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历史沿革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醴泉县,因境内的“醴泉”(泉水甘甜)而得名。据《陕西通志》:醴泉“在县东南三十里,周数十步,深不可测。汉宣帝时涌出,其味如醴。隋置县取此。”1964年简化为礼泉县。

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置谷口县(今县境东北泾河出山口处)。东汉废。北魏在今县北泔河袁附近置宁夷县,属咸阳郡。西魏同城置宁夷郡,分宁夷县南部于今新畤坊一带置新畤县,北部于今石泉村一带置甘泉县,均属宁夷郡;西魏末改宁夷郡为秦郡。北周新畤、甘泉二县省入宁夷县;建德二年(573年)撤销秦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宁夷县为醴泉县(治今县东北泔北境)。

唐武德元年(618年)分县境东部地置温秀县,其后废醴泉县入温秀县,贞观元年(627年)废温秀县。贞观十年析云阳、咸阳二县于泔北镇(今泔河袁一带)复置醴泉县,属雍州;开元元年(713年)属京兆府,乾宁二年(895年)属乾州。唐末县治徙今县东南旧县村。五代后唐属京兆府。北宋徙今县东南故县村;政和八年(1118年)属醴州。金、元属乾州。

元末移治今址。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改属西安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省。1949年属邠县分区。1950年属咸阳专区。1953年属宝鸡专区。1956年直属省。1958年省入乾县,1961年复置,属咸阳专区。1964年因醴字生僻,改醴泉县为礼泉县。1968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咸阳市。

1996年,礼泉县面积1017平方千米,人口约43.3万人。辖5镇15乡:城关镇、赵镇、史德镇、阡东镇、南坊镇、东庄乡、药王洞乡、裴寨乡、骏马乡、西张堡乡、北屯乡、烟霞乡、新畤乡、昭陵乡、烽火乡、建陵乡、叱干乡、相虎乡、北牌乡、石潭乡。县政府驻城关镇,距咸阳市区35千米。

1997年,叱干乡改为叱干镇,石潭乡改为石潭镇,建陵乡改为建陵镇,烟霞乡改为烟霞镇,北屯乡改为北屯镇,烽火乡改为烽火镇,西张堡乡改为西张堡镇。调整后,礼泉县辖12个镇、8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礼泉县常住总人口455278人,其中:城关镇47414人,史德镇37630人,西张堡镇24415人,阡东镇31371人,烽火镇29449人,北屯镇13835人,烟霞镇18498人,赵镇30133人,建陵镇22369人,叱干镇12119人,南坊镇15765人,石潭镇27019人,裴寨乡19190人,药王洞乡25292人,新时乡26180人,骏马乡26181人,昭陵乡22832人,东庄乡11149人,相虎乡5132人,北牌乡9305人

2001年,撤销裴寨乡并入城关镇,撤销北屯镇并入烟霞镇,撤销东庄乡、相虎乡并入叱干镇,撤销北牌乡并入南坊镇。调整后,礼泉县辖11个镇、4个乡:城关镇、史德镇、西张堡镇、阡东镇、烽火镇、烟霞镇、赵镇、建陵镇、叱干镇、南坊镇、石潭镇、药王洞乡、新时乡、骏马乡、昭陵乡。

2006年,礼泉县总面积1011平方千米,总人口46.23万人。辖城关、史德、阡东、赵镇、南坊、叱干、石潭、建陵、烟霞、烽火、西张堡11个镇和新时、药王洞、骏马、昭陵4个乡,共有317个行政村、5个社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礼泉县常住总人口447771人,其中:城关镇84142人,史德镇36633人,西张堡镇22887人,阡东镇30862人,烽火镇26624人,烟霞镇27711人,赵镇26901人,建陵镇18993人,叱干镇28574人,南坊镇22654人,石潭镇24135人,药王洞乡25590人,新时乡26553人,骏马乡24986人,昭陵乡20526人。

2011年,撤销新时乡、药王洞乡并入城关镇,撤销昭陵乡、建陵镇合并设立昭陵镇,撤销骏马乡设立骏马镇。调整后,礼泉县辖12个镇:城关镇、史德镇、西张堡镇、阡东镇、烽火镇、烟霞镇、赵镇、昭陵镇、南坊镇、叱干镇、石潭镇、骏马镇。

2012年末,礼泉县面积1011.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98683人,常住人口45.07万人。2013年末,礼泉县辖12个镇,共有13个社区、31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城关镇。

201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调整后,全县辖1个街道、11个镇。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