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历史沿革

先秦今红河州属西南夷。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置益州郡(郡治在滇池县,今晋宁),辖24县,今红河州属益州郡有三县:贲古县即今蒙自、个旧一带;毋棳县在今开远一带;胜休县在今石屏、通海一带;属牂牁郡(治在且兰,今贵州黄平县西)的三县:漏江县在今泸西县境,律高县在今弥勒县和建水曲江一带;西随县在金平县,进桑县在屏边一带。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分建宁、牂柯郡置兴古郡(在今红河、文山一带,治宛温,今文山州砚山县),辖十县,其中今红河州占五县,贲古县(今蒙自、个旧)、胜休县(今石屏、建水北部、通海一带)、西丰县(今开远)、进乘县(今屏边)、西随县(今金平一带)。两晋至南朝梁,今红河州属宁州梁水、建宁两郡管辖。北朝周属南宁州。隋属南宁州总管府。唐初,今红河州属剑南道姚州、戎州地及岭南道和蛮部;唐南诏国时期,今红河州大部属通海都督府辖地(治今通海),泸西、弥勒属拓东节度辖地弥鹿、弥勒部(治今昆明)。

宋大理国时期,今红河州之大部隶属秀山郡(治今通海),泸西、弥勒则属石城郡(治今曲靖),开远、屏边属最宁府(治今开远)。另有三十七蛮部,在红河州境内的有:伴溪(在今红河县西南之落恐)、铁容甸部(在今红河县东北下亏容)、思陀部(在今红河县思陀)、七溪部(在今红河县东南之溪处)、哈迷部(在今开远市)、阿僰部(在今建水县)、舍资部(在今蒙自县老寨)、纳楼茶甸部(今建水官厅、坡头一带)、弥勒部、阿泸部及屏边一带的屈中、阿马、阿月等部。

元代,今红河州大部属临安路,弥勒、泸西属广西路,元阳、金平属和泥路,绿春属元江路。临安路:元宪宗六年(1256),置阿僰万户府(治今通海),下辖通海、建水、目则(今蒙自)三个千户所;又设阿宁万户下辖阿宁千户(今开远)、纳楼茶甸千户所及丘北一带的维摩千户所;在红河县境设落恐万户府、辖落恐部、溪处部等。至元八年(1271)改置南路,十三年(1276)更名临安路。下辖建水州、石平州、宁州(今华宁)、舍资千户(蒙自老寨)、蒙自县等地。阿迷州宪宗七年(1257)置阿迷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改置阿迷州,大德三年(1299)改属临安路,下辖纳楼千户、茶甸千户。广西路:元宪宗七年(1257)属落蒙万户;至元十二年(1275)置广西路,后置宣抚司,又废。辖师宗、弥勒2个千户总把。至元二十七年(1290),师宗、弥勒千户总把改置师宗州、弥勒州。大德四年(1300)维摩州改属广西路。

明代,今红河州大部属临安府,弥勒、泸西属广西府。临安府:洪武十五年(1382)临安府治迁至建水州,石平州更名为石屏州。下辖建水州、石屏州、阿迷州、蒙自县等地。永历二年阿迷州(1648)更名为开远州,后又复名阿迷州。广西府:下辖师宗、弥勒、维摩3个州。明代云南全省先后设置20卫和3御、18所,共133千户所。今红河州除了设临安府以外,还设了临安卫(当时府治东),又在各地设了许多所,较大的有云南十八寨守御千户所(今弥勒县西南)、新安守御千户所(今蒙自县西南)等。

清代,今红河州大部属临安府,弥勒、泸西属广西直隶州,屏边属开化府,河口由省直辖。临安府:清初袭明制,称临安府,属云南省。辖建水、石屏、阿迷(今开远)、宁州(今华宁)、新化5个州;通海、河西、嶍峨(今峨山)、蒙自、新平5个县;亏容甸、思陀甸、左能寨、落恐甸、纳楼寨、溪处甸、教化三部、王弄山、安南9个长官司。康熙五年(1666)4月,裁新化州入新平县。同年(1666)8月,溪处甸、教化三部、王弄山、安南等四长官司改土归流,溪处甸土司地并入临安府,其余三土司地并入新设立的开化府。雍正八年(1730)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雍正十年(1732)3月,析新平县划归元江府。乾隆三十一年(1766)10月,临安府属迤南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改建水州为县,仍为府之附郭。光绪十一年(1885),设个旧厅。光绪十三年(1887)10月,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至清末,临安府辖石屏、阿迷、宁州3个州;建水(附郭)、通海、河西、嶍峨、蒙自5个县;亏容甸、思陀甸、左能寨、落恐甸、纳楼寨5个长官司。广西直隶州:清初袭明制,称广西府,属云南省。辖师宗、弥勒、维摩3州。康熙八年(1669)裁维摩州,其地析入广西、广南、开化三府。以其属广西府地改置三乡县,属广西府。康熙九年(1670)裁三乡县,并入师宗州。雍正二年(1724)于五螬地置五峭厅,属广西府。雍正八年(1730)7月,广西府属迤东道(治曲靖府)。雍正九年(1731)设师宗州州同于旧三乡县之丘北。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降广西府为直隶州,改所领师宗、弥勒二州为县,师宗州州同改县丞,析五螬厅改属曲靖府,广西直隶州仍属迤东道。乾隆四十一年(1776)11月,裁曲靖府属之五峭厅,于其地置广西直隶州判还属于广西直隶州。道光二十年(1840)6月,于丘北县丞地置丘北县,属广西直隶州。至清末,广西直隶州辖师宗、弥勒、丘北3县。光绪二十三年(1897)设河口对汛副督办公署,由省直辖。

民国2年(1913)4月,个旧厅改个旧县。民国3年(1914)改设蒙自道,辖建水、蒙自、石屏、阿迷、个旧、广西、弥勒、通海、河西、嶍峨、黎、文山、马关、广南、富州、师宗、邱北17个县。民国4年(1915)置河口对汛督办公署,由省直辖。民国6年(1917),文山县析置靖边行政区;建水县析置金河行政区,驻王庄田,辖刀、王、李3土司地域;建水县析置猛丁行政区,驻猛丁,辖三猛地方。蒙自道辖17县、3行政区。民国15年(1926),河口划为特别行政区,由省直辖。民国18年(1929),废蒙自道,各县及行政区由省直辖。同年11月,广西县改名为泸西县,由建水县析置曲溪县。民国20年(1931)12月,阿迷县改名为开远县。民国21年(1933)2月,靖边行政区改屏边县。民国21年(1932),石屏县析置龙武设治局;金河与猛丁行政区改置为金河设治局与平河设治局。民国23年(1934)9月1日,金河设治局与平河设治局合并设金平县(1936年7月批准)。民国31年(1942),设云南第3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辖建水、蒙自、个旧、石屏、曲溪、金平、新平、元江8县和龙武设治局;屏边县属第2区(驻文山县)。民国37年(1948),设云南第5行政督察区,驻建水县,辖建水、石屏、曲溪、开远、个旧、蒙自、屏边、金平、河西、通海10县;弥勒、泸西县属第3区(驻弥勒县);龙武设治局属第6区(驻新平县);河口对讯督办区由省直辖。民国38年(1949),第3区驻地迁驻路南县,第5区驻地迁驻个旧县。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