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历史沿革

先秦以前属白焉氏族聚居地之东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于今县东黑河东岸置沮县,属武都郡。三国蜀建兴七年(229年)于今城关镇筑武兴城,设武兴督。西晋永嘉后沮县荒废。北魏于武兴城置东益州、武兴郡和武兴县,又于今县北部嘉陵江北 头城置 头郡和长(苌)举县,于今县西北置落丛郡和明水县。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东益州为兴州,改武兴郡为顺政郡;三年更武兴县为汉曲县;西魏又改明水县为落丛县。北周武帝时废 头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顺政、落丛二郡;六年改落丛县为厨北县;八年又改厨北县为鸣水县;十八年改汉曲县为顺政县。大业二年(606年)废兴州复设顺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顺政郡为兴州,贞观三年(629年)长举县移治 头城北,长庆元年(821年)废鸣水县。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改兴州为沔州,并改顺政县为略阳县。“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阳”而得名。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长举县入略阳县,沔州移治铎水县。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属宁羌州,崇祯七年(1634年)属汉中府。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于县北今观音寺析置清平县,道光二年(1822年)改设黑河县丞,光绪二年(1876年)又改为观音寺分县。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省。1931年并观音寺分县入略阳县。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

1996年,略阳县面积2831平方千米,人口20万人。辖11镇14乡:城关镇、接官亭镇、横现河镇、金家河镇、徐家坪镇、白水江镇、两河口镇、何家岩镇、乐素河镇、郭镇、硖口驿镇、西淮坝乡、青泥河乡、鱼洞子乡、白石沟乡、九中金乡、杨家坝乡、中坝子乡、马蹄湾乡、药木院乡、白雀寺乡、史家院乡、黑河坝乡、仙台坝乡、观音寺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略阳县常住总人口201498人,其中:城关镇47483人、接官亭镇8790人、横现河镇7674人、金家河镇6546人、徐家坪镇10573人、白水江镇5932人、两河口镇5172人、硖口驿镇3872人、何家岩镇5025人、乐素河镇9019人、郭镇镇10899人、白石沟乡7888人、药木院乡5923人、马蹄湾乡4103人、西淮坝乡4432人、青泥河乡4568人、九中金乡5673人、仙台坝乡4117人、观音寺乡4294人、鱼洞子乡5699人、黑河坝乡5261人、杨家坝乡7048人、白雀寺乡5232人、中坝子乡3850人、史家院乡3522人、略钢虚拟镇8903人

2001年,撤销青泥河乡并入白水江镇,撤销杨家坝乡并入硖口驿镇,撤销中坝子乡并入白雀寺乡,撤销药木院乡并入徐家坪镇。调整后,略阳县辖11个镇、10个乡:城关镇、接官亭镇、横现河镇、两河口镇、金家河镇、徐家坪镇、白水江镇、硖口驿镇、何家岩镇、乐素河镇、郭镇镇、白石沟乡、马蹄湾乡、西淮坝乡、九中金乡、仙台坝乡、观音寺乡、鱼洞子乡、黑河坝乡、白雀寺乡、史家院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略阳县常住总人口201645人,其中:城关镇67496人,接官亭镇10184人,横现河镇6856人,两河口镇4296人,金家河镇5424人,徐家坪镇12496人,白水江镇10054人,硖口驿镇10587人,何家岩镇4550人,乐素河镇6892人,郭镇11337人,白石沟乡9566人,马蹄湾乡4982人,西淮坝乡3388人,九中金乡4589人,仙台坝乡3484人,观音寺乡3207人,鱼洞子乡6794人,黑河坝乡5627人,白雀寺乡7144人,史家院乡2692人。

2011年,撤销鱼洞子乡、黑河坝乡合并设立黑河镇,撤销白石沟乡并入城关镇,撤销史家院乡、白雀寺乡合并设立白雀寺镇;撤销西淮坝乡、观音寺乡、马蹄湾乡、仙台坝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撤销九中金乡设立五龙洞镇。调整后,略阳县辖18个镇:城关镇、接官亭镇、横现河镇、两河口镇、金家河镇、徐家坪镇、白水江镇、硖口驿镇、何家岩镇、乐素河镇、郭镇、黑河镇、白雀寺镇、西淮坝镇、五龙洞镇、观音寺镇、马蹄湾镇、仙台坝镇。

2012年末,略阳县面积2826.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95078人,常住人口20.19万人。2013年末,略阳县辖18个镇,共有20个社区、183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城关镇。

201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兴州街道;撤销横现河镇,设立横现河街道;撤销何家岩镇,并入接官亭镇,镇名接官亭镇,镇政府驻地在接官亭村。同时将全县行政村由原来183个缩减为145个(一说撤并39个行政村,保留144个行政村)。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