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历史沿革

凤庆原名顺宁,古为百濮地,为土著蒲蛮所居,故古时顺宁以“蒲蛮”之谐音亦称为“蒲门”。1954年改顺宁县为凤庆县。县治驻凤山镇,故县以镇为名。

西汉属古哀牢国地。东汉属永昌郡。三国蜀汉属益州永昌郡。西晋至南朝梁属宁州永昌郡。北朝周至隋属濮部。唐初属剑南道姚州。唐南诏国为唐封川,属永昌节度辖地。宋大理国为庆甸,属永昌府。元天历元年(1328)置顺宁直隶府,置庆甸县为倚郭。明洪武十五年(1382)降为顺宁州,改属大理府。同年省庆甸县入顺宁州。洪武十七年(1384)复升为顺宁府,属云南布政司。清初袭明制,属顺宁府。雍正八年(1730)7月,顺宁府属迤西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置顺宁县为府之附郭。

民国2年(1913),迤西道改为滇西道,顺宁县属之。民国3年(1914),滇西道改为腾越道,顺宁县属之。民国18年(1929)裁道,直隶省府。民国31年(1942),顺宁县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驻顺宁县)。民国37年(1948),属云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驻大理县)。民国38年(1949),属云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驻姚安县)。1950年2月22日,顺宁县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3月属大理专区。

1954年8月2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报告备案:顺宁县更名为凤庆县,县治驻凤山镇。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40次会议决定:撤销大理专区,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原由大理专区代省领导的凤庆县,改由临沧专区领导,原凤庆县彝族聚居的爱国乡划归大理州管辖。1959年1月,云县、凤庆两县合并,改县名为云凤县。1959年10月撤销云凤县,恢复两县建制。2003年12月,临沧撤地设市,凤庆县属地级临沧市。

 

明清时顺宁里甲制:近城四里(东扁里、白塔里、平村里、回子里),江外四里(牛街里、马街里、东木龙里、观音里),右甸四里(右甸里、达丙里、明邑里、枯柯里),山后四里(猛右里、锡腊里、阿度吾里、邦买里)。民国2年(1913),顺宁县域北界保山,东界蒙化,南界云县,西界镇康,西南则以耿马土司与孟定接壤,东西宽约三百余里,南北长约六百余里,面积约一万八千余方里。民国8年(1919),设顺宁县右甸分县(今昌宁县境)。民国21年(1932)、民国22年(1933),龙马乡先后划归永平及今昌宁。

民国22年(1933)9月,顺宁县右甸分县改为顺宁县第四区。民国23年(1934),顺宁县第四区右甸、柯漭、达丙、明益四乡划入新成立的昌宁县。民国28年(1939),顺宁县治东界蒙化,南界云县,西界接镇康,西北界昌宁,东西约宽二百五十里,南北斜长约五百余里,面积约一万二千余方里。由县城东北至蒙化界二百三十五里,西北至昌宁界八十里,西至湾甸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镇康界二百二十里,东南至云县界九十里,至昆明陆地一千一百里。

1950年2月22日,顺宁县人民政府成立,全县沿用旧的乡保制。1950年10月整编后,废除乡保制,建立区人民政府,全县划分为六个区:即第一区(鲁史)、第二区(大寺)、第三区(凤山)、第四区(马街)、第五区(洛党)、第六区(营盘)。1952年9月,各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1953年由第六区划出增设第七区(郭大寨)。1956年11月,彝族聚居的爱国乡划归大理州管辖。

1957年5月,全县进行撤区并乡工作:撤区并乡后,保留两个区(营盘、鲁史),下辖17个乡;成立20个县直属乡镇,即大寺乡、德乐乡、平河乡、猛佑乡、习谦乡、立达乡、新寨乡、青树乡、后丰乡、金平乡、洛党乡、大兴乡、上达乡、马街乡、腰街乡、美光乡、新联乡、立马乡、永金乡、凤山镇。1958年9月,为适应农业大跃进,将全县两个区和20个县直属乡镇规模调整为五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即红旗乡跃进(鲁史)公社、东风乡上游(马街)公社、红专乡前进(猛佑)公社、凤山乡卫星(凤山)公社、团结乡红星(营盘)公社。

1959年1月,云县、凤庆两县合并为云凤县。全县分为两个片,凤庆片沿用五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名称,云县片七个人民公社,共有十二个公社。1959年5月22日,中共临沧地委批复,将凤庆片五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改称为鲁史、马街、凤山、猛佑、营盘公社。1959年8月,云凤县委决定,将凤庆片五个公社改为18个公社;同年10月撤销云凤县,恢复两县建制,凤庆县沿用18个公社名称。即诗礼公社、鲁史公社、犀牛公社、瓦屋公社、平河公社、德乐公社、猛佑公社、马街公社、凤山公社、洛党公社、立马公社、永金公社、立达公社、营盘公社、小米山公社、文化公社、郭大寨公社、乌木龙公社。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