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历史沿革

兴安盟因地处大兴安岭中段而得名。“兴安”满语,汉语意为“丘陵”。因大兴安岭山势较缓,主脉山峰相对高度不甚大,故满语称之为“兴安”。1946年1月16日,兴安盟政府成立,隶属于同时成立的东蒙自治政府,盟府驻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时辖5旗1街;西科前旗、西科中旗、西科后旗、扎赉特旗、喜扎嘎尔旗和王爷庙街。4月,根据承德“四·三”会议精神,撤销东蒙自治政府和兴安盟政府。5月28日,成立兴安省,盟隶于省,两府均驻王爷庙。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成立,1948年11月15口,兴安盟政府成立,隶属于内蒙古自治政府,盟府驻王爷庙。时辖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扎赉特旗、喜扎嘎尔旗。1949年3月,直属于内蒙古自治政府的王爷庙和原属辽北省的突泉县划入兴安盟管辖。同年12月,兴安盟政府改称兴安盟人民政府。1953年2月,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在乌兰浩特市成立,兴安盟隶于东部区行政公署。3月,撤销兴安盟(政府保留到1954年),原兴安盟所辖旗县市由东部区行政公署直接领导。

1954年5月21日,东部区行政公署撤销,原兴安盟所辖旗县市与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合为呼伦贝尔盟。1980年7月26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兴安盟和乌兰浩特市建制,兴安盟辖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1992年12月5日,成立阿尔山经济开发区,计划单列,直属兴安盟领导。1996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阿尔山市,县级建制。

1996年?,兴安盟面积59806平方千米,人口158.3万人,其中蒙古族61.7万人,占总人口的38.9%。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辖乌兰浩特、阿尔山2市和3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4旗(县)。有阿尔山、五岔沟、白狼3个天然次生林林业局,还有索伦、阿力得尔、八一、跃进、呼和、巴达尔胡、吐列毛都、公主陵、布敦化、杜尔基等10个国营农牧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兴安盟总人口1588787人。其中:乌兰浩特市269162人、阿尔山市45189人、科尔沁右翼前旗341574人、科尔沁右翼中旗247031人、扎赉特旗392979人、突泉县292852人。

2001年8月,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兴安盟苏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内民政批[2006]93号)文件批准撤销巴达仁贵等11个苏木乡镇。全盟由原84个苏木乡镇减到73个。

2006年,全盟总面积59806平方千米。总人口165.27万人,人口密度为27.6人/平方千米。共有11个街道、32个镇、2个乡、5个苏木。

2007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乌兰浩特市的居力很镇划归科尔沁右翼前旗管辖,将科尔沁右翼前旗的葛根庙镇(包括卫东、太本站办事处)和额尔格图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呼和马场部分施业区)划归乌兰浩特市管辖。

2009年末,全盟总面积59806平方千米。总人口168.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27万人;蒙古族人口70.88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8.65万人。常住人口160.09万人,城镇化率39.33%。共有11个街道、32个镇、2个乡、5个苏木。

2011年,全盟恢复4个镇、8个苏木、5个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