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历史沿革

枣庄市原驻地(市中区)早在唐宋时就形成村落,因多枣树(指的是“酸枣树”就是棘)而得名。据《史记》:“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东有淮颖、煮枣”,即指此。

明时,北置滕县,南置峄州,后降峄州为县。清循明制。1949年底,今枣庄地区为峄县和滕县,其中峄县属台枣专区、滕县属尼山专区。1950年5月,峄、滕两县属滕县专区。1953年7月改属济宁专署领导。1958年峄县机关迁至枣庄镇。

1960年1月,撤销峄县,设立县级枣庄市,以原峄县的行政区域为枣庄市的行政区域,隶属济宁专区。1961年9月12日改建为山东省直辖市,辖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4个区及枣庄镇。1976年7月12日,设立市中区,将齐村区所辖部分划归市中区。1979年,滕县由济宁专区划归枣庄市。1983年11月齐村区改为山亭区。

至1985年,全市辖5区1县,5个街道、32个镇、53个乡。1989年5月,滕县改为滕州市(县级)。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枣庄市总人口3545615人。其中:市中区482444人,薛城区454051人,峄城区339980人,台儿庄区276340人,山亭区443983人,滕州市1548817人。

2001年3月,枣庄市减少乡镇30个,全市共设14个街道、42个镇、5个乡,其中市中区辖6个街道、3个镇、2个乡,薛城区辖2个街道、6个镇,峄城区辖2个街道、3个镇、2个乡,台儿庄区辖1个街道、5个镇,山亭区辖1个街道、8个镇,滕州市辖2个街道、17个镇、1个乡;6月,滕州市撤销城郊乡、龙山街道,设立荆河、北辛、善南、龙泉4个街道;12月,峄城区撤王庄乡设立榴园镇、峨山乡撤乡设镇。2001年末,全市总人口36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6万人;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5区和滕州市,共有62个乡(镇、街道)。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362.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4.59万人,共有16个街道、44个镇、2个乡,2467个行政村(居委会)。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363.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16万人;有少数民族39个,共16279人;共有62个乡(镇、街道)。2004年6月28日,枣庄市委、市政府迁至薛城区兴仁街道光明大道2621号(未见国务院正式批文)。

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高新区。代管兴仁街道。兴仁街道位于高新区、枣庄新城区和薛城区三区交汇处,是高新区党委、管委和枣庄市委、市政府驻地。辖2个社区、17个行政村,总面积41.5平方千米,总人口3.56万人。高新区管委会驻高新区光明西路19号。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