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各庄镇

黄各庄镇位于丰南区中部偏北,距区政府9千米,北距唐山市区15千米。总面积68.3平方千米,总人口5.2万人(2009年);其中镇区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5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黄各庄村。是首批“全国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4年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津唐高速、唐曹高速、唐南公路和丰碱公路穿境而过。

【沿革】1953年5月属二区宣庄镇、楼庄子乡、西老治乡、赵新庄乡、小岔河乡、黄各庄乡、城坨乡、杨家泊乡、董各庄乡、韩家博乐乡、杨庄乡。1958年设立宣庄公社,1961年分设黄各庄公社、董各庄公社,1984年改宣庄镇、黄各庄乡、董各庄乡。1991年12月,撤销宣庄镇、黄各庄乡、董各庄乡,设立黄各庄镇。1997年,面积60.1平方千米,人口4.7万,辖黄各庄一村、黄各庄二村、黄各庄三村、赵新庄、西发旺台、东发旺台、双驼、顶戴庄、张家博乐、宋家坨、韩家博乐、董家博乐、五相庄、公庄子、李家博乐、范家岗、董各庄一村、董各庄二村、董各庄三村、董各庄四村、老庄子、张建庄、南新庄、新房子、宣庄一街、宣庄二街、宣庄三街、宣庄四街、宣庄五街、宣庄六街、太平庄、郝庄子、杨家庄、汤家庄、庄窠、忠信庄、西鸿鸭泊、东鸿鸭泊、李家庄、作城庄、楼庄子、王港庄、西老治、东老治、红花园、曹庄子、王家盘子、东黄各庄、米厂、西城坨、东城坨、河西、西杨家泊、北杨家泊、南杨家泊55个行政村。

【代码】130207104:~001惠达居委会 ~201黄一村 ~202李家庄村 ~203黄二村 ~204黄三村 ~205红花园村 ~206东黄各庄村 ~207米厂村 ~208东城坨村 ~209河西村 ~210西城坨村 ~211北杨家泊村 ~212西杨家泊村 ~213南杨家泊村 ~214张建庄村 ~215郝庄子村 ~216新庄子村 ~217范家岗村 ~218李家博乐村 ~219东发旺台村 ~220五相庄村 ~221新房子村 ~222作城庄村 ~223王洪庄村 ~224王家盘子村 ~225曹庄子村 ~226东老治村 ~227西老治村 ~228东鸿鸭泊村 ~229西鸿鸭泊村 ~230董各庄一村 ~231董各庄二村 ~232董各庄三村 ~233董各庄四村 ~234太平庄村 ~235杨家庄村 ~236汤家庄村 ~237庄户村 ~238老庄子村 ~239董家博乐村 ~240韩家博乐村 ~241张家博乐村 ~242双坨村 ~243西发旺台村 ~244赵新庄村 ~245顶代庄村 ~246宋家坨村 ~247宣庄一街村 ~248宣庄二街村 ~249宣庄三街村 ~250宣庄四街村 ~251宣庄五街村 ~252宣庄六街村 ~253公庄子村 ~254楼庄子村 ~255忠信庄村

【黄各庄一村】1k㎡、872人(统计时间不详,下同)。【黄各庄二村】1.7k㎡、1779人。【黄各庄三村】4k㎡、2512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因村建于黄土岗上,得村名黄土岗,后更名黄各庄。1961年将该庄分为3个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53年5月属二区黄各庄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61年属黄各庄公社,1984年属黄各庄乡,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李家庄】2.1k㎡、840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建庄。此地原为柳树瞿阝李家坟地,后有李家人在此地立庄,得村名李家庄。沿革同上。

【红花园】1.6k㎡、1619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因本村部分土地属外村财主所有,在此地养花,而得村名。沿革同上。

【东黄各庄】4k㎡、1263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山东枣林庄韩姓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村名东韩庄;因位于黄各庄东部,1949年更名东黄各庄。沿革同上。

【西城坨】9.4k㎡、2193人。【东城坨】1k㎡、790人。清嘉庆元年(1796)建庄。米姓来此定居,因庄建在坨地上,故按姓氏与地形得村名米城坨.后分东西两村,为西米城坨和东米城坨,后称西城坨和东城坨。1953年5月属二区城坨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61年属黄各庄公社,1984年属黄各庄乡,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米厂】3.4k㎡、1463人。清代初期。传说此地原来杂草丛生,沟渠纵横交错,行人至此多迷路,得村名迷城庄,后更名米厂。沿革同上。

【河西】4.8k㎡、509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建庄。此地原为尖字沽李家地盘,称为一至十沟,该村处于七沟,得村名七沟房子;1958年因该村位于陡河西岸,更名河西。沿革同上。

【西杨家泊】4.7k㎡、891人。【南杨家泊】5k㎡、819人。【北杨家泊】2k㎡、1535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此地原是一片草泊为杨家所有,故以姓氏得村名杨家泊;后分为三个杨家泊,位于西部的称西杨家泊,位于南部的称南杨家泊,位于北部的称北杨家泊。1953年5月属二区杨家泊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61年属黄各庄公社,1984年属黄各庄乡,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宣庄一街】1425人。【宣庄二街】597人。【宣庄三街】657人。【宣庄四街】722人。【宣庄五街】743人。【宣庄六街】1449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宣氏由山东枣林庄诏迁此地定居,故以姓氏得名宣庄,1961年将该庄分为6个生产大队,1984年改村委会。1953年5月属二区宣庄镇,1958年属宣庄公社,1984年属宣庄镇,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五相庄】349人。明嘉靖十二年(1533)建庄。传说董氏后代五个相公由董各庄迁此立庄,故取名五相庄。沿革同上。

【楼庄子】1255人。明万历元年(1573)建庄。因此地有一座土楼,得村名楼庄子。1953年5月属二区楼庄子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84年属宣庄镇,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忠信庄】275人。清雍正十三年(1735)建庄。董氏由董各庄迁来定居,为表示对祖先忠诚,对人守信用,得村名忠信庄。沿革同上。

【新房子】312人。明崇祯元年(1628)建庄。传说董氏由董各庄来此定居,人们为祈求丰收,生活富裕,得名丰裕庄。清顺治元年(1664),火灾把村烧光,又重建新房,更名新房子。沿革同上。

【作城庄】506人。清乾隆十七年(1752)建庄。传说此地原有条沙带(人称沙龙),楼庄子佃户在此建房时把沙带切成两节,得村名二节沙子,清光绪元年(1875)更名作城庄。沿革同上。

【王洪庄】1025人。唐贞观十二年(638)建庄。王洪、王兰弟兄二人随唐王东征,由山西太原府迁此,王洪定居此地,以姓名得村名王洪庄。沿革同上。

【东鸿鸭泊】1310人。【西鸿鸭泊】897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山东枣林庄杨氏来此定居,因村南是一片沼泽地,有鸿鸭栖住,得村名鸿鸭泊。1961年分东、西鸿鸭泊2个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沿革同上。

【王家盘子】2006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王姓总兵曾在此扎营,后占产立庄,得村名王家盘营,明未清初,改称王家盘子。1953年5月属二区西老治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84年属宣庄镇,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曹庄子】1266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曹氏先祖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村名曹家庄,后称曹庄子。沿革同上。

【西老治】496人。【东老治】245人。清乾隆七年(1742)建庄。传说因南有王家盘子村,北有楼庄子村,为争风水,得村名老治庄,后又有东西老治庄,居西边的称西老治,居东边的称东老治。沿革同上。

【赵新庄】366人。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建庄。赵姓在此地定居,故以姓氏得村名赵新庄,沿用至今。1953年5月属二区赵新庄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84年属宣庄镇,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顶戴庄】756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建庄。因当时有总兵去京,在此地更衣换帽,得名顶戴庄。沿革同上。

【宋家坨】1037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宋氏先祖在此定居,因村建于坨地,故得名。沿革同上。

【公庄子】496人。清光绪元年(1875)建庄。朝廷大臣龚某从此路过,得村名龚家庄,1961年更名公庄子。1953年5月属二区小岔河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84年属宣庄镇,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董各庄一村】1.34k㎡、1055人。【董各庄二村】1.16k㎡、908人。【董各庄三村】1.48k㎡、1559人。【董各庄四村】1.39k㎡、1081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董氏先祖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村名董各庄。1961年将该庄分为4个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1953年5月属二区董各庄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61年属董各庄公社,1984年属董各庄乡,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太平庄】1.6k㎡、1489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王氏名勺的移民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名王勺庄,后又改称王烧庄;清嘉庆年间,为求太平,更村名太平庄。沿革同上。

【张建庄】0.29k㎡、188人。清康熙十年(1671)建庄。张建来此定居,故以姓名得村名。沿革同上。

【西发旺台】0.47k㎡、354人。【东发旺台】0.4k㎡、275人。清康熙元年(1662)建庄。此地原为两块地势较高的放马场,建庄后村名为放马台,后分东西二村,名西放马台、东放马台;清末更名西发旺台东发旺台。1953年5月属二区韩家博乐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61年属董各庄公社,1984年属董各庄乡,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韩家博乐】0.45k㎡、215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韩氏先祖来此定居,原为部落时所占之地,部落诣音博乐,故以姓氏得村名。沿革同上。

【董家博乐】0.39k㎡、267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董氏先祖来此定居,原为部落时所占之地,部落诣音博乐,故以姓氏得村名。沿革同上。

【张家博乐】0.5k㎡、423人。明初建庄。张氏先祖来此定居,原为部落时所占之地,部落诣音博乐,故以姓氏得村名。沿革同上。

【李家博乐】0.5k㎡、344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李氏先祖来此定居,原为部落时所占之地,部落诣音博乐,故以姓氏得村名。沿革同上。

【范家岗】0.5k㎡、251人。清康熙元年(1662)建庄。原是范家庄之地,又是沙岗子,以姓氏和地形特征得村名。沿革同上。

【双坨】0.76k㎡、564人。清顺治四年(1647)建庄。因村位于两个坨地上,得名双坨。沿革同上。

【郝庄子】0.49k㎡、280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郝氏来此定居,故以姓氏得村名郝家庄子,后称郝庄子。1953年5月属二区杨庄乡,1958年属宣庄公社,1961年属董各庄公社,1984年属董各庄乡,1991年12月属黄各庄镇。

【杨家庄】1.51k㎡、661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杨氏迁来此地定居,故以姓氏得村名。沿革同上。

【老庄子】0.76k㎡、579人。明景泰五年(1454)建庄。传说有董氏从董各庄迁来此地,因系董家老儿子,得村名老庄子。沿革同上。

【汤家庄】0.37k㎡、330人。元代泰定元年(1324)建庄。汤氏来此定居,以姓氏得村名。沿革同上。

【南新庄】0.52k㎡、300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山东移民来此定居,因此地有道院寺,得村名道院寺新庄子,后称新庄子,1982年更名南新庄。沿革同上。

【庄窠】1k㎡、436人。明永乐二年(1404)建庄。因属杨庄杨家之庄窠,得村名杨家庄窠,后称庄窠。沿革同上。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