辖原郊区的柳林洲、林阁佬、五星3个乡和原华容县的层山、良心堡、银怀3个 镇。区人民政府驻柳林洲镇。(3)将岳阳市北区更名为云溪区。(国务院1996年3月16日批复 国函[1996]16号) ★撤销长沙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郊区,设立长沙市岳麓区、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1)岳麓区辖原西区的麓山路、银盘 岭、桔子洲、望月村4个街道办事处,原郊区的岳麓山、望岳2个乡和望城县的天顶乡,区人民政府驻银盘路89号;(2)芙蓉区辖原东区的韭 菜园、府后街、五里牌、浏正街、文艺路、解放路、都正街、朝阳街、人民路9个街道办事处,原郊区的马王堆、东岸2个乡和火星镇,区人 民政府驻韭菜园路62号;(3)天心区辖原南区的裕南街、金盘岭、城南路、书院路4个街道办事处,原西区的坡子街、学院路2个街道办事 处和原郊区的大托乡,区人民政府驻樟树园9号;(4)开福区辖原北区的望麓园、伍家岭、新河、清水塘、北站路、黑石渡、民主东路、上 大垅8个街道办事处,原西区的西长街、如意街、通泰街3个街道办事处,原郊区的安福乡和长沙县的捞刀河镇及望城县的霞凝乡,区人民政 府驻蔡锷北路393号;(5)雨花区辖原南区的左家塘、候家塘、井湾子、圭塘、南大路5个街道办事处,原郊区的的黎托、洞井、雨花亭3个 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4号。(国务院1996年4月22日批复 国函[1996]29号) ★撤销常宁县,设立常宁市。(民政部1996年11月26日批复 民行批[1996]86号)

1997年
★(1)将株洲县的群丰镇和马家河乡划入株洲市市区。(2)撤销株洲市的东区、南区、北区、郊区,调整设立荷塘区、芦松区、石峰区、天 元区。荷塘区:辖原东区的月塘、茨菇塘、宋家桥3个街道,原郊区的明照、荷塘铺(不含新民、田心、双丰3个村)、蝶屏3个乡和龙头铺 镇的茶园、东流、三搭桥3个村。区人民政府驻新华东路。芦凇区:辖原南区的建设、建宁、董家塅和原北区的贺家土4个街道,原郊区的曲 尺、建宁、五里墩3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芦凇路。石峰区:辖原北区的响石岭、清水塘和原东区的田心3个街道,原郊区的龙头铺镇(不含茶 园、东流、三搭桥3个村)和清水、云田、荷花3个乡和荷塘铺乡的新民、田心、双丰3个村。区人民政府驻建设北路。天元区:辖原株洲县 的群丰镇、马家河乡和原郊区的园艺场。区人民政府驻黄河北路。(国务院1997年5月31日批复 国函[1997]40号) ★(1)将邵阳县的陈家桥乡划入邵阳市市区。(2)撤销邵阳市东区、西区、郊区,调整设立邵阳市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双清区辖原东 区的龙须塘、汽车站、小江湖、火车站、桥头、东风路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火车站、高崇山、城东、石桥、云水、鸡笼6个乡,区人民政府 驻建设路;大祥区辖原西区的城北路、红旗路、中心路、城西、城南、百园春6个街道和原郊区的城南、雨溪、面铺、檀江、蔡锷、板桥6 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西湖路;北塔区辖原东区的江北街道,原郊区的茶元头、江北、田江和从邵阳县划入的陈家桥乡,区人民政府驻江北大 道资州。(国务院1997年8月29日批复 国函[1997]83号) ★(1)撤销怀化地区和县级怀化市,设立地级怀化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鹤城区迎丰路。(2)怀化市设立鹤城区、中方县。鹤城区辖原 县级怀化市的迎丰、城中、城北、红星、坨院5个街道和盈口、杨村、鸭嘴岩、石门、黄金坳、芦坪、贺家田、凉亭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府 星路。中方县辖原县级怀化市的泸阳、花桥、中方、牌楼、铜湾5个镇和炉亭坳、桐木、下坪、聂家村、龙场、铜鼎、丁家、新路河、袁家、 新建、蒋家、石宝、接龙、铁坡、活水、锦溪16个乡及黄吉坪瑶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中方镇。(3)撤销洪江市和黔阳县,合并设立洪江市 (县级),以原洪江市和黔阳县的行政区域为新的洪江市的行政区域。洪江市人民政府驻黔城镇。(4)怀化市辖原怀化地区的沅陵县、辰 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中方县、 鹤城区。新设立的洪江市由省直辖。(国务院1997年11月29日批复 国函[1997]105号)

1998年
无变更

1999年
★(1)撤销娄底地区和县级娄底市,设立地级娄底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娄星区。(2)娄底市设立娄星区,以原县级娄底市的行政区域 为娄星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长青中街。(3)娄底市辖原娄底地区的双峰县、新化县和新设立的娄星区。原娄底地区的冷水江市、涟 源市由湖南省直辖。(国务院1999年1月20日批准 国函[1999]7号)

2000年
★将永州市人民政府驻地由芝山区徐家井路迁止冷水滩区逸云路(国务院2000年5月14日批准)

2001年
★(1)撤销衡阳市江东区、城南区、城北区、郊区,设立衡阳市珠晖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2)珠晖区辖原江东区的行政区域以及 原郊区的和平、酃湖、东阳渡3个乡和茶山坳镇。区人民政府驻湘江东路。(3)雁峰区辖原城南区的雁峰、白沙洲、黄茶岭、天马山、先锋 路5个街道和原郊区的湘江乡(不含杨柳村)、岳屏乡(不含联合、岳屏、北塘3个村)以及衡南县的文昌乡。区人民政府驻湘江南路。(4) 石鼓区辖原城北区的人民路、潇湘、青山、五一、合江5个街道和原郊区的黄沙湾街道、松木乡、西湖乡的五一、建设、友爱、江霞4个村以 及原属衡阳县的角山乡。区人民政府驻司前街。(5)蒸湘区辖原城北区的蒸湘街道,原城南区的联合街道和原郊区的西湖乡(不含五一、 建设、友爱、江霞4个村)、湘江乡的杨柳村、岳屏乡的联合、岳屏、北塘3个村以及衡南县的雨母山乡、衡阳县的呆鹰岭镇。区人民政府驻 船山路。(国务院2001年4月4日批准 国函[2001]34号) ★将泸溪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武溪镇迁至白沙镇。(民政部2001年6月27日批准 民发[2001]165号) ★将长沙市人民政府驻地由芙蓉区潘正街迁至岳麓区岳麓大道。(国务院2001年10月10日批准 国函[2001]131号)

2002年
无变更

2003年
无变更

2004年
★衡南县人民政府驻地由衡阳市石鼓区中山北路迁至衡南县云集镇(民政部2004年1月19日批准 民函[2004]11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驻地由长沙市芙蓉区五一中路迁移至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国务院2004年8月13日批准 国函[2004]63号)。

2005年
★将永州市芝山区更名为零陵区(民政部2005年6月15日批准 民函[2005]138号)。 ★将湘潭市人民政府驻地由湘潭市雨湖区雨湖路迁移至湘潭市岳塘区芙蓉路(国务院2005年8月12日批准 国函[2005]72号)。 ★调整张家界市慈利县与常德市石门县部分行政区域界:慈利县国太桥乡2个村的部分区域划入石门县白云乡的行政区域(湖南省政府2005年8 月2日批准)。 ★将岳阳县康王乡、三荷乡、西塘镇成建制划归岳阳楼区管辖。(湖南省政府2005年12月12日批准)(
湘民行发[200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