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历史沿革

原名浔甸,其意为积水之甸。1912年以多水患,故众议删去水点,改为寻甸。又据《寻甸府志》:“古滇国地,昔僰刺蛮居之,无郡县,其部曰仲札溢源。后乌蛮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名新丁语,语讹为仁地部。到唐蒙氏为寻甸部。”

战国时属滇国。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称牧靡,属益州郡。三国时蜀国置仲札谥源部。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称新丁部。唐朝南诏时始有寻甸部之名。南宋立仁德万户府。元至元八年(1271年)改称仁德府,后改寻甸府、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寻甸军民府。明成化十二年(1476)“改土归流”。清康熙八年(1669年)改寻甸州,属曲靖府。清雍正八年(1730),置迤东兵备道,后又改为迤东兵备道兼水利道,道台驻寻甸县城,管辖13府。民国二年(1913)设寻甸县。

新中国建立后,属曲靖专区管辖,1956年设寻甸回族自治县。1958年嵩明、寻甸合并,仍称寻甸县。1960年撤销寻甸回族自治县,称寻甸县;1961年又恢复为嵩明、寻甸两县建制。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79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仍属曲靖地区。1998年12月6日,国务院批准将曲靖市管辖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管辖。

1988年,全县总人口418677人,其中汉族329808人,彝族36448人,回族47798人,苗族4476人,其它少数民族147人,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21.22%。

1996年,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面积3598平方千米,人口约46.3万人。辖6个镇、11个乡:仁德镇、功山镇、柯渡镇、羊街镇、倘甸镇、塘子镇、城关乡、河口乡、金源乡、凤仪乡、七星乡、甸沙乡、联合乡、六哨乡、鸡街乡、先锋乡、金所乡。县政府驻仁德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481721人,其中:仁德镇20820人,塘子镇27617人,羊街镇41442人,柯渡镇32820人,倘甸镇39695人,功山镇39256人,河口乡32925人,七星乡17678人,城关乡33093人,金所乡34586人,先锋乡20021人,六哨乡17227人,鸡街乡30810人,风仪乡36842人,联合乡12262人,金源乡26999人,甸沙乡17628人。

2001年,全县辖6个镇、11个乡:仁德镇、塘子镇、羊街镇、柯渡镇、倘甸镇、功山镇、河口乡、七星乡、城关乡、金所乡、先锋乡、六哨乡、鸡街乡、凤仪乡、联合乡、金源乡、甸沙乡。

2006年,撤销仁德镇和城关乡,设立新的仁德镇,新设立的仁德镇管辖原仁德镇和城关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城关乡政府驻地。调整后,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10个乡,3个居委会、170个行政村。总面积3966平方千米,总人口49.76万人。县政府驻仁德镇。

2009年7月,撤销寻甸县金所乡和塘子镇,其行政区域并入仁德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仁德镇管辖原仁德镇和金所乡、塘子镇的行政区域范围,仁德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全县辖5个镇、9个乡:仁德镇、羊街镇、柯渡镇、倘甸镇、功山镇、河口乡、七星乡、先锋乡、六哨乡、鸡街乡、风仪乡、联合乡、金源乡、甸沙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457068人,其中:仁德镇131396人,羊街镇37786人,柯渡镇24054人,倘甸镇36906人,功山镇33461人,河口镇30961人,七星镇16462人,先锋镇20304人,鸡街镇26708人,凤合镇31696人,六哨乡17408人,联合乡11117人,金源乡21736人,甸沙乡17073人。

2011年末,全县总面积3598平方千米。辖1个街道、9个镇、4个乡,167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户籍总人口5419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33人,占总人口的6.69%;农业人口505725人,占总人口的93.31%;少数民族人口123423人,占总人口的22.78%。其中,回族66241人,占总人口的12.22%;彝族49285人,占总人口的9.09%;苗族6439人,占总人口的1.19%。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