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乡 1953年设甘棠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3千米。面积138.2平方千米,人口3.5万。距黔(西)金(沙)公路8千米,有县乡公路连接。辖映山、杨柳塘、三寨、田坎、笔架、大寨、红星、同心、芦茅、偏坡、新开田、白果、大营、樱桃、大锡厂、梨子冲、三趟马、诏二、仲那、菱角20个行政村和甘艳棠居委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
永燊[Shēn]彝族苗族乡 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永燊彝族苗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6千米。面积90.9平方千米,人口2.4万。距黔(西)金(沙)公路19千米,有县乡公路连接。辖永燊、锅厂、干沟、干井、打底、新寨、茨落坝、上坝、鸭院、枫香、复兴、慕礼、莲花、黑磨、韩家店、建筑、长箐、沙坝河、穿洞、治左20个行政村和永燊居委会。
花溪彝族苗族乡 1953年设花溪乡,1984年为花溪彝族乡,1991年建花溪彝族苗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68千米。面积80.8平方千米,人口1.6万。距金(沙)黔(西)公路18千米。辖花溪、瓦房、新杉、挖拢、耿底坝、湘河、安作底、沙坝、钟山、旧寨、郭老坝、借魁、蜂坪13个行政村。
中建苗族彝族乡 1953年设中建乡,1991年改中建苗族彝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72千米。面积63.4平方千米,人口1万。距黔(西)金(沙)公路26千米。辖中广、民主、杉坪、野那、红板壁、营盘、新黔、普盖、龙凤9个行政村。有彝文岩书古迹“反字岩”。
定新彝族苗族乡 1941年设定新乡,1959年改区,1984年改定新彝族苗族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2千米。面积94.4平方千米,人口1.9万。黔(西)金(沙)公路过境。辖新院、五里、转建、园田、群星、胜利、英雄、大坡、马骖、新村、光明、庄子、新海、双箐、三好、新山、新屯、建明、堡堡寨、五爱、箐门口、安乐、黄坪、青24个行政村和定新居委会。
仁和彝族苗族乡 1927年置仁爱乡,1957年改仁和彝族乡,1991年改仁和彝族苗族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千米。面积101.8平方千米,人口2.1万。有县乡公路直通县城。辖长田、桃园、樊家槽、白花、水淹坝、中河、黑鱼、平寨、上寨、春光、春平、双寨、燕山、关建、穿山、竹盈、沙丰、苦草、胶泥、苦竹、朝阳、朝门、箐上、响水、永新、沙坡、常丰、牧场、月亮箐、红峰、孔星、双坝、中塘33个行政村。
洪水乡 1927年置洪水乡,1959年改区,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0千米。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2万。辖中石、荷永、新河、长红、会丰、堰河、长岭、箐柏、利民、沙龙、长营、青松、新桥、永平、解放、官庄、大坝田、大桥、永富、洪店、洪建、洪院、附郭23个行政村和平桥居委会。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 1951年建金坡苗族彝族乡,1984年改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0千米。面积56.1平方千米,人口1.2万。有县级公路直通县城。辖红场、桶井、石笋、雨灌、花坡、附源、银厂、永河、茶林、新寨、化那、井屋、年丰13个行政村和煤洞场、化窝煤厂2个居委会。有金坡天然杜鹃景区(“百里杜鹃”组成部分)。
红林彝族苗族乡 1953年设桃井乡,1991年改红林彝族苗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8千米。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2万。距321国道7千米。辖雷响孔、箐河、鲜花、桃井、箐边、拉寨、檬井、柿花、鱼塘、木孔、安箐、新坪、夜橘、尖坡、吉沙、漆树、化吉、石笋、全丰、川洞、六斗、岩脚22个行政村。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