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历史沿革

三明境内最早的县建制是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析建安县东部地置将乐县,西部地置绥安县,属建安郡。晋义熙元年(405)改绥安县为绥城县。并于延平县南乡沙源地置沙村县。隋开皇十三年(593)绥城、将乐并入邵武县(隶江西抚州)。唐武德四年(621)恢复沙村县建制改称沙县(属建州);八年(625)从邵武县析出复置将乐、绥城县(隶建州);贞观三年(629)2县俱废;垂拱四年(688)复从邵武、建安析出原绥城、将乐县地,重置将乐县;开元十三年(725)置黄连县(属建州,二十六年即738年改属汀州);二十九年(741)置尤溪县(属福州);天宝元年(742)黄连县改名宁化县(属临汀郡);元和三年(808)将乐县并入邵武、建安县,五年(81O)再恢复(属建州)。五代南唐中兴元年(958)置归化县。宋建隆元年(960)置建宁县(均属建州);元佑年(1086)归化县改名泰宁县。

明景泰三年(1452)析沙县、尤溪县地置永安县(隶延平府);成化六年(1470)析清流、沙县、将乐、宁化县地置归化县(隶汀州);嘉靖十四年(1535)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县地置大田县(隶延平府)。清末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永春州分别属延建邵、汀漳龙、兴泉永道。民国元年(1912)废府,将乐、沙县、尤溪、永安、泰宁、建宁县属北路道(1914年改建安道),宁化、清流、归化县属西路道(1914年改汀漳道),大田县属南路道(1914年改厦门道)。1925年废道,各县直属福建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建宁、泰宁、清流、归化为中央苏区县。1934年设行政督察区时,沙县、尤溪县属三区,大田县属四区,宁化、清流、明溪、永安县属八区,将乐、建宁、泰宁县属九区。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5)福建省省会内迁永安。1946年设九区(驻永安,辖永安、大田、德化、三元、宁洋、清流、明溪7县)。

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南平专区),三元、明溪、永安、清流、宁化、大田、宁洋、德化8县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永安专区,10月德化县划属晋江专区)。1956年3月撤销永安专区,7月三元、明溪县合并称三明县,隶属南平专区,大田县划归晋江专区,永安、清流、宁化、宁洋县划归龙岩专区(同年撤宁洋县,部分地划归永安县)。1959年2月撤销清流、宁化县,设清宁县,成立省辖三明市。1961年撤销清宁县,恢复清流、宁化县与永安同划归三明市。

1963年三明市改县级市,原明溪县属地析出恢复三明县,设三明专区,辖三明市及三明、永安、清流、宁化、大田5县。1964年三明县恢复为明溪县。1970年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划归三明专区,同年12月三明专区改名三明地区。1983年撤销三明地区,三明市复为省辖地级市,市区设三元区、梅列区。1984年永安撤县建市(县级)。

1992年,全市共有12个街道、40个镇、100个乡。2000年,全市共有13个街道、59个镇、81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三明市常住总人口25740751人,其中:梅列区156874人,三元区180231人,明溪县109102人,清流县135669人,宁化县298434人,大田县331019人,尤溪县392759人,沙县228548人,将乐县158491人,泰宁县114187人,建宁县133918人,永安市334852人。

2000年辖2区1市9县,13街道60镇78乡2民族乡。2002年辖2区1市9县,11街道60镇76乡2民族乡。200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67.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04万人。辖2区1市9县13街道办事处58镇75乡2民族乡。其中市辖区户籍人口28.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02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三明市常住总人口2503388人,其中:梅列区176539人,三元区198958人,明溪县102667人,清流县136248人,宁化县272443人,大田县311631人,尤溪县352067人,沙县226669人,将乐县148867人,泰宁县110278人,建宁县119979人,永安市347042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