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区历史沿革

西汉初置肥累县(治所肥累城),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九门县(治所九门),均属恒山郡。元鼎四年(公元前113)置槀城县(治所丘头),属真定国。东汉省肥累县。三国魏时,稾城县属巨鹿郡,九门县属常山郡。西晋泰始元年(265)省稾城县。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复置稾城县,属巨鹿郡。

北齐改稾城县为高城县,省曲阳县(今晋州市地)入高城县,并置巨鹿郡于此;省九门县入真定县。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九门县,次年再废,寻复置。大业十三年(617)置宜安县(治所宜安)、新丰县(治所辛丰)。唐武德四年(621),宜安、新丰两县省入稾城县。宋开宝六年(973)九门县省入稾城县。

元代改“稾”为藁,遂称藁城县。1958年11月至1962年1月,无极、栾城两县曾并入藁城县。1989年7月27日,撤销藁城县,设立藁城市(县级)。先后由石家庄地区、石家庄市代管。2014年,撤销县级藁城市,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

明初,全县编民13里,寻增为16里,后改里为社。崇祯五年(1632)推行“寓兵于农”之法,编营24,寻废,七年(1634)复置,编22营。清承明制。民国初,全县分为5个区。1938划为8个区,滹沱河以南为一、二、三、四、五区,以北为六、七、八区。19486月将8个区划分为13个区。1950年2月将13个区改为10个区,不久又并为7个区。1953年7月,将全县238个村划为96个乡。1956年6月,撤区并乡,将96个乡合并为29个乡(镇)。

1958年1月,并为28个乡(镇);8月,撤销乡镇建制,全县改建为8个公社。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除城关公社外,其余各公社由大划小,全县划为28个公社。1984年1月取消公社,恢复乡(镇)建制,复为28个乡(镇)。是年,相继改城关、贾市庄、梅花、南董、南孟、丽阳为镇建制。1987年将岗上乡改建为岗上镇。1994年4月,南营、大同、兴安、张家庄、增村五乡,撤乡设镇。

1996年1月,扩乡并镇,将28个乡(镇)改建为13个镇、1个民族乡以及1个开发区。即廉州镇、兴安镇、常安镇、贾市庄镇、梅花镇、南营镇、丘头镇、岗上镇、南董镇、南孟镇、张家庄镇、西关镇、增村镇、九门回族乡和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村共240个。1998年,新兴安村并入兴安村,全市共有239个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藁城市常住总人口758269人,其中:廉州镇118582人,兴安镇50085人,贾市庄镇48874人,南营镇43372人,梅花镇58444人,岗上镇51113人,邱头镇45576人,南董镇43103人,张家庄镇51544人,南孟镇44699人,增村镇56167人,小常安镇51197人,前西关镇41982人,九门回族乡40661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12870人。

2002年,藁城市面积836平方千米,人口约76万人。辖13个镇、1个民族乡:廉州镇、兴安镇、贾市庄镇、南营镇、梅花镇、岗上镇、邱头镇、南董镇、张家庄镇、南孟镇、增村镇、小常安镇、西关镇、九门回族乡。共有8个社区、23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廉州镇廉州路1号。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藁城市常住总人口775110人,其中:廉州镇128209人,兴安镇50703人,贾市庄镇48274人,南营镇43018人,梅花镇60791人,岗上镇37244人,丘头镇46291人,南董镇42934人,张家庄镇52604人,南孟镇44317人,增村镇58339人,常安镇52823人,西关镇43144人,九门回族乡40998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25421人。

2014年9月9日,国务院(国函[2014]122号)批复同意撤销县级藁城市,设立石家庄市藁城区,以原藁城市的行政区域为藁城区的行政区域,藁城区人民政府驻廉州镇廉州西路2号。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