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历史沿革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大河横贯于此地,在河中曾经出现过一条纹龙,于是人们将这条河取名为蛟河。县名由此而得名。原名额穆取于上名额穆赫索罗。额穆赫索罗是旧时代的军事台站。“额穆赫”本为满语“俄摩贺”的音转,即“水滨”之意。“索罗”系满语“十人之戍所”。清乾隆元年(1736)设额穆索罗站,属宁古塔将军辖地。清宣统元年(1909)置额穆县,治所在额穆索罗,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民国3年(1914)隶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属直隶省。额穆县政府改称额穆县公署,1934年迁治蛟河镇。

1939年10月改称蛟河县。1945年11月13日成立蛟河县民主政府,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吉林地区管辖。12月,划归吉林省永吉地区管辖。1946年2月,划归吉林省吉东专区管辖。1947年4月,划归吉敦专区管辖。9月改为吉林省直辖县。1949年8月成立蛟河县人民政府,1955年4月改为蛟河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10月23日,将省直辖的蛟河县划归吉林市管辖。1966年1月10日,划归永吉专区管辖。

1967年3月5日,蛟河县委、县人委停止工作,由县武装部成立县生产指挥部,行使政府职权。1968年2月,撤销蛟河县人民委员会,成立蛟河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2月23日,撤销永吉专区,蛟河县改为吉林市辖县。1980年10月,撤销蛟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蛟河县人民政府。1989年9月2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蛟河县,设立蛟河市(县级),由省直辖。蛟河市设立后,暂由吉林市代管。

1945年12月,蛟河县辖蛟河、乌林、奶子山等12个区,区下辖114个村。1947年10月,将永吉县所辖天南、天北两区划归蛟河县管辖。12月,成立天岗特区,辖天南、天北、天岗、江密峰、烧锅区。1949年8月,将桦甸县横道子区划入蛟河县,天岗特区撤销,将江密锋,烧锅区划归永吉县。1950年,将各区名重新按序数命名,共分16个区。1954年9月12日,撤销14个区(保留一三区),划分为42个行政村。

1954年10月,将新站村改设为新站镇。调整后,全县辖2个区,1个镇,41个村。1955年4月,区、镇均改称人民委员会,6月一区改称蛟河镇。7月,撤销松花村。全县40个村改为乡。调整后,全县辖1个矿区(奶子山)、2个镇、40个乡。1956年,将矿区改为奶子山镇。1958年8月,将40个乡合并为15个乡。1958年10月1日,将3个镇、15个乡改称18个作业区。1959年4月,将18个作业区改称18个公社。

1967年3月,18个公社先后成立生产指挥小组。1968年,18个公社生产摧挥小组相继成立公社革委会。1979年3月,改蛟河、奶子山镇公社为蛟河镇、奶子山镇革委会。新站公社析出新站镇革委会,增设镇郊公社。至此全县共有20个社、镇。1980年12月,蛟河县辖3个镇,17个公社;242个生产大队、1454个生产小队。1983年7月,政社分开,全县辖3个镇、16个乡、1个镇郊公社。同年,横道子公社改称漂河乡。

1984年2月,镇郊公社并入蛟河镇。同年12月,将天岗、白石山、漂河3个乡改为天岗、白石山、漂河3个镇。1985年3月,新站乡并入新站镇。至此,全县辖6个镇、12个乡。1987年1日16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黄松甸乡,设立黄松甸镇。1988年9月16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奶子山镇,将其管辖区域并入蛟河镇。1989年12月23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蛟河镇,设立民主、长安、河南、中岗、奶子山5个街道。

1992年11月21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松江、天北、拉法3乡,设立松江、天北、拉法3镇。1995年12月,蛟河市辖5个街道、8个镇、8个乡:民主街道、河南街道、奶子山街道、中岗街道、长安街道、新站镇、天岗镇、天北镇、白石山镇、漂河镇、拉法镇、松江镇、黄松甸镇、龙凤乡、南岗子乡、前进乡、青背乡、乌林朝鲜族乡、天南乡、池水乡、新农乡;共有129个居委会、258个村委会。市政府驻民主街道。

1997年10月29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将池水乡的团结村、德河沟村、拉法镇的新民村、先锋村、新农乡的西荒地村、新屯村划入蛟河城区;同时对蛟河市各街道所辖的村进行调整。1998年3月12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天南乡,设立庆岭镇。至此,蛟河市辖5个街道、9个镇、6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474109人,其中:民主街道35272人、长安街道45464人、河南街道14643人、中岗街道30231人、奶子山街道17026人、新站镇39629人、天岗镇32139人、白石山镇43680人、漂河镇21879人、黄松甸镇22492人、拉法镇22767人、天北镇24728人、松江镇21954人、庆岭镇18853人、乌林乡11771人、南岗子乡12697人、前进乡13741人、池水乡12249人、青背乡15565人、新农乡17329人。

2000年,撤销中岗街道,并入奶子山街道。2001年,撤销龙凤乡,并入新站镇管辖。2002年,蛟河市辖5个街道、9个镇、6个乡。总人口46.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7万人;朝鲜、满、回、蒙古、锡伯、壮、土家等18个少数民族人口约4万余人。

2003年底,蛟河市面积6429平方千米。总人口约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辖4个街道、9个镇、6个乡:河南街道、奶子山街道、民主街道、长安街道、新站镇、天岗镇、白石山镇、漂河镇、黄松甸镇、拉法镇、天北镇、松江镇、庆岭镇、南岗子乡、前进乡、池水乡、青背乡、新农乡、乌林朝鲜族乡。共有256个行政村。

2005年,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吉林市政府同意,蛟河市撤销池水乡,设立河北街道。撤乡设街后,将原河南街道的团结村和新立屯并入河北街道,原河南街道新胜村的仁和社、姜家崴子汉族社并入团结村,原河南街道先锋村的河北社和姜家崴子朝鲜族社并入新立屯。调整后的河北街道辖两个村,面积13.46平方千米,总人口5260人,其中非农人口640人。原河南街道小八家子村划归长安街道,原奶子山街道的新立、安乐等7个村并入河南街道,原池水乡的8个村全部并入河南街道。调整后的河南街道辖26个村,面积315.4平方千米,总人口31171人,其中非农人口2348人。长安街道、奶子山街道所辖村也做了相应调整。

2005年9月9日,吉林省民政厅(吉民行批[2005]29号)批复,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对蛟河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一)撤销青背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漂河镇管辖。(二)撤销新农乡,设立新农街道办事处,将原新农乡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新农街道办事处管辖。(三)撤销拉法镇,设立拉法街道办事处,将原拉法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拉法街道办事处管辖。(四)撤销南岗子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乌林朝鲜族乡管辖。

2006年,正式撤销青背乡、南岗子乡、新农乡和拉法镇:青背乡整体并入漂河镇;南岗子乡的16个行政村分别划入前进乡和乌林乡;新农乡和拉法镇则变更为街道办事处。至此,全市乡镇数量已由16个撤并到10个,平均面积由原来的379平方千米增加到550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原来的20627人增加到27737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