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历史沿革

现韶关市境内地区,春秋属荆州、扬州,战国为楚国南疆,秦属南海郡地,汉初为南越北境。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曲江县,属桂阳郡,治所在今韶关市区东南莲花岭下,包括现韶关市大部分地区。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设始兴郡,治所在曲江县(今市区),辖曲江、始兴等6县(范围大体上是今粤北地区)。东晋时移治今韶关西南。南朝以后设州领郡,今市境基本市属东衡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名胜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明清两朝在今韶关市区设关收税故俗称韶关。民国时期先后设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北区、西北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等。1943~1945年设省辖韶关市,为广东省临时省会。1949年9-10月,粤北各县陆续解放;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在曲江城区设韶关市,辖曲江县等17县市。

1950年1月更名为北江专区。1952年撤销北江专区,设立粤北行政区。1956年撤销粤北行政区,设立韶关专区。1966年曲江县移治今址马坝镇。1970年专区更名地区。1975年11月韶关市升为地级市,辖曲江县。1983年撤销韶关地区,所属县并入韶关市。1984年起辖3区9县3自治县。1988年起辖3区8县。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韶关市总人口2735433人,其中:北江区139684人、武江区191655人、浈江区204640人、曲江县366031人、始兴县205684人、仁化县163213人、翁源县310956人、乳源县177894人、新丰县179388人、乐昌市423444人、南雄市372844人。

2002年,韶关市辖3个市辖区、6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7个街道、134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1279个村委会、224个居委会。

2004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40号)同意调整韶关市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韶关市北江区、曲江县,设立韶关市曲江区,调整韶关市浈江区、武江区和仁化县的行政区划。(2)将原北江区的行政区域和原曲江县的花坪镇、犁市镇划归浈江区管辖。(3)将原曲江县的重阳镇、龙归镇、江湾镇划归武江区管辖。(4)将原曲江县的黄坑镇、周田镇、大桥镇划归仁化县管辖。(5)曲江区辖原曲江县的马坝镇、罗坑镇、樟市镇、大坑口镇、乌石镇、沙溪镇、大塘镇、小坑镇、枫湾镇、白土镇,区人民政府驻马坝镇。  区划调整前,北江区面积69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512000;武江区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17万;浈江区面积140平方千米,人口20万;曲江县面积3176平方千米,人口41万,邮政编码512100,县人民政府驻马坝镇;仁化县面积1822平方千米,人口17万(数据根据简册2004)。调整后,韶关市城区面积由原来的339平方千米扩大到2856平方千米。

2005年5月,韶关市辖3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8个街道、101个镇、1个民族乡。2006年末,全市总面积1838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2.94万人,户籍人口为320.3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5.88万人、农业人口194.44万人。

2008年末,全市总面积18398.74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3230933人,其中非农人口1283919人。(数据来源于《广东省政区图册》)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韶关市常住总人口2826246人,其中:武江区294708人,浈江区393521人,曲江区303371人,始兴县205452人,仁化县200354人,翁源县331320人,乳源瑶族自治县177471人,新丰县206091人,乐昌市397779人,南雄市316179人。

2011年末,全市面积1.85万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29.6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21.37万人;常住人口285万人。其中,韶关市区面积346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9.92万人。辖3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9个街道、4个办事处、93个镇、1个民族乡。(数据来源于《广东年鉴》)

2014年,曲江区马坝镇,始兴县马市镇,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乐昌市坪石镇,南雄市珠玑镇共5个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