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县历史沿革

乳源瑶族自治县为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置乳源县。因县北丰岗岭溶洞产钟乳,穴中有源泉流而得名。1952年3月,乳源与曲江合并为曲江乳源县。1953年5月恢复乳源县建制。1958年12月,撤销乳源县,归入韶关市郊。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

1996年,乳源瑶族自治县面积2125.5平方千米,人口约19万人。辖15个镇、2个乡:乳城镇、一六镇、大布镇、大桥镇、东坪镇、古母水镇、龙南镇、侯公渡镇、红云镇、必背镇、桂头镇、附城镇、洛阳镇、柳坑镇、游溪镇、大坪乡、杨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乳源瑶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177894人,其中:乳城镇32355人、附城镇9359人、侯公渡镇20856人、一六镇13620人、桂头镇22121人、龙南镇3253人、洛阳镇4723人、古母水镇3294人、大布镇9662人、大桥镇17200人、红云镇10303人、东坪镇5448人、游溪镇1430人、必背镇4936人、柳坑镇5223人、杨溪乡5839人、大坪乡3602人、乳阳林业局1875人、天井山林场1596人、方洞林场1199人。

2002年,乳源瑶族自治县辖乳城、必背、桂头、一六、大布、大桥、游溪、附城、龙南、洛阳、红云、柳坑、东坪、侯公渡、古母水15个镇和杨溪、大坪2个乡,106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年,撤销附城镇,并入乳城镇;撤销杨溪乡,并入桂头镇;撤销大坪乡,并入大桥镇。

2005年4月26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5]21号)批准乳源县撤销侯公渡镇,并入乳城镇;撤销古母水镇,并入洛阳镇;撤销龙南镇,并入东坪镇;撤销红云镇,并入大桥镇;撤销柳坑镇,并入游溪镇;从桂头镇划出方洞村委会并入必背镇。调整后,乳源瑶族自治县辖乳城、必背、桂头、一六、大布、大桥、游溪、洛阳、东坪9个镇。

2008年末,乳源瑶族自治县面积2299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2103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104人。2009年末,乳源瑶族自治县辖9个镇,13个居委会、10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乳城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乳源瑶族自治县常住总人口177471人,其中:乳城镇76437人,一六镇13578人,桂头镇28628人,洛阳镇5979人,大布镇7293人,大桥镇23768人,东坪镇7764人,游溪镇6864人,必背镇3807人,天井山林场1255人,乳阳林业局2098人。

2011年末,乳源瑶族自治县面积229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7.87万人。户籍人口217995人,其中农业人口178478人;瑶族2.1万人,畲、满、回等少数民族人口共计0.12万人。辖9个镇,共有115个村(居)。

2014年,乳城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