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札達縣【汉语拼音】Zhádá Xiàn【英文】Zanda County
【藏文】རྩ་མདའ་རྫོང་།【威利】rtsa mda' rdzong【藏语拼音】Zanda Zong
【行政区划代码】542522【邮编】859600【区号】0897【车牌】藏F
【基本概况】札达县是阿里地区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阿里地区西南部。东北与噶尔县相连,东南邻普兰县,西南与印度毗邻。总面积24580平方千米(《行政区划简册2020》数据)/24601.60平方千米(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政区划分】全县辖1个镇、6个乡:托林镇、萨让乡、达巴乡、底雅乡、香孜乡、曲松乡、楚鲁松杰乡。共有1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托林镇托林居委会。
【人口民族】户籍人口7710人(2018年末)。有藏、汉等民族。
【旅游景点】土林—古格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第八批),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格王国遗址(1961年第一批)、托林寺(1996年第四批)、皮央和东嘎遗址(2013年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托林镇(2019年第七批)。
【政区沿革】札达,藏语意为“草和箭”。7世纪前,札达地方是象雄部落中心。10世纪中叶,吐蕃赞普后裔扎西衮在今札达县扎布让地区建立古格王朝。清康熙年间在札达境内设立札布让宗和达巴宗,隶属堆里噶本。
1953年之前,西藏地方政府将两宗作为对当地贵族私人三年一轮的封地轮流管理。1954年,两宗隶属阿里总管,由西藏地方政府直接委派宗本。1956年11月16日,札布让宗、达巴宗合并成立札达宗办事处(后于1957年8月撤销)。
1960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札布让、达巴两宗,合并设立札达县。5月5日,札达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辖4个区,15个乡。1969年至1970年,有12个乡先后改为公社,保留底雅、什布奇、楚鲁松杰3个未进行民主改革的乡。
1975年5月27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将达巴区托林公社、莎浪区波林公社、香孜区东嘎公社划出,新建扎布让区(8月正式成立)。1976年10月增设曲松区,辖曲木底公社、楚鲁松杰乡。1984年,12个公社改为乡,全县辖6个区,下设15个乡。1985年,底雅、什布奇、楚鲁松杰3个未进行民主改革的乡正式建乡。
1988年,札达县辖底雅、香孜、达巴、札布让、萨让、曲松6个区,15个乡,5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托林。1993年,撤销热布加林乡的热布加林村。
1999年5月20日,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札达县将原6个区,15个乡,56个行政村调整为1个镇、5个乡,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
2000年,札达县常住人口6384人(五普),其中,托林镇1797人,香孜乡1089人,曲松乡918人,底雅乡743人,萨让乡785人,达巴乡1052人。
2008年末,全县面积2.46万多平方千米,人口0.70万人,共有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
2010年,札达县常住人口6883人(六普),其中,托林镇2014人,萨让乡663人,达巴乡1241人,底雅乡789人,香孜乡1248人,曲松乡928人。
2012年,撤销楚鲁松杰村(原属曲松乡),设立楚鲁松杰乡。调整后,全县辖1个镇、6个乡。2018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710人。
托林镇[Tuōlín Zhèn][Thoding Town][མཐོ་ལྡིང་གྲོང་རྡལ།]
【概况】托林,藏语意为“高高飞翔”,曾译为托顶。札达县辖镇,县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部偏东,东邻噶尔县,南与印度交界。辖1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托林居委会。名胜古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等。
【沿革】1975年8月正式成立扎布让区,管辖3个公社,即达巴区托林公社、莎浪区波林公社、香孜区东嘎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8年,札布让区辖3个乡:托林乡辖托林、札布让、玛朗3个行政村,波林乡辖波林、卡则、多香3个行政村,东嘎乡辖东嘎、培阳、柏东波3个行政村。1999年撤销扎布让区,所辖3个乡合并设立托林镇,原9个行政村调整为托林1个居委会和波林、东嘎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托林。2000年,托林镇常住人口1797人(五普)。2010年常住人口2014人(六普)。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19年10月)】542522100000托林镇: 542522100001 121托林居委会, 542522100201 220波林村, 542522100202 220东嘎村
萨让乡[Sàràng Xiāng][Dzarong Township][རྫ་རོང་ཤང༌།]
【概况】札达县辖乡。位于县境西部,西、南与印度交界。辖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萨让村。
【沿革】萨让,藏语意为“乱石峡谷”,曾译为莎浪、杂绒。1960年,设立萨让、日巴、坡林3个乡,属莎浪(后改为莎壤、萨让)区。1969-1970年,先后改为萨让、日巴、波林3个公社。1975年波林公社划归扎布让区。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8年,萨让区辖2乡:萨让乡辖萨让、柏嘎、当巴3个行政村,日巴乡辖日巴、日底岗、曲色、嘎布让4个行政村。1999年撤销萨让区,萨让、日巴2乡合并设立萨让乡,原7个行政村调整为萨让、日巴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萨让村。2000年,萨让乡常住人口785人(五普)。2010年常住人口663人(六普)。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19年10月)】542522200000萨让乡: 542522200201 210萨让村, 542522200202 220日巴村
达巴乡[Dábā Xiāng][Daba Township][མདའ་འབབ་ཤང༌།]
【概况】札达县辖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与印度交界。辖3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达巴村。
【沿革】达巴,藏语意为“落箭处”,曾名达噶尔谷、达坝、达坝喀尔、达喀尔。1960年4月设立达巴、东坡、穷隆、托林4个乡,属达巴区。1969至1970年改为,达巴、东波、曲龙、托林4个公社。1975年,托林公社划归扎布让区。1984年3个公社改为乡。1988年,达巴区辖3个乡:达巴乡辖达巴、东萨、嘎林3个行政村,东波乡辖乌尔丁、乌尔、热洛3个行政村,曲龙乡辖曲龙一、二、三、四4个行政村。1999年撤销达巴区,原3个乡合并设立达巴乡,原10个行政村调整为达巴、东波、曲龙3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达巴村。2000年,达巴乡常住人口1052人(五普)。2010年常住人口1241人(六普)。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19年10月)】542522201000达巴乡: 542522201201 210达巴村, 542522201202 220东波村, 542522201203 220曲龙村
底雅乡[Dǐyǎ Xiāng][Diyag Township][ཏི་ཡག་ཤང༌།]
【概况】札达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西与印度交界。辖3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底雅村。
【沿革】底雅源于象雄语,意为“水质好”,曾译为地牙。1960年设立底雅乡、什普奇(后改为什布奇)乡、鲁巴乡,属底雅区。1969年,鲁巴乡改为鲁巴公社,1984年复为鲁巴乡。1985年,底雅、什布奇2个未进行民主改革的乡正式建乡。1988年,底雅区辖3个乡:底雅乡辖底雅、马阳、荣堆、古让4个行政村,什布奇乡辖什布奇、久巴、色尔贡、热尼4个行政村,鲁巴乡辖鲁巴、奴巴、侬底3个行政村。1999年撤销底雅区,3个乡合并设立底雅乡,原11个行政村调整为底雅、什布奇、鲁巴3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底雅村。2000年,底雅乡常住人口743人(五普)。2010年常住人口789人(六普)。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19年10月)】542522202000底雅乡: 542522202201 220鲁巴村, 542522202202 220什布奇村, 542522202203 210底雅村
香孜乡[Xiāngzī Xiāng][Qangzê Township][བྱང་རྩེ་ཤང༌།]
【概况】札达县辖乡。位于县境北部,东邻噶尔县。辖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香孜村。名胜古迹有有热布加林寺、香孜窑洞遗址等。
【沿革】1960年设立香孜、绕结林(后改为热加林、热布加林)、东嘎3个乡,属香孜区。1960年乡改为公社。1975年东嘎公社划归扎布让区。1984年2个公社改为乡。1988年,香孜区辖2个乡:香孜乡辖香孜、夏也、香巴、索尔岗、其尼普5个行政村,热布加林乡辖热布加林、热嘎夏、角孜、夏朗、日孜角、色尔嘎、西谢、江塘8个行政村。1993年,撤销热布加林乡的热布加林村。1999年撤销香孜区,2个乡合并设立香孜乡,原12个行政村调整为香孜、热布加林2个行政村。2000年,香孜乡常住人口1089人(五普)。2010常住人口1248人(年六普)。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19年10月)】542522203000香孜乡: 542522203201 210香孜村, 542522203202 220热布加林村
曲松乡[Qǔsōng Xiāng][ཆུ་གསུམ་ཤང༌།]
【概况】札达县辖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辖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曲木底村[ཆུ་མུ་ཏི་][Qumudi][chu mu ti]。
【沿革】1960年,设立曲木地、楚鲁松杰2个乡,属底雅区。1969年,曲木地乡改为曲木底公社,楚鲁松杰乡未进行民主改革仍保留为乡。1976年10月增设曲松区,辖曲木底公社、楚鲁松杰乡。1984年,曲木底公社改为乡。1985年,未进行民主改革的楚鲁松杰乡正式建乡。1988年,曲松区辖2个乡:曲木底乡辖曲木底一、二、三、四4个行政村,楚鲁松杰乡辖楚鲁、松杰、巴尔觉3个行政村。1999年撤销曲松区,原曲木底、楚鲁松杰2个乡合并设立曲松乡,原7个行政村调整为曲木底、楚鲁松杰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曲木底村。2000年,曲松乡常住人口918人(五普)。2010年常住人口928人(六普)。2012年将楚鲁松杰村划出单独设立楚鲁松杰乡。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19年10月)】542522204000曲松乡: 542522204201 210曲木底村
楚鲁松杰乡[Chǔlǔsōngjié Xiāng][Tsosib Sumkyil Township][ཚོ་སྲིབ་གསུམ་དཀྱིལ་ཤང༌།]
【概况】札达县辖乡。位于西藏自治区最西端,札达县境西北端,与印度及印控克什米尔接壤。地处喜马拉雅山西缘,平均海拔4100米。辖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楚松村。
【沿革】1960年,设立楚鲁松杰乡,属底雅区。1976年10月属曲松区。1985年,未进行民主改革的楚鲁松杰乡正式建乡。1988年,楚鲁松杰乡辖楚鲁、松杰、巴尔觉3个行政村。1999年撤销曲松区,原曲木底、楚鲁松杰2个乡合并设立曲松乡,原楚鲁松杰乡所辖楚鲁、松杰、巴尔觉3个行政村调整为楚鲁松杰村。2011年,楚鲁松杰农牧民人口为553人。2012年7月,自治区决定撤销楚鲁松杰村,设立楚鲁松杰乡;9月27日,楚鲁松杰乡正式成立。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19年10月)】542522205000楚鲁松杰乡: 542522205201 210楚松村, 542522205202 220巴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