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政区 > 元朝 > 第十五卷


四川行省二·四川南境

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四川南道宣慰司:至元十六年(1279)置四川南道宣慰司,驻重庆路,二十五年(1288)徙治成都路,二十七年(1290)
                复徙治重庆路。
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xzqh.org/为唯一发布网站
----------------------------------------------------------------------------------------------------
重庆路:上。宋重庆府属夔州路,兵乱徙治无常。至元十六年(1279)升重庆路,二十一年(1284)升上路。
  录事司:至元二十二年(1285)置。
  巴 县:下,倚郭。
  江津县:下。
  南川县:下。宋隆化县属南平军。宋末南平军徙治县,为倚郭。至元十六年(1279)归附,二十二年(1285)省南
      南平军入县,更名南川县,改属重庆路。
  垫江县:下。宋属忠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省入酆都县;后至元四年(1338)复置垫江县,改属重庆路。
  壁山县:至元二十二年(1285)省入巴县。
 泸 州:下。宋为潼川府路治,宋末更名江安州,徙治江南。至元十六年(1279)归附,复名泸州,徙故治,二十
          二年(1285)改属重庆路。
  本 辖:宋泸川县,倚郭。至元二十一年(1284)省入泸州。
  江安县:下。
  纳溪县:下。
  合江县:下。至元十五年(1278)升为合江州,自安乐故城徙治神臂江南济民市,二十八年(1291)复降县。
 忠 州:下。宋属夔州路,宋末升咸淳府。元初复降忠州,至元二十年(1283)改属重庆路。
  临江县:下,倚郭。
  南宾县:下。
  酆都县:下。
  龙渠县:元初废。
 合 州:下。宋属潼川府路,宋末徙治钓鱼山。至元十五年(1278)归附,复徙故治,二十二年(1285)改属重庆路。
  石照县:下,倚郭。宋末徙治钓鱼山。至元十五年(1278)徙故治,二十年(1283)省录事司入县。元末明玉珍天
      统元年(1363)省入合州。
  铜梁县:下。元初自东溪坝徙今治。
  定远县:下。宋为女菁平。至元四年(1267)筑寨,五年(1268)改为定远城,置武胜军,后升武胜州,二十四年
            (1287)降定远县,改属合州。
  大足县:宋为昌州倚郭,属潼川府路。至元二十年(1283)省昌州入县,二十四年(1287)昌州全州并入铜梁县;
      元末复置大足县。
  赤水县:至元二十年(1283)省入铜梁县。
  巴川县:至元二十年(1283)省入铜梁县。
  昌元县:宋属昌州。至元二十年(1283)省入大足县。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玉珍置昌宁县。
  永川县:宋属昌州。至元二十年(1283)省入大足县。
 涪 州:下。宋属夔州路,宋末徙治三台山。元初复徙故治,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属重庆路。
  本 辖:宋涪陵县,倚郭。元省入涪州。
  武龙县:下。
  乐温县:元省入州。至正二十三年(1363)明玉珍置长寿县,徙今治。
    宾化县:元初废。

夔州路(夔路):下。宋夔州为夔州路治。至元四年(1267)置夔州路总帅府,驻开州;十五年(1278)改置夔州路。
  录事司:
  奉节县:下,倚郭。
  巫山县:下。
 施 州:下。宋属夔州路。
  本 辖:宋清江县,倚郭。至元二十二年(1285)省入施州。
  建始县:下。元末明玉珍改属夔州路。
 达 州:下。宋属夔州路。至元十六年(1279)属四川东道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改属夔州路。
  通川县:下,倚郭。
  新宁县:下。
  永睦县:至元年间省。
  巴渠县:至元年间省。
  东乡县:至元年间省。
  通明县:至元年间省。
 梁山州:下。宋梁山军属夔州路。至元十五年(1278)属四川东道宣慰司,至元二十年(1283)升梁山州,二十二年
     (1285)改属夔州路。
  梁山县:下,倚郭。
 万 州:下。宋属夔州路。
  本 辖:宋南浦县,倚郭。至元二十年(1283)省入万州。
  武宁县:下。
 云阳州:下。宋云安军属夔州路。至元十五年(1278)归附,二十年(1283)升为云阳州。
  本 辖:宋云安县,倚郭。至元二十年(1283)省入云阳州,并省云安监入州。
 大宁州:下。宋大宁监属夔州路。至元二十年(1283)升大宁州。
  本 辖:
  大昌县:至元二十年(1283)省入大宁州。
 开 州:下。宋属夔州路。至元十五年(1278)属四川东道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改属夔州路。
  本 辖:宋开江县,倚郭。元初省入开州。
  清水县:元初省入开州。

绍庆路:宋黔州属夔州路,宋末升绍庆府。至元二十年(1283)内附,二十八年(1291)升绍庆路。
  彭水县:下,倚郭。
  黔江县:下。

怀德府宣抚司:至大二年(1309)置怀德府。至顺二年(1331)设宣抚司。
  本 辖:
  石耶洞蛮夷长官司:
 来宁州:下。[建置待考]
 柔远州:下。[建置待考]
 酉阳州:下。[建置待考]
 服 州:下。[建置待考]
  石耶洞军民府:宋属石砫安抚司。元初析置石耶洞军民府。
  佛乡洞军民府:元初合并乡洞,置佛乡洞军民府。

石砫军民宣抚司:宋为石砫安抚司。元初升宣抚司。

东方血脉 http://www.xzqh.org/bbs
----------------------------------------------------------------------------------------------------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初为叙州宣抚司,大德七年(1305)更名叙南等处宣抚司。

叙州路:下。宋叙州属潼川府路,宋末徙治登高山。至元十二年(1275)归附,十三年(1276)设安抚司,同年复徙治
    三江口,并罢安抚司,复为叙州;十八年(1281)升叙州路,二十二年(1285)复为安抚司,二十三年(1286)
        仍为路。
  宜宾县:下,倚郭。后至元三年(1337)置横江巡司。
  庆符县:下。
  南溪县:下。
  宣化县:下。宋末省。元初复置宣化县。
 富顺州:下。宋富顺监属潼川府路。至元十二年(1275)设安抚司,二十年(1283)罢安抚司,升富顺州。
  本 辖:
 高 州:下。宋羁糜高州属长宁军。至元十五年(1278)内附,十七年(1280)为正州,属叙州路;后徙治怀远寨。
  本 辖:无县邑乡镇。

马湖路:下。宋马湖部属潼川府路叙州羁糜。至元十三年(1276)内附,设总管府,徙治夷部溪口;属叙南宣抚司,
    无县邑乡镇。
  泥溪长官司:倚郭。
  平夷长官司:
  蛮夷长官司:
  夷都长官司:
  沐川长官司:
  雷坡长官司:以上六长官司,其中五长官司宋末元初改属嘉定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复属马湖路;后至元二
                年(1336)六长官司并为三长官司。
 长宁州:下。宋长宁军属潼川府路。至元十二年(1275)归附,同下州,后改属马湖路;泰定二年(3331)升长宁州。
  本 辖:至元二十二年(1285)置录事司,后省入长宁军。
  安宁县:宋安夷砦,宋末升安宁县。至元二十二年之后省入长宁军。
 戎 州:下。宋羁糜晏州属泸州。至元十三年(1276)内附,十七年(1280)置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1285)析置戎
     州,治箐前,为正州,属马湖路。
  本 辖:无县邑乡镇。

上罗计长官司:宋为羁糜上罗计属长宁军。至元十三年(1276)内附,设上罗计长官司。无县邑乡镇。
       元末明玉珍改置珙州。

下罗计长官司:宋为羁糜下罗计属长宁军。至元十三年(1276)内附,设下罗计长官司。无县邑乡镇。

九姓罗氏党蛮夷千户所:[建置待考]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宋羁糜地。至元十四年(1277)内附。于庆符县侨置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四十六囤:
  黄水口上下落骨囤、山落牟许满吴囤、麽落财囤、麽落贤囤、腾息奴囤、屯莫面囤、落搔囤、麽落梅囤、麽得
  幸囤、上落松囤、麽得会囤、麽得恶囤、落魂囤、落昧下村囤、落岛囤、麽得享囤、落燕囤、落得虑囤、麽得
  了囤、麽腾斛囤、许宿囤、麽九色囤、落搔屯石囤、麽得晏囤、落能囤、山落寡囤、水落寡囤、落得擂囤、麽
  得具囤、麽得渊囤、腾日彯囤、落昧上村囤、赖扇囤、赖焰囤、腾郎囤、周头囤、卖落炎囤、落女囤、爱得落
  囤、爱答速囤、麽得奸囤、阿郎头囤、下得辛囤、上得辛囤、爱得娄囤、落鸥囤。
http://www.xzqh.org/ 东方血脉
----------------------------------------------------------------------------------------------------
沿边溪洞宣慰司:初为沿边溪洞安抚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设沿边溪洞军民宣抚司,改属四川行省。
 散毛洞宣抚司:至元十七年(1280)内附,三十一年升(1294)升散毛府,后改设安抚司;至正六年(1346)改设散毛
        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师壁洞宣抚司:内附后设师壁洞安抚司,后改设师壁洞宣抚司。
 新容美洞军民府:内附后为容美洞宣抚司,至正十年(1250)改设新容美洞军民总管府。
 忠建都元帅府:[待考]
 湖南镇边毛岭洞宣慰司:至正十五年(1355)宣化镇南五路军民府,寻改设湖南镇边毛岭洞宣慰司。
 石砫宣抚司:元初析南宾县置石砫军民府,寻升为石砫宣抚司。
 秦加大散等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斜崖冒朱等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陇堤纣皮等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彭家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黑土石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市备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乐化兀都剌布白享罗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洪望册德等族蛮夷军民长官司:
 大江九姓罗氏蛮夷军民长官司:
 水西部:宋普里部属大万谷落总管府。内附后以普里本部为普定府,其地别在水西地,因而得名水西部。
 鹿朝蛮夷军民长官司:
 阿永蛮部:至元二十一年(1274)内附。
 阿者洞蛮夷军民长官司:初属怀德府,后来属。
 谢甲洞蛮夷军民长官司:初属怀德府,后来属;至正二十年(1261)置盘顺府。
 上安下坝蛮夷军民长官司:
 阿渠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下役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驴虗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钱满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水洞下曲等寨蛮夷军民长官司:
 必藏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酌宜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蕹邦等寨蛮夷军民长官司:
 崖笋等寨蛮夷军民长官司:
 冒朱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麻峡柘歌等寨蛮夷军民长官司:
 新附嵬罗金井蛮夷军民长官司:
 沙溪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宙窄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容美洞宣抚司:初为蛮夷军民长官司,至正十年(1250)置容美洞军民总管府。有数洞无考,暂列于其下:
    坑珍洞、昧惹洞、谢加洞、阿惹洞、石驴洞、桑厨洞、上桑厨洞、抽拦洞,沙手摩大科阳蔓师大翁迦洞、叉巴
    洞等。
 忠孝军民安抚司:元初置大奴管勾等洞长官司;至正十一年(1351)改设忠孝军民府,十五年(1355)改设忠孝军民
         安抚司。
 忠义军民安抚司:元初置羊母甲洞、臭南王洞二长官司;至正十五年(1355)改设忠义军民安抚司。
 木册安抚司:[待考]
 石溪洞司:[待考]
 龙潭安抚司:[待考]
http://www.xzqh.org/ 东方血脉
----------------------------------------------------------------------------------------------------
永顺等处军民宣抚司:内附后设永顺保靖南渭军民安抚司,至大二年(1309)改设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至正十一年
                    (1351)升永顺等处军民宣抚司。
 南渭州:以下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在永顺宣抚司境内。
 保靖州:
  上桑植蛮夷军民长官司:
  下桑植蛮夷军民长官司:
 腊惹洞蛮夷军民长官司:以下属思州宣慰司,在永顺宣抚司境内。
 胪迟洞蛮夷军民长官司:
 会溪施容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麦著土村蛮夷军民长官司:
 白崖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我们的论坛——行政区划论坛http://www.xzqh.org/bbs/欢迎您
====================================================================================================
元朝部分地名考:

南宾县:今石柱县南宾镇;        龙渠县:今忠县龙驹镇;
赤水县:今合川市赤水乡;        巴川县:今铜梁县旧县乡;
乐温县:今重庆市长寿区乐温乡长寿湖底; 永睦县:
巴渠县:                通明县:
怀德府:                来宁州:
柔远州:                服州:

武宁县:今重庆市万州区武宁镇;     大昌县:今巫山县大昌镇长江底;
清水县:                庆符县:今高县;
宣化县:今宜宾县蕨溪镇宣化村;     安宁县:
上罗计长官司:
未经允许您不得随意传播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

行政区划网站 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以上内容由本站 东方血脉 整理。您可以用于个人研究,但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传播以及用于商业用途。
转载时请您标注整理者名字:东方血脉
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