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历史沿革

“木垒”,清代又写作“穆垒”,系匈奴语“蒲类”的转音;汉代巴里坤湖称“蒲类海”,在其东;唐代庭州蒲类县在其西;但均相距不是很远,木垒恰在其中,地名源于古代民族语是可能的,有待考证。一说系蒙古语“马”、“大草原”或“弯曲的河流”之意。据《新疆博闻录》一书中“新疆地名的含义”一章认为:木垒,蒙古语,意为河湾(但欠考究论述)。

西汉时为蒲类后国地,唐属庭州蒲类县,据《西域地名》考证即北庭都护府之独山守捉。宋属高昌回鹘。成吉思汗统兵西征,在此建独山城。元属别失八里东境。明为瓦剌游牧地。清雍正十年(1732年)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在木垒筑城,与巴里坤城“互为犄角”。乾隆年间设北路营塘,称“木垒塘”。置木垒河巡检,属奇台县。1912年重筑木垒城,1917年设木垒河县佐,隶属奇台县。

1930年从奇台县析置木垒河县,属迪化行政区。1950年3月1日建立木垒河县人民政府,隶属迪化专员公署。1954年7月14日成立木垒哈萨克自治区,次年2月14日改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属乌鲁木齐专区。1958年5月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1969年自治县人民委员会改称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后恢复人民政府建置。

1996年,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辖2镇9乡:木垒镇、西吉尔镇、英格堡乡、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东城乡、照壁山乡、新户乡、雀仁乡、白杨河乡、大石头乡、博斯坦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总人口78172人,其中:木垒镇17246人、西吉尔镇6730人、东城镇12103人、英格堡乡6191人、照壁山乡8054人、新户乡7019人、雀仁乡4877人、白杨河乡2518人、大石头乡7037人、大南沟乌孜别克民族乡2645人、博斯塘乡3752人。

2003年,全县总面积17700平方千米,总人口86344人。辖3镇8乡:木垒镇、东城镇、西吉尔镇、英格堡乡、照壁山乡、新户乡、雀仁乡、白杨河乡、大石头乡、博斯塘乡、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县政府驻木垒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常住总人口65719人,其中:木垒镇20346人,西吉尔镇4189人,东城镇7136人,英格堡乡3593人,照壁山乡5234人,新户乡4929人,雀仁乡5147人,白杨河乡1862人,大石头乡5685人,大南沟乌孜别克乡2396人,博斯坦乡3926人,良种繁育场756人,克热克库都克牧场520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