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历史沿革

夏县,古称安邑,因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战国时为魏都。秦于今城关西北8千米禹王城置安邑县,于县置河东郡,县属之。新莽改安邑县为河东县,改河东郡为兆阳郡,东汉复旧。北魏河东郡治徙永济市境蒲州老城。太和年间于安邑县置安邑郡,析安邑县地分置南、北安邑县,北安邑县仍在故治,南安邑县治徙今运城市境。/p>

北周北安邑县改夏县,属安邑郡。隋开皇初年废郡,县属蒲州,大业二年(606)改属河东郡,义宁年间复属安邑郡。唐先后属虞、绛、陕诸州。金贞眪三年(1215)改属解州。民国初年废州,县改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5年析置康杰县,属太岳行署三专署,后废。1949年属晋南区运城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废,1961年复置。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2000年属地级运城市。

1997年末,夏县面积1328平方千米,人口340523人。辖6镇7乡:城关镇、泗交镇、裴介镇、水头镇、埝掌镇、庙前镇、祁家河乡、郭道乡、大庙乡、禹王乡、胡张乡、尉郭乡、曹家庄乡。共有255个行政村,1109个自然村。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夏县常住总人口342870人,其中,城关镇62127人,庙前镇29058人,裴介镇48450人,水头镇43337人,埝掌镇11718人,泗交镇6676人,尉郭乡25123人,郭道乡13296人,南大里乡17715人,禹王乡30398人,大庙乡6290人,胡张乡35478人,曹家庄乡3086人,祁家河乡10118人。

2001年区划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5个乡:瑶峰镇、庙前镇、裴介镇、水头镇、埝掌镇、泗交镇、尉郭乡、禹王乡、胡张乡、南大里乡、祁家河乡。县政府驻瑶峰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夏县常住总人口352821人,其中,瑶峰镇86435人,庙前镇28471人,裴介镇49502人,水头镇45914人,埝掌镇12263人,泗交镇9326人,尉郭乡25920人,禹王乡30612人,胡张乡36498人,南大里乡18215人,祁家河乡9665人。

2015年末,夏县辖6个镇、5个乡(合计11个),4个居委会、257个村委会(合计261个)。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