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历史沿革

禹贡记为冀州之域。同祖乙曾迁都于邢,为京畿地。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周公量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春秋为晋国领地。战国为赵国信都,墨守成规区属赵,因“赵襄子食采于引,故有襄国之名”,邢称襄国始于此。公元前372年赵成侯据邢,改邢为信都,秦统一六国后,废封建,行郡县,置信都县,辖区属邯郸郡(一说属巨鹿郡)。秦末汉初,项羽攻占赵地,“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东汉属魏郡,三国时公属广平郡、世鹿郡。西晋末年,羯人石勒建后赵都襄国,置襄国郡,邢地属之。

隋开皇十六年废襄国郡置邢州,大业二年改为襄国郡。唐天宝元年改为巨鹿郡,至德二年复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为信德府,治龙冈,(宋宣和三年,赵佶采用古时的“邢”字和邢侯时所筑造的“行台”的“台”字,将龙冈县改为邢台县,始有“邢台”之名)。金复改为邢州。元中统三年改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1265年)改府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顺德路为顺德府,清因明制。

民国初期废府留县,属直隶省。1914年设大名道,辖区属之。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道废,各县均直隶于省。1936年设尧山区、南宫区、大名区,次年3月废,在全省设17个督察区,辖区分属十三、十四、十五区。1937年“七七”事变,10月15日日军侵占邢台,设冀南道,不处改顺德道。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华北敌后开拓抗日根据地。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辖区属晋冀鲁豫边区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废顺德道,建立邢台市,属太行行署。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并恢复河北省建制,撤销冀南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台专员公署,辖邢台、沙河、临城、内丘、威县、南宫、任县、隆尧、柏乡、宁晋等县,撤邢台市为邢台镇。1952年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1953年邢镇复升格为邢台市。1958年,邢台专区撤销,宁晋、新河划入石家庄专区。其它各县并入邯郸专区。1961年邢台专区复置。1964年,临西县归属邢台专区,辖区为1市17县。1967年12月21日成立邢台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撤销邢台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邢台地区行政公署。1984年,邢台市升格为省辖市。1986年,邢台县划归邢台市领辖。1986年、1987年,南宫、沙河先后改建为县级市。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改称邢台市,管辖桥西、桥东二区和内邱、临城、柏乡、宁晋、隆尧、平乡、任县、南和、广宗、威县、临西、巨鹿、邢台县、新河、清河15个县,代管南宫、沙河2个县级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邢台市常住总人口6645766人。其中:桥东区219201人、桥西区317081人、邢台县463419人、临城县191355人、内丘县255402人、柏乡县181104人、隆尧县473148人、任县303308人、南和县314106人、宁晋县712692人、巨鹿县356085人、新河县162888人、广宗县262551人、平乡县283360人、威县530259人、清河县365073人、临西县313118人、南宫市467356人、沙河市474260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邢台市常住总人口7104103人,其中:桥东区269603人,桥西区400551人,邢台县466323人,临城县204086人,内丘县266620人,柏乡县190225人,隆尧县506552人,任县327926人,南和县325332人,宁晋县764828人,巨鹿县374634人,新河县169858人,广宗县283851人,平乡县300029人,威县556624人,清河县386231人,临西县343384人,南宫市469030人,沙河市498416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