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吐鲁番市行政区划

  吐鲁番地区辖市,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为干鲜葡萄、甜瓜生产、出口基地。位于自治区中部,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82千米。面积15738平方千米,人口23.6万。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蒙古、俄罗斯等21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71.3%,辖2街道2镇7乡。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21团。(本页根据《中国政区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资料)
  老城路街道 市政府驻地。1985年设置。位于市区南部。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2.1万,其中维吾尔族占47.7%。境内有高昌路、老城路、新城路、文化路、青年路等街路,辖7个居委会(按序数命名)。
  高昌路街道 1985年设置。位于市区北部。面积约5平方千米,人口2.1万,其中汉族占46.1%,辖区内有高昌路、绿洲路、东西环路等街路,辖4个居委会(按序数命名)。
  大河沿镇 1966年建镇,1970年、1976年先后隶属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地区,1978年划归吐鲁番市。位于市区西北,面积10平方千米,人口1.2万,其中汉族占95%。境内有吐鲁番火车站。
  七泉湖镇 1960年成立七泉湖工矿公社,1965年改称七泉湖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市区东北,面积333平方千米,人口1.3万,其中汉族占68.8%。辖美提阿勒地、七泉湖、煤窑沟、恰克秋克布拉克、市煤矿、七泉湖化工总厂、红星煤矿7个居委会。
  亚尔乡 1953年先后称二区、一区,1958年成立五星公社,1985年改设亚尔乡。位于市区西郊,乡政府驻新城西门,距市区中心2千米。面积1102.3平方千米,人口4.4万,其中维吾尔族占84%,辖西依提勒克、新城西门、伊里木、亚尔、上湖、铁日克拉、塔格托维、托万克亚尔、喀赞其拉、恰江、亚尔果勒、戈壁、老城东门、新城东门、皮亚孜其拉、加依、亚尔贝希、康喀、南门、琼科瑞克、吕宗、奥依曼买里、色依提迪汗、克孜勒吐尔公相24个行政村。
  葡萄乡 1949年为一区,1953年为三区,1958年成立葡萄公社,1985年改乡。位于市区东北,距县城3千米。面积548平方千米,人口2.3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0.1%,辖巴格日、其兰勒克、塔西托尕尼、木纳尔、汗尼木加依、布依鲁克、苏贝希、艾孜纳美其特、拜什买里、达甫散盖、英萨、贝勒克其坎儿孜、布拉克、琼科瑞克、霍依拉坎儿孜、铁提尔等16个行政村。
  艾丁湖乡 1953年为第二区,1958年成立度光湖公社,同年底并入五星公社(今亚尔乡)。1962年分设艾丁湖公社,1984年改乡。地势低洼,低于海平面155米,是中国内陆最低洼地。位于市区西南,距市区15千米。面积827.1平方千米,人口2万,其中维吾尔族占89.2%,辖也木什、大庄子、 西热木、阿其克、琼库勒、希合坎儿孜、也木什坎儿孜、安江、帕喀布拉克、庄子、阔什墩11个行政村。
  恰特喀勒乡 “恰特喀勒”系维吾尔语译音,意为“灌木林”。1958年为红旗公社,1978年改称恰特喀勒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区东南,距市区15千米。面积495.5平方千米,人口2.9万,其中维吾尔族占89.2%,辖恰特喀勒、拜什巴拉坎儿孜、阔什坎儿孜、 托特乌依坎儿孜、吐鲁番克尔、拉木帕公相、杜四坎儿孜、其盖布拉克、庄子、琼坎儿孜、吐依洪坎儿孜、喀拉霍加坎儿孜、阿吉能坎儿孜、奥依曼坎儿孜、墩坎儿孜15个行政村。
  二堡乡 西汉初元元年(前48)西汉政府设置戊已校尉屯田于此,称高昌壁(高昌垒),后为高昌国。唐称西州。元末称火州、哈拉和加。清代称二堡。光绪十二年(1886)二堡、三堡属东乡。1944年改称高昌镇,1949年称二区,1953年为七区。1958年二堡、三堡合并为火焰山公社,1984年分为二堡、三堡两个乡。位于市区以东,距市区35千米。面积178.9平方千米,人口1.1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9.9%,辖巴达木勒克、喀尔桑、布隆买里、阔纳协海尔4个行政村。
  三堡乡 1958年二堡、三堡合并成立火焰山公社,1984年分设二堡乡、三堡乡。位于城区以东,距城区33千米。面积241.2平方千米,人口1.3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7.3%,辖霍加木阿勒迪、英吐尔、台藏、尤喀克买里、阿瓦提、曼古布拉克、园艺7个行政村。
  胜金乡 1949年胜金和二堡划为三区,1958年析出称五区,同年改火星公社,1959年并入火焰山公社,1962年成立胜金公社,1984年改乡。面积859.2平方千米,人口2.1万,其中维吾尔族占93.4%。辖排孜阿瓦提、开斯突尔、加依霍加木、胜金、色格孜库勒、阿克塔木、乌鲁克库勒、木尔吐克、艾西夏、恰勒坎10个行政村。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