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淮南东路:开宝四年(971)置高邮军;
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涟水军;
至道二年(996)省天长军;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淮南路,治扬州,以扬州,以扬州、亳州、宿州、
楚州、海州、泰州、泗州、滁州、真州、通州、寿州、庐州、蕲州、和州、舒州、濠州、光州、黄
州、无为军来属;
天圣元年(1023)通州更名崇州;
明道二年(1033)崇州复名通州;
熙宁五年(1072)省高邮、涟水军;并分置淮南东、西二路,东路治扬州,以扬州、亳州、宿州、楚州、
海州、泰州、泗州、滁州、真州、通州来属;
元佑元年(1086)复置高邮军;二年(1087)仍置涟水军;
建炎元年(1127)复置天长军;三年(1129)置盱眙军;四年(1130)升高邮军为承州,省盱眙军;
绍兴元年(1131)省天长军;五年(1135)省承州;十一年(1141)宋金议和,亳州、宿州、海州、涟水军和
泗州河以北二县、楚州盱眙县淮河以北入金。
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xzqh.org/为唯一发布网站
扬 州:大都督府,广陵郡,淮南节度。
江都县:紧,倚。
天长县:望。初属天长军为"倚郭",至道二年(996)来属扬州;建炎元年(1127)复属天长军为"倚郭",绍兴元年
(1131)仍属扬州。
兴化县:紧。初属泰州。建炎四年(1130)改属承州,绍兴五年(1135)省入高邮县为兴化镇。
广陵县:紧,倚。熙宁五年(1072)省入江都县。
高邮军:同下州,高沙郡,军事。开宝四年(971)于扬州高邮县置高邮军;熙宁五年(1072)省入扬州,元佑元年
(1086)仍置高邮军。建炎四年(1130)升为承州,析泰州兴化县来属;绍兴五年(1135)省入扬州。
高邮县:望,倚。初属扬州,开宝四年(971)来属高邮军,熙宁五年(1072)复属扬州,元佑元年(1086)仍属高邮
军;绍兴五年(1135)改属扬州,以知县兼高邮军使。
亳 州:望,谯郡,集庆军节度。初为"防御州",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州格为集庆军节度。
谯 县:望,倚。
城父县:望。
酂 县:望。
永城县:望。
卫真县:望。初为真源县,大中祥符七年(1014)更名为卫真县。
鹿邑县:紧。
蒙城县:望。
宿 州:上,符离郡,保静军节度。初为"军事州",建隆元年(960)升州格为"防御州",开宝五年(972)升州格为保
静军节度。绍兴十年(1240)入金。
符离县:望,倚。
蕲 县:望。
临涣县:紧。大中祥符七年(1014)改属亳州,天禧元年(1017)仍属宿州。
灵壁县:??。初为虹县零壁镇,元佑元年(1086)置零壁县,同年复为零壁镇,七年(1092)复升为零壁县,政和七
年(1117)更名为灵壁县。
楚 州:紧,山阳郡,团练。初为"防御州",太平兴国四年(979)降州格为"团练州";建炎二年(1128)入金,三年
(1129)归宋。
山阳县:望,倚。
盐城县:上。初属泰州,开宝九年(976)来属楚州;建炎年间入金,绍兴元年(1131)复归宋,改属涟水军,三年
(1133)仍属楚州;
淮阴县:中。绍兴五年(1135)省为淮阴镇,六年(1136)仍置淮阴县。
宝应县:紧。
盱眙县:上。乾德元年(963)改属泗州;建炎三年(1129)改属盱眙军为"倚郭",四年(1130)改属濠州,绍兴二年
(1132)仍属楚州。
盐城监①:太平兴国二年(877)来属,负责煮盐。
海 州:上,东海郡,团练。建炎四年(1130)入金,绍兴十年(1140)仍归宋;十一年(1141)宋金议和,仍入金。
朐山县:紧,倚。
怀仁县:中。
沭阳县:中。
东海县:中。初为朐山县东海监,开宝三年(970)改置为东海县,来属海州。
泰 州:上,海陵郡,军事。初为"团练州",乾德五年(968)降州格为"军事州";绍兴十年(1140)徙治泰兴沙。
海陵县:望,倚。
如皋县:中下。
泰兴县:中。绍兴五年(1131)改属扬州,十年(1140)仍属泰州。
海陵监①:初治东台场,开宝七年(974)徙治如皋县;负责煮盐。
泗 州:上,临淮郡,军事。
临淮县:紧,倚。
虹 县:中。初属宿州,绍兴九年(1139)来属泗州。
招信县:上。初为招义县,属濠州;乾德元年(963)来属泗州,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招信县;建炎四年
(1130)改属濠州,绍兴四年(1134)仍属泗州。
滁 州:上,永阳郡,军事。
清流县:望。
全椒县:紧。
来安县:望。南宋初年徙今治;绍兴五年(1135)省入清流县。
真 州:望,仪真郡,军事。初为扬州永贞县迎銮镇,乾德二年(964)置建安军,大中祥符六年(1013)升为真州、
"上州",大观元年(1107)升州格为"望州",政和七年(1117)定郡名为仪真郡;建炎三年(1129)入金,寻仍
归宋。
扬子县:中,倚。初为永贞县,属扬州;雍熙二年(985)来属建安军,徙治军城,后更名为扬子县。
六合县:望。初属扬州,至道二年(996)来属建安军。
通 州:中,静海郡,军事。天圣元年(1023)更名为崇州,明道二年(1033)仍名通州,政和七年(1117)定郡名为静
海郡;建炎四年(1130)入金,寻仍归宋。嘉定年间于姚刘沙置天赐盐场。
静海县:望,倚。
海门县:望。
利丰监:太平兴国八年(983)徙治州西南四里,负责煮盐。
涟水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978)于泗州涟水县置涟水军,熙宁五年(1072)省入楚州,元佑二年(1087)仍置涟
水军;建炎二年(1128)入金,三年(1129)复归宋,四年(1130)复入金,绍兴元年(1131)又归宋,十一年
(1141)宋金议和,仍入金,废军;
涟水县:望,倚。初属泗州,太平兴国三年(978)来属涟水军,熙宁五年(1072)改属楚州,元佑二年(1087)仍属
涟水军。
天长军:治天长县,辖天长县;至道二年(996)省入扬州;建炎元年(1127)复置天长军,绍兴元年(1131)仍省入
扬州。
盱眙军:建炎三年(1129)于泗州盱眙县置盱眙军,四年(1130)省入濠州。
http://www.xzqh.org/ 东方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