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霍城县行政区划

 面积5460平方千米,人口35万,其中汉族占41.7%,辖3个镇、7个乡,县政府驻水定镇。 (本页根据《中国政区大典》整理,1997年左右资料)
  水定镇 县政府驻地。1958年建红星公社,1964年改设绥定镇,1965年改为水定镇,1973年改称城镇公社,1981年重设水定镇。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0.3万人,辖柳树巷子行政村和朝阳路、中心路2居委会。
  清水河镇 清乾隆年间在此地筑瞻德城。1950年为县六区,1954年改为五区,1955年建立清水河农场,1958年成立清水河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县城以北,距县城20千米。面积185.2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清水河、农科站、清泉、二宫、二道河、西长子、城西、双沟8个行政村。
  芦草沟镇 清乾隆年间曾在此地筑广仁城。1950年为五、六两个区,1958年成立芦草沟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撤乡建镇。位于县城东北29千米。面积346平方千米,人口3.4万。乌(鲁木齐)伊(宁)公路从镇中穿过,辖元宝山、四宫、农科站、喀拉苏、西宁庄、别什阿尕什、乌拉斯台、长山梁、东庄、墩买里、八个庙11个行政村。
  兰干乡 1958年成立十月公社,1984年改设兰干乡。面积246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兰干尔、农科站、买力改孜、双渠、英阿瓦提、其乃巴克、三台、鲁先巴克、拜西依勒克、塔格梁子、拜什克兰木,五一牧场、沙依巴克13个行政村。
  惠远乡 清代乾隆年间在此地筑“惠远城”,为清代伊犁九城之首,一度为新疆政治、军事中心。1952年为绥定县三区,1958年建猛进公社,1981年改称惠远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东南 9千米。面积138.6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阿克吾斯塘、西河坝、河巷、新城、央布拉克、榆树、老城、北门8个行政村。古迹有清光绪十九年(1893)建成的钟鼓楼,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伊犁将军府旧址尚存庭院、曲径、回廊、凉亭及一对石狮子。
  大西沟乡 1950年为五区,1954年改为四区,1958年成立阿克苏公社,1984年改设大西沟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40公里。面积252.7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上大西沟、新村、苜蓿台子、下大西沟、阿克卡子、麻子沟、切特阿克苏7个行政村。古迹有大西沟庙,亦称福寿山庙,是清代新疆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
  萨尔布拉克乡 1950年为七区,1953年为一、七两个区,1956年合为一区,1958年成立红旗公社,1984年改设萨尔布拉克乡。面积431.7平方千米,人口2.3万。位于县城东北20千米。辖切特萨尔布拉克、巴依地乡、恰特尔塔勒、开力木库勒、白什铁勒克、喀赞喀拉、乔勒潘、农科站、牧场9个行政村。有四爪陆龟(旱龟)保护区。
  三道河子乡 1973年由原十月公社析出成立三道河子公社,1984年改乡。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位于县城西6千米。面积78.7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塔尔基、大柳树、沙门子3个行政村。盛产鱼类,被誉为“西域渔港”。乡境濒临国界,自然景观独特,设有对外通航码头。
  伊车嘎善锡伯族乡 1952年为伊车嘎善锡伯自治区,1958年属火箭公社,1963年析设伊车嘎善公社,1984年改设伊车嘎善锡伯族乡。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辖伊车嘎善、赤哲嘎善、喀拉塔斯、榆树渠、加尔苏5个行政村。
  三宫回族乡 1950年为绥定县四区,1958年建前进公社,1960年改为十月公社的管理区,1984年设三宫回族乡。位于县城西北15千米。面积126.9平方千米,人口1.2万。乌(鲁木齐)伊(犁)公路穿境而过,辖下三宫、沙湾、上三宫、东湾4个行政村。建有三宫水库。景点有花果山旅游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