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秦 凤 路:雍熙二年(985)废会州;
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陕西路,治京洮府,以京兆府、凤翔府、蒲州、陕州、商州、解州、
同州、华州、耀州、虢州、鄜州、延州、丹州、坊州、环州、庆州、邠州、宁州、乾州、灵州、秦
州、阶州、陇州、凤州、成州、泾州、原州、渭州、保安军、镇戎军、德顺军来属;
熙宁五年(1072)置熙州、通远军;并分置永兴军、秦凤二路,秦凤路治秦州,以凤翔府、秦州、阶州、
陇州、凤州、成州、泾州、原州、渭州、熙州、镇戎军、德顺军、通远军来属;六年(1073)置河州、
岷州;
元丰四年(1081)置兰州;
元符二年(1099)置会州、西安州、湟州、鄯州;三年(1100)废鄯州;
建中靖国元年(1101)废湟州;
崇宁二年(1103)仍置湟州;三年(1104)置廓州、西宁州,升通远军为巩州;
大观二年(1108)置洮州、怀德军、积石军;
政和六年(1116)置震武军;
宣和元年(1119)湟州更名乐州;
建炎四年(1130),除阶州、成州、岷州、凤州、洮州,秦州成纪、天水、陇城三县各一部,及凤翔府和
尚原、陇州方山原之外,其余全部沦于金国;
绍兴九年(1139)宋金议和全境归宋,十年(1140)原为金据郡县仍沦于金国。
行政区划网站http://www.xzqh.org/为唯一发布网站
秦 州:下都督府,天水郡,雄武军节度。
成纪县①:上,倚。
陇城县①:中。
清水县①:中。
天水县:上。
太平监:开宝初年于清水县置银冶,太平兴国三年(978)升为太平监,负责银冶。
————伏羌城:初为成纪县伏羌寨,熙宁三年(1070)废丹山、纳述、乾川三堡,改伏羌寨为城。有得胜、榆林、
大像、菜园、探长、新水(谷)、柽林、丙龙、石人(铺)、驼项、旧水(谷)十一堡。
————甘谷城:熙宁元年(1068)置。有吹藏、大甘、陇诺三堡;有尖竿、陇阳二堡,熙宁四年(1071)筑。
————定西寨:建隆二年(961)置。有宁西、牛鞍、上硖、下硖、注鹿(原)、圆川六堡。
————三阳寨:开宝元年(968)置。有渭滨、武安、上蜗牛、下蜗牛、闻喜、伏归、硖口、照川、土门、四顾、
平戎、赤崖湫、西青、远近湫十四堡。
————弓门寨: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有东鞍、安人、斫鞍、上铁窟、下铁窟、坐交、得铁七堡。
————静戎寨: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有白榆林、长山、郭马、静塞、定平、永固、邦蹉、宁塞、长燋九堡。
————有安远寨,天禧二年(1018)置;有陇城寨,庆历五年(1045)置;有鸡川寨,治平四年(1067)置;
有小落门、保安、弓钟、董哥平四寨。
————床穰堡②:开宝九年(976)置床穰寨,熙宁三年(1070)改为床穰镇,八年(1075)又改置。有白石、古道、
中城、东城、西城、定戎、定安、雄边、临川、德威、广武、定川、挟河、镇边十四堡。
————冶坊堡:太平兴国四年(979)置冶坊寨,熙宁五年(1072)改置。有桥子、古道、永安、博望、威塞、李
子六堡。
————有达隆堡,庆历五年(1045)置;有甘泉堡,崇宁五年(1106)置于甜井子,军事属泾原路节制。
凤翔府:次府,扶风郡,凤翔军节度。
天兴县:次赤,倚。
岐山县:次畿。
扶凤县:次畿。
盩厔县:次畿。
郿 县:次畿。有铁冶务。
宝鸡县:次畿。
虢 县:次畿。
麟游县:次畿。
普润县:次畿。
司竹监:负责竹园。
陇 州;上,汧阳郡,防御。绍兴元年(1131)因战争徙治方山原。
汧源县:望,倚。有古道银场。熙宁八年(1075)秦州绥远、定边二寨改为陇西镇,来属。
汧阳县:紧。
吴山县:中。
陇安县:中。开宝元年(968)析汧阳县置陇安县,来属陇州。
成 州:中下,同谷郡,团练。开宝六年(973)升州格为"团练州"。
同谷县:上,倚。有骨鹿、马邑、赤土、平原、滔山、胡桃六寨。
栗亭县:中。
凤 州:下,河池郡,团练。初为"防御州"。建隆四年(963)降州格为"团练州"。
梁泉县:上,倚。
河池县:紧。初有雄远军治固镇,开宝五年(972)废,县自河池镇徙治固镇。有水银务。
两当县:上。至道元年(995)自两当镇徙治广乡镇。
开宝监:建隆三年(962)于两当县置银冶,开宝五年(972)置开宝监,负责银冶;治平元年(1064)降属两当县,元
丰六年(1083)废。
阶 州:中下,武都郡,军事。
福津县:中下,倚。有峰贴硖、武平、沙滩三寨,有团城堡,有平定关。
将利县:中下。
————有故城寨,初为福津县故城镇,后改置故城寨。
http://www.xzqh.org/ 东方血脉
以上庆历元年(1041)军事属秦凤路。
渭 州:下,陇西郡,平凉军节度。初为"军事州",政和七年(1117)升州格为平凉军节度。
平凉县:中,倚。有瓦亭寨。
潘原县:中。
安化县:中。乾德二年(964)析华亭县置安化县,太平兴国二年(977)改属仪州,熙宁五年(1072)来属渭州,七年
(1074)自安化镇徙治制胜关,并废制胜关。
崇信县:中。乾德元年(963)于旧崇信军地置崇信县,属凤翔府,淳化年间改属仪州,熙宁五年(1072)来属渭州。
华亭县:中下。初属仪州为"倚郭",熙宁五年(1072)来属渭州。
———→靖夏城,政和六年(1116)置于席苇平新城,所属府州军不详,暂列于渭州条。
泾 州:上,安定郡,彰化军节度。初为彰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州格名为彰义军节度。
保定县:望,倚。
灵臺县:上。
良原县:上。
长武县:望。初为保定县长武镇,咸平四年(1001)置长武县,来属泾州,五年(1002)省为长武寨,仍属保定县;
大观二年(1118)仍置长武县。
原 州:望,平凉郡,军事。
临泾县:中,倚。
彭阳县:中。初为丰义县,属宁州,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临泾县,至道三年(997)来属原州。
————新城镇:初属庆州,乾兴元年(1022)来属原州;熙宁三年(1070)废截原寨入。
————柳原镇:初属庆州,乾兴元年(1022)来属原州。有耳朵城堡。
————绥宁寨:庆历四年(1044)置,有羌城、南山、颠倒三堡。
————靖安寨:庆历五年(1045)置,有中郭普、吃啰岔、中岭、张嵒、常理、新勒、鸡川、立马城、杀獐川九
堡。
————有开边寨,咸平元年(998)置,熙宁三年(1070)废新门寨入;
有西壕寨,端拱元年(988)置;有平安寨,天圣五年(1027)置。
德顺军:同下州。初为渭州笼竿城,庆历三年(1043)置德顺军;元佑八年(1093)徙治陇干县。绍兴元年(1131)入金,
九年(1139)归宋,十年(1140)仍入金。
陇干县:??,倚。初为外底堡,元佑八年(1093)置陇干县。
————有水洛城,庆历四年(1044)置。有王家城,有石门堡。
————得胜寨:天圣六年(1028)置。有开远堡。
————治平寨:治平四年(1067)置。有牧龙堡。
————有静边寨,天禧二年(1018)置;有通边寨,庆历八年(1048)置;
有隆德寨,天禧元年(1017)置羊牧隆城,庆历三年(1043)改置;有怀远寨。
————有中安、威戎二堡。
————又有结公等城,同家、漳川、莲结等堡,建置均不详。
镇戎军:同下州,无倚郭县。至道元年(997)于原州故平高县地置镇戎军。
————有彭阳城,咸平六年(1003)置;
————乾兴寨:乾兴元年(1022)置,有飞井堡。
————熙宁寨:熙宁元年(1068)置,有狼井、安远、窦信、梅谷、开疆五堡。
————有东山寨,咸平二年(999)置;有天圣寨,天圣元年(1023)置;
有信岔、凉棚二寨,治平四年(1067)置;有三川寨,天圣八年(1030)置;
有高平、定川二寨,庆历二年(1042)置;有故城寨,熙宁六年(1073)置;
有硝坑、西水口二寨,熙宁元年(1068)置;有东水口寨,熙宁元年(1068)置,元丰四年(1081)废;
有威远、飞泉二寨,政和七年(1117)分别置于密多台、飞井坞;
————有开远堡,咸平元年(998)置,熙宁四年(1071)废安边堡放;有张义堡,熙宁五年(1072)置;
有高平堡,元符二年(1099)置。
————又有怀远城,李家、肃远、堎地平、镇西、水口五堡,建制均不详。
会 州:??,????郡,????。雍熙二年(985)入西蕃,元符二年(1099)归宋,仍置会州。
敷川县:??,倚。崇宁三年(1104)置敷川县,来属会州。
————有定西城,初为汝遮堡,绍圣三年(1096)改置;
有会川城,元符二年(1099)置于青南讷心,军事属秦凤路节制;
有德威城,政和六年(1116)置于清水河新城。
————有平西寨,绍圣四年(1097)置于青地硖,军事属熙河路节制;
有新泉寨,元符元年(1098)置于东北冷牟,军事属秦凤路节制。
————有会宁关,初为颠水关,元符元年(1098)更名通会关,寻又更名,军事属秦凤路节制。
————有怀戎堡,崇宁二年(1103)置,军事属秦凤路节制;
有静胜堡,政和六年(1116)置于清水河新城接应堡,军事属会川城管辖;
有通泉、水泉、正川三堡,军事分别属新泉寨、怀戎堡、德威城管辖。
怀德军:同下州,无倚郭县。初属西蕃为石门城,绍圣四年(1097)归宋更名为平夏城,大观二年(1108)置怀德军;
靖康元年入西夏。
————有荡羌、通峡二寨,元符元年(1098)分别置于没烟后峡、没烟前峡,属西安州,大观二年(1108)来属;
有灵平寨,初为好水寨,绍圣四年(1097)更名,属镇戎军,大观二年(1108)来属;
有镇羌寨,绍圣四年(1097)置,属镇戎军,大观二年(1108)来属;
有九羊寨,元符元年(1098)置于九羊谷,属镇戎军,大观二年(1108)来属;
有通远、胜羌二寨,初属镇戎军,大观二年(1108)来属;
————有萧关,崇宁四年(1105)置于威德关,大观二年(1108)来属。
————有硖口、东河湾、古高平、惠民、结沟五堡,军事属通峡寨管辖;有龙泉堡,军事属通远寨管辖;
有石门堡,元符元年(1098)置于石门峡东塔子觜;
有临川、通关、山西三堡,军事属萧关管辖。
西安州:??,无倚郭县。初为西蕃南牟会新城,元符二年(1099)归宋置西安州。
————有天都、临羌二寨,元符二年(1099)分别置于洒水河新寨、秋苇平新寨;
有宁安、通安寨,崇宁五年(1106)分别置于武延川峗朱龙山下新寨、乌鸡三岔新寨;
————有通会堡,元符元年(1098)置于祭厮坚谷口,军事属熙河路节制,后改属本路节制;
有横岭堡,军事属天都寨管辖;有同安堡,军事属通安寨管辖;
有宁韦、劈通川、啰没宁、北岭上、山前、高峰、那罗牟、寺子岔、石棚泉九堡;
有定戎堡,元符二年(1099)置于本硷隈川;
有绥宁堡;有秋苇川口、锹䦆川中路、征通谷中路东水泉三堡,军事属绥宁堡管辖。
仪 州:下,????郡,军事。初为义州,治华亭县,辖华亭、安化二县;太平兴国二年(977)更名为仪州,淳化年
间析崇信县来属,熙宁五年(1072)省入渭州。
我们的论坛——行政区划论坛http://www.xzqh.org/bbs/欢迎您
以上庆历元年(1041)军事属泾原路。
熙 州:上,临洮郡,镇洮军节度。初属吐蕃为武胜军,熙宁五年(1072)归宋,置熙州。
狄道县:中下,倚。熙宁五年(1072)置狄道县,来属熙州,九年(1076)省,元丰二年(1079)仍置狄道县。
————有康乐寨,熙宁六年(1073)置于康乐城,并废秦州长道县马骔寨来属。
————有庆平、通谷、渭源、北关四寨,熙宁五年(1072)置;有当川寨,熙宁六年(1072)由刘家川寨更名;
有南关、南川二寨,熙宁六年(1073)置;有结河寨,熙宁七年(1074)置;有临洮寨,元丰七年(1084)置。
————有广平堡。
———→安羌城,宣和六年(1124)置于溢机堡,所属府州军不详,暂列于熙州条。
河 州:上,安乡郡,军事。初属吐蕃,熙宁六年(1073)归宋,置河州。
宁河县:??。初为吐蕃香子城,熙宁七年(1074)改置宁河寨;崇宁四年(1105)置宁河县,仍属河州。
抱罕县:??,倚。熙宁六年(1073)置抱罕县,来属河州,九年(1076)省。
————有定羌城,初为吐蕃珂诺城,熙宁七年(1074)更名;
有循化城,初为吐蕃一公城,元符二年(1099)归宋,寻复入吐蕃,崇宁二年(1103)复归宋更名;
有怀羌、来羌城,崇宁三年(1104)归宋;有踏白城;
有讲朱、错凿、彤撒、东迎四城,元符二年(1099)归宋,寻复入吐蕃,崇宁二年(1103)复归宋。
————有南川寨,熙宁七年(1074)置南川堡,同年改置;有宁河寨,原宁河寨升宁河县后,另置有宁河寨。
————有通会关,熙宁七年(1074)置;有安乡关,初为吐蕃城桥关,崇宁三年(1104)更名。
————有东谷堡,熙宁七年(1074)置;有阔精堡,熙宁八年(1075)置;
有西原、北河二堡,元丰三年(1080)置;有临滩堡;
有来同、通津二堡,崇宁三年(1104)分别筑于甘扑、达南二堡。
巩 州:下,????郡,????。初为渭州古渭寨,熙宁五年(1072)置通远军,崇宁三年(1104)升为巩州。
陇西县:??,倚。元佑五年(1090)置陇西县,来属巩州。
永宁县:??。建隆二年(961)置永宁寨,属秦州,熙宁五年(1072)来属通远军;崇宁三年(1104)置永宁县,仍属
巩州。
宁远县:??。天禧三年(1019)置宁远寨,属秦州,熙宁五年(1072)来属通远军;崇宁三年(1104)置宁远县,仍属
巩州。
通西县:初为通西寨,后置通西县,属兰州,熙宁五年(1072)仍省为通西寨。
————定西城:初为吐蕃西使城,元丰四年(1081)归宋更名,属兰州,五年(1082)来属;元佑七年(1092)又置
于李诺平。有熨斗平堡,元丰五年(1082)置,崇宁二年(1103)废。
————通西寨:初属兰州,元丰六年(1083)来属。有榆木岔堡,元丰五年(1082)置,崇宁二年(1103)废。
————通渭寨:初为吐蕃攃珠堡,熙宁元年(1068)更名通渭堡,属秦州,五年(1072)改置,并来属。有七麻堡,
初属秦州,熙宁五年(1072)废,后复置,来属。
————有熟羊寨,熙宁元年(1068)置,属秦州,熙宁五年(1072)来属;
有盐川寨,熙宁六年(1073)置,后废为盐川镇;
有威远寨,大中祥符七年(1014)置,属秦州,熙宁五年(1072)来属,八年(1075)废为威远镇;
有来远寨,天禧元年(1017)置,属秦州,熙宁五年(1072)来属,元丰七年(1084)废为来远镇,改属永宁
寨;
————有三岔堡,熙宁四年(1071)置,属秦州,五年(1072)来属;
有乜羊、广吴(岭)、渭川、哑儿四堡,初属秦州,五年(1072)来属,元丰七年(1084)废,其广吴、哑儿
二堡曾属宁远寨;
有者达、本当二堡,初属秦州,熙宁五年(1072)废入通远军,后复置,来属;有扑麻龙堡。
岷 州:下,和政郡,团练,无倚郭县。初属吐蕃,熙宁六年(1073)归宋,置岷州。
祐川县:??。初属吐蕃,崇宁三年(1104)归宋,置佑川县,来属岷州。
大潭县:中。初为秦州大潭镇,建隆三年(962)置大潭县,属秦州,析良恭镇来属;熙宁七年(1074)来属岷州。
长道县:紧。初属秦州,熙宁七年(1074)来属岷州。
滔山监:熙宁七年(1074)置滔山监,负责铸铁钱。
————有临江寨,雍熙二年(985)置,属秦州,熙宁六年(1073)来属;有荔川寨,熙宁六年(1073)置;
有床川②、闾川、宕昌三寨,熙宁七年(1074)置。
————有遮阳、穀藏二堡,熙宁七年(1074)置;有铁城堡,熙宁十年(1077)置。
兰 州:下,金城郡,军事。初属吐蕃,元丰四年(1081)归宋,置兰州。
兰泉县:??,倚。崇宁三年(1104)置兰泉县,来属兰州。
————有龛谷寨,元丰四年(1081)置。
————有金城关,绍圣四年(1097)置;有京玉关,元符三年(1100)置于把拶桥。
————有皋兰堡,元丰四年(1081)置,七年(1084)废,后复置;有西关堡,元丰五年(1082)置,六年(1083)废;
有东关堡,元丰四年(1081)置巩哥关,六年(1083)改置东关堡;
有胜如、质孤二堡,元丰五年(1082)置,六年(1083)废,元佑五年(1090)复置,寻仍废;
有阿干堡,元丰六年(1083)置,又元丰四年(1081)置吹龙寨,七年(1084)省吹龙寨入阿干堡;
洮 州:??,????郡,团练,无倚郭县。初属吐蕃为临洮城,元符二年(1099)归宋,寻复入吐蕃,大观二年(1108)
仍归宋,置洮州;三年(1109)升州格为"团练州"。
————有叠州城。
————有通岷寨。
廓 州:??,????郡,防御,无倚郭县。初属吐蕃,元符二年(1099)归宋,置宁塞城,崇宁三年(1104)复入吐蕃,
同年仍归宋,置廓州;大观三年(1109)升州格为防御。
????县:??,倚。崇宁三年(1104)置????县,来属廓州,五年(1106)省。
————有肤公城,初属吐蕃为结啰城,崇宁三年(1104)归宋,后更名;
有米川城,崇宁三年(1104)置于旧米川县;
————有宁塞寨。
————有绥平堡,崇宁三年(1104)置于保敦谷;有同波堡。
乐 州:??,????郡,向德军节度,无倚郭县。初属吐蕃为邈川城,元符二年(1099)归宋置湟州,建中靖国元年
(1101)复入吐蕃;崇宁二年(1103)仍归宋,仍置湟州,大观三年(1109)升州格为向德军节度,宣和元年
(1119)更名为乐州。
????县:??,倚。崇宁三年(1104)置????县,来属湟州,五年(1106)省。
————有来宾城,崇宁三年(1104)筑于癿当川(癿当城);
有大通城,初属吐蕃为达南城,崇宁二年(1103)归宋更名。
————有通湟、宁洮、安陇三寨,初属吐蕃分别为啰兀抹通城、瓦吹寨、陇朱黑城,元符二年(1099)归宋,
三年(1100)分别改置;
有安疆寨,初属吐蕃为当标城,元符二年(1099)归宋,属河州,寻复入吐蕃,崇宁二年(1103)复归宋更
名;
有德固寨,崇宁三年(1104)筑五百步城于胜铎谷,后改置;有临宗寨,崇宁三年(1104)置。
————有绥远关,崇宁二年(1103)筑于洒金平。
————有安川堡,初属吐蕃,筑ヰ哥堡于巴金岭上,元符二年(1099)归宋,三年(1100)更名;
有宁川堡,初属吐蕃,元符二年(1099)归宋,三年(1100)得名,寻复入吐蕃,崇宁二年(1103)仍归宋;
有通川堡,元符三年(1100)置于镪厮狐川,寻入吐蕃,崇宁二年(1103)仍归宋;
有南宗堡,初属吐蕃,元符二年(1099)归宋,寻复入吐蕃,后仍归宋;
有峡口堡,初属吐蕃,崇宁二年(1103)归宋。
西宁州:中都督府,西平郡,宾德军节度,无倚郭县。初属吐蕃为青唐城,元符二年(1099)归宋置鄯州、陇右军节
度,三年(1100)复入吐蕃;崇宁三年(1104)仍归宋,更名为西宁州、中都督府、西平郡、陇右都护府,四
年(1105)升州格为宾德军节度。
????县:??,倚。崇宁三年(1104)置????县,来属西宁州,五年(1106)省。
————有龙支城,元符二年(1099)归宋以宗哥城更名,寻复入吐蕃,崇宁三年(1104)仍归宋;
有宁西、宣威二城,崇宁三年(1104)归宋分别以金林、猫牛二城更名;有把拶宗城。
————有清平、保塞二寨,崇宁三年(1104)归宋分别以溪兰宗堡、安儿城改置;
有绥边寨,崇宁三年(1104)置于宗谷;
有制羌寨,政和八年(1118)置于毡岭。
震武军:同下州,无倚郭县。初古骨龙城,属湟州,政和六年(1116)更名为震武城,寻置震武军。
————有德通城,初属吐蕃为瞎令古城,政和七年(1117)归宋更名。
————有善冶、大同二堡,政和六年(1116)分别置于通济桥堡、古骨龙城接应堡;
有石门堡,政和七年(1117)置于石门子。
积石军:同下州,无倚郭县。初为溪哥城,元符年间入吐蕃,大观二年(1108)仍归宋,置积石军。
————有怀和寨,崇宁三年(1104)置于丁令谷。
————有顺通、临松二堡。
http://www.xzqh.org/ 东方血脉
以上熙宁五年(1072)军事属熙河路[由秦凤路析置],元丰四年(1081)更名为熙河兰会路,元佑四年(1089)更名为熙
河兰岷路,元符二年(1099)更名为熙河兰廓路,宣和元年(1119)更名为熙河湟廓路,同年又更名为熙河兰乐路,不
久仍名为熙河兰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