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历史沿革

战国为赵地,秦属雁门郡。西汉置剧阳县、埒县,同属雁门郡。新莽改剧阳为善阳,东汉复旧。后废埒县,晋又废剧阳县。唐末置金城县,故治在今城关东5千米,后徙治天王村,即今城关,并于金城县置应州,县属之。据《应州续志》载:以境内龙首,雁门二山南北相应,城当其间故名。

后唐天成元年(926)于应州置彰国军。后晋天福元年(936)入于辽,属西京道。宋属云中路。金属西京路。元属大同路。明洪武八年(1375)废金城县入应州,属大同府。清因之。民国初年改州为县,属雁门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归山西省,属雁北专区。1958年并入山阴县。1961年复置,属雁北专区。1967年属雁北地区。1993年属朔州市。

1996年,应县面积1709平方千米,人口约27万人。辖3个镇、16个乡:城关镇、南河种镇、下社镇、镇子梁乡、边耀乡、义井乡、臧寨乡、大营乡、大黄巍乡、杏寨乡、下马峪乡、南泉乡、北曹山乡、大临河乡、北楼口乡、白马石乡` 三条岭乡、梨树坪乡、双钱树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应县常住总人口279483人,其中,城关镇59146人,南河种镇24160人,下社镇21821人,镇子梁乡17657人,边耀乡5626人,义井乡15938人,臧寨乡18615人,大营乡7545人,大黄巍乡11395人,杏寨乡18653人,下马峪乡12316人,南泉乡13422人,北曹山乡14484人,大临河乡20773人,北楼口乡6119人,三条岭乡2707人,白马石乡6023人,双钱树乡1806人,梨树坪乡1277人。

2001年,北曹山乡并入南河种镇,边耀乡并入义井乡,大营乡并入藏寨乡,北楼口乡并入大临河乡,三条岭乡、双钱树乡并入白马石乡,梨树坪乡并入南泉乡、下马峪乡,城关镇更名为金城镇。区划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9个乡:金城镇、南河种镇、下社镇、镇子梁乡、义井乡、臧寨乡、大黄巍乡、杏寨乡、下马峪乡、南泉乡、大临河乡、白马石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应县常住总人口327973人,其中,金城镇105038人,南河种镇38602人,下社镇21781人,镇子梁乡18504人,义井乡19905人,藏寨乡26009人,大黄巍乡13908人,杏寨乡16971人,下马峪乡9922人,南泉乡16195人,大临河乡29407人,白马石乡11731人。

2015年末,应县辖3个镇、9个乡(合计12个),9个居委会、298个村委会(合计307个)。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