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历史沿革

西汉设船司空县,东汉末因黄河南泻,先名冲关,后因关西一里有潼水而改名潼关。据《水经注》:“河在关门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元和郡县志》:“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唐为华阴县地,天授二年(691年)于关口(今县西北)析华阴县地设潼津县,长安中复废入华阴县。直至明代,属县随华阴县辖地变更。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今港口镇设潼关守御千户所,九年改潼关卫。

清雍正四年(1726年)复析华阴县东部地于潼关(今港口镇)设潼关县,属华州,十三年改属同州府;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为潼关厅。1913年废厅复设潼关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1950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属省。1958年并入渭南县。1961年分出复设,县驻地由老潼关(今港口镇)移至吴村(今城关镇)。1969年属渭南地区。1994年属渭南市。

1949年5月解放后,废保甲制度,全县设7区36乡。1951年5月设一、二、三、四、五区,共辖34个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设吊桥、南头、吴村、安乐、李家村、太要、代字营、南营、十里铺9乡和城关镇,乡辖若干初级社。到1956年,乡辖72个高级社,镇辖5个居民区。1957年因建三门峡水库,库区的古槐、先进、公联等社农民外迁,社撤,加之其它原因,全县剩58个高级社。1958年,辖城关镇和红旗、东风、秦岭(不久并入超英)、超英、卫星、东方红6个公社,将58个高级社改为58个生产大队,分属各公社。

1958年12月,潼关县并入渭南县后,设潼关公社,原1镇5社改设城关、高桥、吴村、安乐、李家村、太要、代字营、南头8个管理区,辖76个生产大队和5个居民区。1961年8月,潼关县建制恢复后,调整为城关镇和吴村、安乐、港口、南头、代字营、太要、李家村7个公社,下辖12个居委会、81个生产大队,492个生产队。1983年调整为82个生产大队。

1984年废社设乡:全县辖城关镇、太要镇、港口镇、吴村乡、安乐乡、高桥乡、南头乡、代字营乡、李家村乡,15个居(家)委会、82个村委会,512个村民小组,其中城关镇辖11个居(家)委会。

1988年,撤销李家村乡设立桐峪镇。1990年,全县辖城关、港口、太要、桐峪4镇和高桥、吴村、安乐、代字营、南头5乡,9个居委会、82个行政村。

1996年,潼关县面积526平方千米,人口约13.8万人。辖4个镇、5个乡:城关镇、太要镇、桐峪镇、港口镇、城郊乡、安乐乡、高桥乡、代字营乡、南头乡。县政府驻城关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潼关县常住总人口147833人,其中(5个镇、5个乡):城关镇25863人,港口镇10917人,太要镇25261人,桐峪镇17606人,秦东镇6083人,城郊乡12411人,安乐乡12105人,高桥乡13601人,南头乡11694人,代字营乡12292人。

2002年1月,撤销城郊乡并入城关镇,撤销港口镇并入秦东镇。调整后,潼关县辖4个镇、4个乡:城关镇、秦东镇、太要镇、桐峪镇、安乐乡、高桥乡、南头乡、代字营乡。

2009年,撤销代字营乡设立代字营乡(8月6日正式实施)。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潼关县常住总人口155463人,其中:城关镇49802人,秦东镇17866人,太要镇25632人,桐峪镇12628人,代字营镇11574人,安乐乡10919人,高桥乡14662人,南头乡12380人。

2011年,撤销高桥乡并入秦东镇和城关镇,撤销南头乡并入代子营镇。调整后,潼关县辖5个镇、1个乡:城关镇、秦东镇、太要镇、桐峪镇、代字营镇、安乐乡。2012年末,潼关县面积428.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65332人,常住人口15.66万人。

2013年8月30日,正式撤销安乐乡,设立安乐镇。2013年末,潼关县辖6个镇:桐峪镇、太要镇、城关镇、秦东镇、代字营镇、安乐镇,共有14个社区、78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城关镇。

2015年,撤销安乐镇、城关镇,合并设立城关街道。将全县原有93个村(社区)调整为18个行政村、10个社区。其中,太要镇将12个行政村(社区)调整为2个行政村、2个社区,桐峪镇将11个行政村调整为2个行政村、2个社区,秦东镇将17个行政村调整为3个行政村、1个社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