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历史沿革

夏商属西河国地。战国初属魏。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归秦。秦设雕阴县。西汉增设直路、襄洛二县,东汉末三县俱废。前秦苻坚在今县南三川驿设长城县;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因县城位于华池水、黑源水和洛水三川交汇处改名三川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在今县址设洛交县,大业二年(606年)改鄜州为鄜城郡移治五交城(今富城),次年改为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上郡为鄜州;三年于今直罗镇分洛交、三川二县地增设直罗县。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降三川县为镇,辖地并入洛交县。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撤销洛交、直罗二县,辖地由鄜州直辖。1913年撤销鄜州设鄜县。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省。

1949年属陕北行署区。1950年5月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1958年撤销鄜县,辖地并入洛川县。1961年以原辖区复设鄜县,属延安专区。1964年因鄜字生僻,改鄜县为富县。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属延安市。

1950年全县设6区40乡。1952年改设7区42乡。1956年3月,南道德(新庄科)归黄陵县,洛川县吉子现乡归鄜县。全县调整为城关镇及茶坊、羊泉、张村驿、黑水寺4区,共辖22乡。茶坊区辖川口、牛武、交道、茹子、榆林桥、大圣号6乡,羊泉区辖永乐、羊泉、太宜、吉子现4乡,张村驿区辖张村驿、寺仙、党家河、芦村、雷丰、柳池、秋原7乡,黑水寺区辖黑水寺、直罗、寨子湾、高窑子、张家湾5乡,辖地为今富县地。

1958年10月,全县设东红(交道)、卫星(牛武)、红旗(茶坊)、春光(岔口)、先锋(羊泉)、红光(吉子现)、西峰(北道德)、和平(寺仙)、火箭(张村驿)、川丰(直罗)10个公社;12月,鄜县并入洛川县。1961年9月,恢复鄜县建制,设城关、交道、牛武、茶坊、钳二、羊泉、吉子现、寺仙、南道德、北道德、张村驿、直罗、张家湾13个公社。

1971年增设岔口公社。1975年增设洛阳公社。1984年撤公社设乡镇,全县辖富城、茶坊、牛武、直罗、张村驿5镇,洛阳、交道、岔口、张家湾、寺仙、南道德、北道德、钳二、羊泉、吉子现10乡。1988年,有26799户,122564人。

1996年,富县面积4182平方千米,人口33953户137920人。辖5个镇、10个乡:富城镇、茶坊镇、牛武镇、张村驿镇、直罗镇、交道乡、洛阳乡、岔口乡、钳二乡、羊泉乡、吉子现乡、北道德乡、寺仙乡、南道德乡、张家湾乡,共有248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县政府驻富城镇。

1998年,张家湾乡改为张家湾镇,羊泉乡改为羊泉镇,交道乡改为交道镇。调整后,富县辖8个镇、7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富县常住总人口141760人,其中:富城镇24300人,羊泉镇16041人,张村驿镇11719人,张家湾镇9992人,直罗镇9792人,茶坊镇10851人,牛武镇7194人,交道镇10669人,钳二乡9435人,吉子现乡7142人,南道德乡3672人,寺仙乡5200人,北道德乡8135人,岔口乡4173人,洛阳乡3445人。

2001年,撤销洛阳乡并入富城镇,撤销岔口乡并入茶坊镇。区划调整后,富县辖8个镇、5个乡:富城镇、羊泉镇、张村驿镇、张家湾镇、直罗镇、茶坊镇、牛武镇、交道镇、钳二乡、吉子现乡、南道德乡、寺仙乡、北道德乡。

2010年,撤销吉子现乡,设立吉子现镇。全县辖9镇4乡(其中塬区乡镇7个,川道乡镇6个)及城区街道办事处,共有240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富县常住总人口149727人,其中:富城镇39593人,羊泉镇15881人,张村驿镇10748人,张家湾镇9865人,直罗镇8633人,茶坊镇15648人,牛武镇7121人,交道镇9963人,吉子现镇7287人,钳二乡8966人,南道德乡3762人,寺仙乡4666人,北道德乡7594人。

2011年,撤销南道德乡、寺仙乡合并设立寺仙镇,撤销富城镇并入茶坊镇,撤销钳二乡并入羊泉镇。调整后,富县辖9个镇、1个乡:张村驿镇、张家湾镇、直罗镇、牛武镇、交道镇、吉子现镇、茶坊镇、寺仙镇、羊泉镇、北道德乡。

2012年末,富县面积4179.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5960人,常住人口15.05万人。2013年末,富县辖9个镇、1个乡,共有6个社区、24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茶坊镇。

2015年,撤销交道镇、茶坊镇,合并设立茶坊街道;撤销吉子现镇,并入羊泉镇。调整后,富县辖1个街道、6个镇、1个乡:茶坊街道、张村驿镇、张家湾镇、直罗镇、牛武镇、寺仙镇、羊泉镇、北道德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