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历史沿革

西周为褒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取汉江中游楚国的汉中郡后,于南郑(今汉台区东北)置汉中郡。楚、汉之际刘邦受封汉王,都南郑。西汉移郡治于西城(今安康城区西北汉江北岸),新莽曾改称新城郡。东汉复原名还治南郑,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改名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复原名,属益州。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于沔阳(今勉县东)析益州地置梁州,西晋太康年间移治南郑。南朝宋于南郑侨设秦州及华阳、怀安等郡。

梁天监三年(504年)北魏在东部设梁州及汉中、晋昌、褒中、华阳、丰宁五郡,在西部设东益州及武兴、 头、落丛三郡。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改设为梁州及汉中、褒中、傥城三郡;洋州(治今西乡)及洋川、丰宁、怀昌等郡;兴州(治今略阳)及顺政、 头、落丛、华阳四郡。北周天和年间撤销褒中、怀昌、 头三郡,更汉中为郡为汉川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郡存梁、洋、兴三州。大业二年(606年)废洋州,三年罢梁、兴二州,复设汉川、顺政(治今略阳)二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废郡复设梁、洋、兴三州,贞观元年(627年)州属山南道;开元十三年(725年)因梁州与凉州同音,更梁州为褒州;二十年复名梁州;二十一年析山南道于南郑置山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罢州复设汉中、洋川、顺政三郡;十五年移洋川郡治于兴道县(今洋县);乾元元年(758年)复废郡设梁、洋、兴三州;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升梁州为兴元府。十国时后蜀更洋州为源州。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源州复名洋州,开宝六年(973年)府治兼为峡西路治,咸平四年(1001年)废峡西路,于府治兼置利州路,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增设大安军,次年利州路分东、西二路,府治为利州东路治,兴州为利州西路治;开禧三年(1207年)改兴州为沔州。

元初废大安军及两路,升兴元府为西元路,属陕西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年(1283年)沔州移治铎水(今勉县旧州铺)。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兴元路为汉中府,降洋州为洋县;七年降沔州为沔县。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改宁羌卫为宁羌州。清因之,汉中府辖宁羌州及南郑、褒城、城固、洋县、西乡、沔县、凤县、略阳八县和留坝、定远、佛坪三厅。1913年改府为道,改州、厅为县。1914年改定远县为镇巴县。1925年佛坪县治迁今址。1928年废道,以县属省。1935年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区。

1949年12月析南郑县城区及近郊置南郑市,次年南郑县治迁十八里铺(今汉台区铺镇),并于市兼设陕南行署区,1951年撤销,改设南郑专区。1953年析宁羌、褒城、南郑三县地于元坝子设黎坪中心区(县级);6月南郑市改由省直辖;10月改南郑专区为汉中专区,南郑市为汉中市。1958年汉中市改由地辖并废南郑县,省褒城县分别入汉中市和沔县,省佛坪县入洋县、周至和石泉三县,省黎坪中心区入宁羌县,省留坝县入凤县。1960年将凤县划入宝鸡专区。1961年析汉中市汉江以南地于周家坪(即今南郑县城)重设南郑县,复设留坝、佛坪二县。1963年汉中市升为省辖市(地级)。1964年撤销汉中市,设汉中县。1969年汉中专区改为汉中地区。1980年汉中县改为汉中市。

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号)同意撤销汉中地区和县级汉中市,设立地级汉中市。市政府驻原汉中市民主路。汉中市设立汉台区,汉台区辖原汉中市的东大街、东关、汉中路、中山街、北关、舒家营、鑫源、大河坎8个街道办事处,河东店、宗营、武乡、铺镇、龙江5个镇和汉王、老君、望江、七里4个乡,区政府驻原汉中市中山街。汉中市辖原汉中地区的留坝、南郑、佛坪、略阳、镇巴、洋县、勉县、城固、宁强、西乡10个县和新设立的汉台区。全市总面积27246平方千米,总人口362万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汉中市总人口3411044人。其中:汉台区503871人、南郑县478782人、城固县455408人、洋县384374人、西乡县345074人、勉县397131人、宁强县313395人、略阳县201498人、镇巴县251522人、留坝县46294人、佛坪县33695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