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乡区历史沿革

(以下根据《肥乡县志》有关内容改写)

宋代,肥乡县有四个镇。南路乡是南阳镇(今广平县南阳堡),北路乡是辛寨镇,东路乡是翟固镇,西路乡是辛安镇。元、明、清三代,境内建四乡、四堡,东路兴教乡(今南行村或中行村)、南阳堡,西路宜官乡、辛安堡,南路积善乡、屯庄堡(今南屯庄),北路乐丰乡(张村一带)、毛演堡。为便于乡民贸易购物方便,明清时,境内四乡建有十集(县城不计),即辛安(镇)、西韩、天台山、孟家(庄)、毛演(堡)南屯村(今崔庄)、崇明寨(今北营)、翟固、旧店(集)和东章(东漳堡)。这些乡、镇和集市所在地,大多形成今日的主要乡镇。

元代,县下设有乡,乡下辖社、连。乡以县境四个方位来划分,也称为“四路”。东路乡为“兴教乡”,其他乡名称不详。以50家至100家为社,5家为连。小村不及50家的与近村合为一社,不能相合的则各自立社。

明代仍设四乡,乡下110户设里,里下10户为甲。元末明初兵火相连,河北境内居民稀少。洪武、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到河北各地落户建屯,每屯20、30户;原社的户数较屯的户数稍多。社、屯中仍建里、甲,肥乡全县四乡共有社屯26个,此后社屯户数因丰歉年或增或减。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东路兴教乡辖有东章(漳)社、旧店社、西高社、北高社,东章屯、翟固屯;南路积善乡辖有陈固社(今属广平县)、原(元)固社、支村社、常家(庄)社、原固屯;西路宜官乡辖有寨中(堡)社、唐家(疃)社、辛安社、刘家(寨)社、任家(堡)屯、杜齐屯、白乐(白落堡)屯;北路丰乐乡(今陈庄一带)辖有李兴(堡)社、长桥社、思儿(今铺上)社、魏村屯、顺义屯(今不详为何村)。县城内和四关有在坊社、关厢屯、在坊屯。另外,肥乡有山西潞安卫辖属的军垦营地8处:张儿寨营、水寨营(今南营)、答剌罕营(今北营)、北高营、刘儿寨营、屯庄营、仓坊堡营和旧店营(今东营)。

清代区划承接明制。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知县姜人烈为革除地丁钱粮弊端,发布“顺社理牌(地亩)章程”,按村庄大小,或六七村顺为一社,或七八村顺为一屯,全县仍为26个社屯。明代的八处军垦营地户籍,也编入社屯之中。光绪二十九年(1900年),将四乡变更为六个区,即东区(驻地旧店)、南一区(驻地积善)、南二区(驻地西韩)、北区(驻地南屯村,今崔庄)、西区(驻地赵云堡)、中区(驻地县城)。

民国初,县区划仍沿清制划为六个区,只是换了区号。民国18年(1929年),“奉省令”将区以下村庄编分为“主村”和“附村”,按村庄大小设有保、甲。或一村一保,或一村数甲。全县主附村共411个,其中主村201个。抗日战争时期,肥乡县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区划,一种是抗日民主政府的区划;另一种是日伪政府的区划。

民国27年(1938年)5月,肥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全县划为三个区:第一区辖县城以西75个村;第二区辖县城以东117个村;第三区辖县城以北70个村。民国29年(1940年)2月,全县调整为七个区;第一区辖北口一带;第二区辖清漳一带(今多属广平县)32个村;第三区辖庄营一带;第四区辖旧店一带;第五区辖崔庄一带;第六区辖南元寨一带;第七区辖毛演堡一带。同年10月,肥乡县城以西村庄划入永肥县,将剩余村庄调整为五个区。第一区北口一带;第二区清漳一带;第三区屯庄营一带;第四区旧店一带;第五区北高一带。

民国33年(1944年)8月至36年(1947年)7月,全县区划为六个区:一区辖旧店一带村;二区辖南元寨一带村;三区辖屯庄营一带村;四区辖白落堡一带村;五区辖贾寨一带村;六区辖永年县城以南以东52个村。民国34年(1945年)8月,磁肥办事处一区划归肥乡。民国36年(1947年)7月,第六区划归永年县。此时,肥乡改划为五个区:第一区驻旧店辖49个村,二区驻赵寨辖52村,三区驻屯庄营辖33村,四区驻天台山辖51村,五区驻城关辖50村(此时县城仍为日伪军盘据未得收复,故四街未计算在内)。日伪军政府仍沿原六个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