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历史沿革

北魏太和二年(478年)析澄城县地于今城关镇置白水县兼为白水郡治,因境内白水河而得名。《太平寰宇记》白水县:“南临白水,因以立名。”;于东北部姚谷水(今名孔走河)附近置姚谷县。永平三年(510年)白水郡治迁蒲城县境。隋初废姚谷县入白水县。唐属同州。五代后唐属耀州。

元末县治迁南临川(今古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迁今城关镇。宋、金、元、明属同州。清属同州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1948年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1949年属大荔分区。1950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属省。1958年并入蒲城县。1961年分出复设,属渭南专区。1969年属渭南地区。1994年属渭南市。

 

1948年3月解放后,全县设5区44乡1市。1954年调整为6区46乡。1956年调整为1镇14乡,辖11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4月,全县设4个公社,51个生产大队,44个生产队。同年11月全县并入蒲城县,在原境内设3个公社、17个管区。1961年9月恢复白水县制,全县设15个公社。

1982年,全县设1镇16个公社,183个生产大队,1018个生产队。1984年政社分设,废除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镇)、村建制。1990年,全县辖城关、冯雷、尧禾3镇和雷牙、北井头、雷村、西固、纵目、史官、收水、北塬、许道、门公、云台、大杨、城郊、林皋14乡,19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

1996年,白水县面积920平方千米,人口26.1万人。辖5个镇、13个乡:城关镇、杜康镇、西固镇、冯雷镇、尧禾镇、城郊乡、北井头乡、雷牙乡、雷村乡、门公乡、收水乡、纵自乡、史官乡、北塬乡、大杨乡、许道乡、林皋乡、云台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白水县常住总人口277716人,其中:城关镇33265人,冯雷镇22885人,尧禾镇20751人,杜康镇6152人,西固镇20358人,城郊乡15136人,北井头乡19440人,雷牙乡12798人,雷村乡17311人,门公乡11375人,收水乡6458人,林皋乡13164人,大扬乡14327人,云台乡10030人,许道乡9371人,纵目乡12400人,史官乡16293人,北塬乡16202人。

2001年?(2002年?),撤销城郊乡并入城关镇,撤销门公乡并入尧禾镇,撤销大杨乡并入杜康镇,撤销许道乡并入林皋乡。区划调整后,白水县辖5个镇、9个乡:城关镇、冯雷镇、尧禾镇、杜康镇、西固镇、北井头乡、雷牙乡、雷村乡、收水乡、林皋乡、云台乡、纵目乡、史官乡、北塬乡。(194个行政村)

2003年,撤销林皋乡,设立林皋镇。?年,撤销史官乡,设立史官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白水县常住总人口279679人,其中:城关镇70848人,冯雷镇19668人,尧禾镇29098人,杜康镇19470人,西固镇16725人,林皋镇21880人,史官镇14674人,北井头乡17572人,雷牙乡11324人,雷村乡14848人,收水乡5813人,云台乡11134人,纵目乡11495人,北塬乡15130人。

2011年,撤销雷村乡并入西固镇,撤销纵目乡并入史官镇,撤销收水乡并入尧禾镇,撤销北井头乡并入雷牙乡。调整后,白水县辖7个镇、3个乡:城关镇、冯雷镇、尧禾镇、杜康镇、西固镇、林皋镇、史官镇、雷牙乡、云台乡、北塬乡。

2012年末,白水县面积987.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98055人,常住人口28.17万人。2013年末,白水县辖10个镇:城关镇、冯雷镇、尧禾镇、杜康镇、西固镇、林皋镇、史官镇、北塬镇、云台镇、雷牙镇,共有8个社区、194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城关镇。

2015年,撤销冯雷镇、城关镇,合并设立城关街道;撤销云台镇,并入林皋镇。调整后,全县辖1个街道、7个镇:城关街道、尧禾镇、杜康镇、西固镇、林皋镇、史官镇、北塬镇、雷牙镇。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