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市历史沿革

以县北山顶上的一块形如磨盘的石头而得名。在本县的北部,有一座大山,其山的顶部有一块大石,石头的形状宛如一块巨大的磨盘,因而当地人便称此山为磨盘山,此石为磨盘石。夏、商、周、秦为肃慎地;两汉、三国属玄菟郡;唐代属渤海中京显德府显、铁、兴三州;宋时为回大王府定安国地;元初为咸平府地;明初属塔山、发河等卫。

清初属盛京围场,光绪七年(1881年)开禁放荒;光绪八年议准设磨盘山巡检;光绪十四年升磨盘山分州;光绪十八年修筑城垣。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磐石县,依城东磨盘山名,取“安如磐石”意,治赫尔苏,属吉林府。1913年隶属西南路道【一说,宣统二年(1910)属西南路道,1914年属吉长道】。1929年废道制,改属吉林省;1932年,日军侵占磐石县城,立伪县公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磐石解放,同年11月建立民主政府,先后隶属于中共永吉地委、吉林省地方工作委员会。1946年1月属辽北分省。同年5月27日,民主政府转移至黑石、江南区(现松山镇)一带,属吉南专区。1947年5月31日,磐石再次解放,民主政府迁回县城,仍属吉南专区,专区撤销后直属吉林省。1958年9月属吉林市,1966年1月划属永吉专区,1969年5月复归吉林市。199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磐石县,设立磐石市。同年10月,正式撤县设市,由吉林省直辖,吉林市代管。

1997年,磐石市面积3960平方千米,人口53.6万人。辖4个街道、14个镇、9个乡:福安街道、东宁街道、河南街道、阜康街道、红旗岭镇、烟筒山镇、驿马镇、明城镇、官马镇、吉昌镇、细林镇、黑石镇、松山镇、呼兰镇、取柴河镇、富太镇、三棚镇、石嘴镇、磐郊乡、安乐乡、宝山乡、大旺乡、长崴子乡、小梨河乡、二道岗乡、朝阳山乡、牛心乡。市政府驻福安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530470人,其中(3个街道、14个镇、8个乡):福安街道20295人、东宁街道40092人、河南街道28146人、烟筒山镇58170人、红旗岭镇24685人、明城镇46052人、石嘴镇18258人、驿马镇14280人、官马镇17488人、细林镇14518人、呼兰镇26977人、吉昌镇20544人、松山镇15323人、黑石镇21420人、三棚镇17378人、富太镇20154人、取柴河镇17664人、宝山乡28506人、磐郊乡13263人、安乐乡13346人、二道岗乡9306人、大旺乡13808人、长崴子乡12127人、朝阳山乡7106人、牛心乡11564人。

2001年10月26日,吉林省民政厅批复同意将磐石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如下:撤销官马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烟筒山镇管辖,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安乐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石嘴镇管辖,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大旺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吉昌镇管辖,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二道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红旗岭镇管辖,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牛心乡、细林镇,设立牛心镇,辖原牛心乡、细林镇所辖行政区域,镇政府驻牛心。撤销朝阳山乡、三棚镇,设立朝阳山镇,辖原朝阳山乡、三棚镇所辖行政区域,镇政府驻朝阳山。撤销磐郊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福安街道管辖。将原福安街道的中福、泰安、金桥、新安、平安5个居委会划归东宁街道管辖。撤销小梨河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烟筒山镇管辖,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2年12月30日,吉林省民政厅(吉民行批[2002]12号)批复同意撤销长崴子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吉昌镇管辖。乡镇合并后,镇政府驻地不变。2002年末,磐石市总人口5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5万人。

2003年底,磐石市面积3960平方千米,总人口52.8万人。辖3个街道、13个镇、1个乡:东宁街道、河南街道、福安街道、红旗岭镇、烟筒山镇、明城镇、驿马镇、吉昌镇、黑石镇、松山镇、呼兰镇、取柴河镇、富太镇、石嘴镇、朝阳山镇、牛心镇、宝山乡,1个省级开发区,269个行政村,962个自然屯。(根据《吉林省年鉴2003》)

2006年4月14日,吉林省民政厅(吉民行批[2006]3号)批复同意将东宁街道所辖的蚂蚁、曙光、东纸房、新建4个村和河南街道所辖的佟家、东兴立2个村划归福安街道管辖。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