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县历史沿革

县因县城所在地两山夹水,涧水清澈见底而得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今县境设朔方县,后多次更名移址。西魏大统初于今县西北折家坪附近设绥德郡,大统十二年(546年)置绥德县为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郡废,隋末县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贞观年间筑宽州城。五代时县废。

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于秀延水东岸宽州旧城筑城(即今址),因秀延水宋时一名清涧水,赐名清涧城。据《寰宇通志》:“宋置为清涧城,取清涧川为名。”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于城设清涧县,属绥德州【一说,宋康定元年改宽州为青涧(县),明洪武四年改为清涧县】。明、清先后隶属绥德州、延安府。

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省。1935年1月成立清涧县工农苏维埃政府。1940年2月成立清涧县人民政府,属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1950年属绥德专区。1956年9月属榆林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清涧县,辖地并入绥德县,清涧改称中心乡。1961年10月复设清涧县。1969年属榆林地区。1999年属榆林市。

1991年,清涧县面积1841.48平方千米,人口19.3万人。辖秀延、解家沟、师家园则、高杰村等4镇14乡,641个行政村。县政府驻秀延镇。

1997年,玉家河乡改为玉家河镇,李家塔乡改为李家塔镇,店由沟乡改为店家沟镇,高杰村乡改为高杰村镇。调整后,清涧县面积1881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辖8个镇、10个乡:秀延镇、折家坪镇、石嘴驿镇、高杰村镇、玉家河镇、解家沟镇、店则沟镇、李家塔镇、师家园则乡、下廿里铺乡、乐堂堡乡、郝家墕乡、东拉河乡、二郎山乡、寨沟乡、石盘乡、老舍窠乡、双庙河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清涧县常住总人口176644人,其中:秀延镇16590人、石嘴驿镇12000人、折家坪镇14832人、玉家河镇7913人、高杰村镇10950人、李家塔镇7528人、店则沟镇9591人、解家沟镇7147人、郝家墕乡6868人、乐堂堡乡8339人、师家园则乡22970人、下廿里铺乡10268人、双庙河乡9938人、老舍窠乡10267人、东拉河乡6095人、二郎山乡5135人、寨沟乡3571人、石盘乡6642人。

2001年,秀延镇、师家园则乡合并为宽州镇,撤销东拉河乡并入李家塔镇,撤销寨沟乡并入解家沟镇。2001年底,清涧县辖8个镇、7个乡:宽洲镇、石嘴驿镇、折家坪镇、玉家河镇、高杰村镇、李家塔镇、店则沟镇、解家沟镇、郝家墕乡、乐堂堡乡、下廿里铺乡、双庙河乡、老舍窠乡、二郎山乡、石盘乡,以及1个街道办事处,下设640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全县共有59233户、210315人,其中农业人口19.1万人,非农业人口1.93万人。

2003年,清涧县辖宽州镇、石嘴驿镇、折家坪镇、玉家河镇、高杰村镇、李家塔镇、店则沟镇、解家沟镇8个镇和郝家墕乡、乐堂堡乡、下廿里铺乡、双庙河乡、老舍窠乡、二郎山乡、石盘乡7个乡,640个行政村、4个社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清涧县常住总人口128938人,其中:宽州镇44963人,石咀驿镇7341人,折家坪镇9563人,玉家河镇5232人,高杰村镇7611人,李家塔镇7615人,店则沟镇5704人,解家沟镇7024人,郝家墕乡3842人,乐堂堡乡5556人,下廿里铺乡5547人,双庙河乡5139人,老舍窠乡5446人,二郎山乡3314人,石盘乡5041人。

2011年,撤销二郎山乡并入解家沟镇,撤销郝家墕乡并入石嘴驿镇,撤销乐堂堡乡并入宽州镇。调整后,清涧县辖8个镇、4个乡:宽洲镇、石嘴驿镇、折家坪镇、玉家河镇、高杰村镇、李家塔镇、店则沟镇、解家沟镇、下廿里铺乡、双庙河乡、老舍窠乡、石盘乡。

2012年末,清涧县面积1849.5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20298人,常住人口12.63万人。2013年末,清涧县辖8个镇、4个乡,共有4个社区、64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宽州镇。

2015年,撤销下廿里铺乡、双庙河乡,合并设立下廿里铺镇;撤销老舍窠乡,并入玉家河镇;撤销石盘乡,并入解家沟镇。调整后,清涧县辖9个镇:宽洲镇、石嘴驿镇、折家坪镇、玉家河镇、高杰村镇、李家塔镇、店则沟镇、解家沟镇、下廿里铺镇。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