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历史沿革

凌源名始于民国三年(1914年)。据《凌源县志》载,“凌源县治在前清(乾隆)五年设塔子沟厅,乾隆四十三年改名为建昌县。民国三年春,省令准部咨,以江西省建昌府,故改建昌县以免雷同。凌源县知事孙廷弼以大凌河源出要路沟士金搭,谨援沁源洮源之例,呈请转咨准改凌源县,此定名之理由也。”由此可见,凌源县县名,是为避免原名建昌县与江西省建昌府重名,遂依大凌河发源地而命名

战国时属燕国右北平郡。秦统一后,于今城关镇街道安杖子村置平刚县,隶右北平郡。西汉初右北平郡移至平刚。东汉建武后,右北平郡治迁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本境为乌桓地,后入鲜卑东部。三国时,为乌桓地。晋时为鲜卑东部,以后被鲜卑慕容氏占领,建立了前燕。符坚灭燕为前奏地。北魏、北齐时凌源属营州建德郡。隋朝为辽西郡地。唐为营州柳城地。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为大定府榆州和众县(凌源西十八里堡有城址)。金废州存县。元为大宁路和众县。明朝为营州卫地,永乐年间徒为牧地,后入朵彦卫,自此荒废二百余年。前清为承德府塔子沟厅,乾隆三年,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归承德府辖。

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为凌源县,归热河特别区辖。1928年,凌源县归热河省辖。1931年,凌源县分为凌源县和凌南县(今建昌县)。1933年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凌源县。1937年,凌源和凌南两县合并为建昌县。1940年,县旗合并,实行蒙汉联治,归喀喇泌左旗辖。1945年“九·三”胜利后,成立凌源县人民政府。1946年,国民党设置凌源县政府。1947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凌源,成立凌源县人民政府,属热河省辖县。1955年撤销热河省,凌源县归辽宁省锦州专区所辖。1959年1月,划归朝阳市。1964年归朝阳行政公署辖。1984年属朝阳市。1991年12月21日,民政部(民行批[1991]93号)批准撤销凌源县,设立凌源市(县级)。1992年2月14日,凌源市正式挂牌成,由朝阳市代管。

1996年,凌源市面积3252平方千米,人口约62万人。辖4个街道、9个镇、20个乡:南街街道、北街街道、红山街道、东城街道、万元店镇、三十家子镇、松岭子镇、刀尔登镇、宋杖子镇、四官营子镇、杨杖子镇、乌兰白镇、沟门子镇、城关乡、河东乡、凌北乡、小城子乡、大王杖子乡、刘杖子乡、前进乡、大河北乡、三道河子乡、牛营子乡、北炉乡、瓦房店乡、凌河蒙古族乡、五家子蒙古族乡、四合当蒙古族乡、天盛号蒙古族乡、三家子乡、佛爷洞乡、河坎子乡、北炉马场乡。市府驻大西街。

1998年,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小城子乡、四合当乡、凌北乡,设立小城子镇、四合当镇、凌北镇(辽政[1998]12号);设立城关镇,辖城北村、城南村、八里堡村和八间房村,面积40.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设在城北村(辽政[1998]161号)。1999年,省政府(辽政[1999]151号)批复同意:撤销凌河蒙古族乡,并入城关镇,镇政府驻地大河南村;撤销河东乡,并入凌北镇;撤销五家子蒙古族乡,并入四合当镇;撤销大王杖子乡,并入宋杖子镇;撤销乌兰白镇,并入瓦房店乡;撤销天盛号蒙古族乡,并入三家子蒙古族乡;撤销河坎子乡,并入佛爷洞乡;撤销前进乡,并入三道河子乡;撤销大河北乡,并入刘杖子乡;撤销北马场乡,保留北马场建制,将原北马场乡所辖的大地一村、猴山沟村纳入北炉乡;将原北马场乡所辖的贾杖子村纳入宋杖子镇;将原北马场乡所辖的常岭村纳入沟门子镇;撤销杨杖子镇,设立街道(杨杖子街道),将原杨杖子镇所辖的三道梁子村、柴杖子村纳入刀尔登镇管辖;将万元店镇所辖的热水村划出,设立街道(热水汤街道)。至此,全市辖6个街道、11个镇、7个乡。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