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历史沿革

塔城之名来自塔尔巴哈台山。塔城即塔尔巴哈台城的简称。“塔尔巴哈台”,蒙古语,意为旱獭,因地多獭得名。塔城的民族语文名称,则源于塔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楚呼楚这个地名,“楚呼楚”,蒙语,木碗之意,维吾尔语译称为“缺切克”,哈萨克语转音为“乔协克”。

秦代,塔城地区为呼揭、塞人游牧之地。西汉时为匈奴右地,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隶属西域都护府。三国以后属鲜卑地。隋为西突厥铁勒等部洲牧地。唐朝统一西域后,先后隶属安西大都护府下的毗陵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十三世纪初,是窝阔台汗国的封地,元世祖忽必烈设别失八里行省。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2年)设置塔尔巴哈台驿。明代,漠西蒙古瓦剌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在塔城游牧。十八世纪50年代,塔尔巴哈台为天山北路三大重镇之一。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雅尔(今哈萨克斯坦乌尔扎尔)设塔尔巴哈台军台,次年筑肇丰城,在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驻防。1766年参赞大臣府东迁200余里,重建塔尔巴哈台绥靖城(简称塔城,今塔城市),由伊犁将军节制。光绪十四年(1888年)始置塔尔巴哈台直隶厅。

民国2年(1913年)塔城直隶厅改为塔城县。1916年,裁撤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设塔城道,辖塔城、乌苏、沙湾三县。1929年,塔城道改为塔城行政区。1945年8月,“三区革命”临时政府塔城专员公署成立。

1950年8月,设塔城专区,专署驻塔城县。辖塔城、裕民、额敏、和丰、沙湾、乌苏等6县。1951年由额敏县析置托里中心区。1952年托里中心区改设托里县。1954年9月10日和丰县改设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1955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改设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7年沙湾县驻地迁三道河子。

1970年塔城专区改称塔城地区,地区驻塔城县。辖塔城、乌苏、托里、裕民(驻哈拉布拉)、额敏、沙湾(驻三道河子)等6县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76年将沙湾县划归石河子地区。1978年原石河子地区所属沙湾县划入塔城地区。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塔城县,设立塔城市。1996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撤销乌苏县,设立乌苏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塔城地区常住总人口892397人,其中:塔城市149216人、乌苏市100359人、额敏县178309人、沙湾县188715人、托里县79882人、裕民县48147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57775人。

2003年,塔城地区总面积94890.94平方千米,总人口953440人。辖2市5县,即: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裕民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区行政公署驻塔城市。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塔城地区常住总人口1219369人,其中:塔城市161037人,乌苏市298907人,额敏县187112人,沙湾县365196人,托里县93098人,裕民县51919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62100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