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矿区为大同市第五区。1950年3月,撤销第五区,改为口泉矿区办事处。1951年4月,改为口泉矿区人民政府。1954月5月,口泉矿区改称口泉区,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并与城区、郊区共管27个乡134个村。1958年,大同市划归雁北专署领导,口泉区与城区、郊区、古城区、怀仁区、云冈区共管24个公社601个自然村。
1965年,大同市从雁北划出,大同、怀仁两县划归雁北,城区、口泉区共辖13个公社182个村划归大同市。1966年5月,将城区、口泉区所辖农业区域划出,成立郊区,口泉区转以城镇工作为中心。1970年10月,大同市划归雁北领导,全市辖城区、矿区、南郊、北郊四个行政区,矿区隶属大同矿务局和大同市双重领导。
1979年,口泉镇、马口街道及南郊区管辖的部分工业企业划归矿区,同时改变“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矿区脱离与大同矿务局的隶属关系。1980年2月,矿区直属大同市领导,形成了矿区与南郊区交错的格局。
1996年,矿区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约44万人。辖24个街道:口泉街道、马脊梁街道、平泉路街道、忻州窑街道、民胜街街道、大斗沟街道、晋华宫街道、白洞街道、家湾街道、雁崖街道、挖金湾街道、杏儿沟街道、新胜街街道、王村街道、煤峪口街道、四老沟街道、新泉路街道、燕子山街道、青磁窑街道、永定庄街道、新平旺街道、同家梁街道、马口街道、四台沟街道。区政府驻新平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矿区常住总人口460714人,其中,新胜街道42553人,新平旺街道43111人,煤峪口街道23705人,永定庄街道23807人,同家梁街道21134人,四老沟街道22133人,忻州窑街道16468人,白洞街道6543人,雁崖街道11796人,挖金湾街道15624人,晋华宫街道29697人,马脊梁街道8001人,大斗沟街道5869人,王村街道11594人,姜家湾街道30782人,新泉路街道12734人,民胜街道13940人,口泉街道30893人,马口街道3507人,燕子山街道13299人,杏儿沟街道5408人,青磁窑街道8190人,平泉路街道47732人,四台沟街道12194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矿区常住总人口500155人,其中,新胜街道68388人,新平旺街道54963人,煤峪口街道10528人,永定庄街道7633人,同家梁街道9411人,四老沟街道8046人,忻州窑街道5330人,白洞街道1225人,雁崖街道10131人,挖金湾街道667人,晋华宫街道20406人,马脊梁街道9614人,大斗沟街道1490人,王村街道3361人,姜家湾街道21880人,新泉路街道17260人,民胜街道18496人,口泉街道32012人,马口街道3951人,燕子山街道13423人,杏儿沟街道4751人,青磁窑街道7577人,平泉路街道63918人,四台沟街道8813人,和顺街道44800人,和瑞街道52081人。
2015年末,矿区辖26个街道,116个居委会(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6年版数据;该区政府网站为28个街道、216个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