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
1、明朝政区按二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分卷,另外增加交阯布政使司一卷。
2、明朝卫所分卷方法同上,另外增加在京卫所一卷,奴儿干都司一卷,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一卷,关西卫所和
兀良哈卫所一卷。
3、府、直隶州、卫、直隶千户所顶格排版;散州、千户所低一格排版;县低两格排版。
4、关于纪年,史书在明太祖建吴国之前,用干支纪年;这里修改为以宋年号纪年,原因是当时明太祖为宋国的朝
臣。正文中括注的公元纪年,为行文方便,一概省去“公元”和“年”三字。
下面列出公元纪年、明朝纪年、宋国纪年、元朝纪年对比表:
公元1355年 乙未年 龙凤元年 至正十五年 ↓ 公元1362年 壬寅年 龙凤八年 至正二十二年
公元1356年 丙申年 龙凤二年 至正十六年 ↓ 公元1363年 癸卯年 龙凤九年 至正二十三年
公元1357年 丁酉年 龙凤三年 至正十七年 ↓ 公元1364年 甲辰年 龙凤十年 至正二十四年
公元1358年 戊戌年 龙凤四年 至十十八年 ↓ 公元1365年 乙巳年 龙凤十一年 至正二十五年
公元1359年 己亥年 龙凤五年 至正十九年 ↓ 公元1366年 丙午年 龙凤十二年 至正二十六年
公元1360年 庚子年 龙凤六年 至正二十年 ↓ 公元1367年 吴元年 至正二十七年
公元1361年 辛丑年 龙凤七年 至正二十一年 ↓ 公元1368年 洪武元年 至正二十八年
5、关于下划线:用在直隶或布政司沿革中表示,至明亡为止,该直隶或布政使司辖区内的府、直隶州最终名称;
用在卫所中表示,该卫所辖有实土,承担军事职能的同时,还承担行政职能。
6、关于建制不详,表示除已考证的已经列出以外,其余变动情况仍在考证中。
7、对于古代不同字,简化后为同一字者,一般保留繁体,异体字也保留原字。如:
钜:顺德府钜鹿县、兖州府钜野县等 巨:丽江府巨津州等
臺:顺德府邢臺县、太原府路五臺县等 台:台州路、台州府天台县等
穀:兖州府阳穀县等 谷:太原府太谷县等
灊:安庆府灊山县等 潜:杭州府於潜县等
崑:苏州府崑山州等 昆:云南府昆阳州等
瀋:瀋阳中卫等 沈:开封府沈丘县等
谿:抚州府金谿县等 溪:徽州府绩溪县、永顺宣慰司上溪州等
濬:大名府濬州
馀:杭州府馀杭县、饶州府馀干县等
於:杭州府於潜县等
锺:承天府锺祥县等
但不易产生歧义的保留简化字:
云:云南府、夔州府云安县等
复:复州卫等
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xzqh.org/为唯一发布网站
----------------------------------------------------------------------------------------------------
关于明朝的府、州、县:
1、明朝初期的的府州县分设等级:
(1) 京府 府尹正三品:只有应天一府;
(2) 上府 知府从三品:粮二十万石以上的府为上府;
(3) 中府 知府正四品:粮十万石以上,二十万石以下的府为中府;
(4) 下府 知府从四品:粮十万石以下的府为下府;
(5) 上州 知州正五品:
(6) 中州 知州从五品:
(7) 下州 知州正六品:
(8) 京县 知县正六品:只有上元、江宁二县;
(9) 上县 知县从六品:粮六万石以上,十万石以下的县为上县;
(10)中县 知县正七品:粮三万石以上,六万石以下的县为中县;
(11)下县 知县从七品:粮三万石以下的县为下县。
2、洪武年间废除府州县的等级制度:
(1) 京府 府尹正三品:不变;
(2) 府 知府正四品:所有的府一律平级,知府都定为正四品;
(3) 州 知州从五品:所有的州(含直隶州、散州)一律平级,知州都定为从五品;
(4) 京县 知县正六品:不变;
(5) 县 知县正七品:所有的县一律平级,知府都定为正七品。
我们的论坛——行政区划论坛http://www.xzqh.org/bbs/欢迎您
----------------------------------------------------------------------------------------------------
未经允许您不得随意传播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
版权说明
本部分内容由本站 东方血脉 整理。
您可以用于个人研究,但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传播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转载时请您标注整理者名字:东方血脉
行政区划网站 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