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县历史沿革

县因境内有盈江,故名。西汉属滇越乘象国。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于今盈江建哀牢县,属永昌郡。三国蜀汉属益州永昌郡。两晋属宁州永昌郡。南朝属宁州永昌郡西城县(今盈江县)。北朝周至隋属濮部。唐初属为金齿部,唐南诏国在今旧城镇设押西城,隶属永昌节度软化府。宋大理国属腾冲府干崖睒。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镇西路军民总管府,属镇西平缅麓川宣抚司。至元十五年(1278),南赕属镇西平缅麓川宣抚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镇西路改属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镇西路改属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镇西路改置镇西府,属布政司,后为麓川平缅宣慰司兼并;洪武年间南赕省入镇西府。永乐元年(1403)置干崖长官司,直属云南都司,正统三年(1438)改属金齿军民卫;正统九年(1444)升为干崖宣抚司,仍属布政司。正统十四年(1449)析干崖宣抚司置盏达副长官司,属干崖宣抚司。清顺治十七年(1661),干崖宣抚司及下辖盏达副宣抚司划归永昌府。雍正八年(1730)7月,永昌府属迤西道。嘉庆二十五年(1820)10月,升永昌府属腾越州为腾越直隶厅,将干崖、盏达(副)宣抚司划归腾越厅。道光二年(1822)9月,降腾越直隶厅为散厅,复属永昌府。

民国元年(1912),干崖宣抚司改为干崖弹压委员,盏达副宣抚司改为盏达弹压委员。民国5年(1916),干崖弹压委员并入户撒长官司,改为干崖行政委员;盏达弹压委员改为盏达行政委员;干崖、盏达行政区属腾越道。民国18年(1929),裁腾越道,设立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公署,干崖、盏达行政区属之。民国21年(1932)干崖、盏达改设为盈江、莲山设治区(1935年6月批准),隶属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民国29年(1940)废第一殖边督办公署,改设腾龙边区行政督察区(一说为1938年),盈江、莲山设治局属之。民国31年(1942),盈江、莲山设治区属第六行政督察区(驻腾冲县,1943年驻地迁保山县)。民国37年(1948),盈江、莲山设治区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驻腾冲县)。

1949年12月上旬,莲山设治局起义。1950年5月,盈江、莲山解放。1951年12月,成立盈江县各民族联合政府;1952年1月,成立莲山县各民族联合政府。1952年11月21日政务院批准:撤销莲山设治区、盈江设治区,设立莲山县、盈江县。1954年9月11日,政务院批准:设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地级),莲山县、盈江县属德宏自治区。1955年6月,曾先后直属于保山专区和德宏区(州)管辖的盏西区划归盈江县。

1956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复: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改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莲山县、盈江县属德宏州。1958年11月10日,德宏州将盈江县盏西区的猛蚌、猛新2乡划归腾冲县的金星(肖庄)公社。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撤销莲山县,将原莲山县的行政区域并归盈江县,盈江县驻地由乘龙街迁至平原镇(1958年10月撤并)。1969年11月撤销德宏州,并入保山专区,盈江县属保山专区。1970年保山专区改为保山地区,盈江县属之。1971年11月恢复德宏州,盈江县属德宏州。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