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历史沿革

福鼎地域,唐属长溪县,元属福宁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宁州改设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年)复为福宁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升州为府,设霞浦县,福鼎属霞浦县地。乾隆四年(1739年),析霞浦县劝儒乡之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置福鼎县,属福宁府。据《读史方舆纪要》,因县有福鼎山而得名。

民国元年(1912年),福鼎属东路观察使;民国3年,改东路观察使置闽海道;民国14年,废道,直属省辖。民国23年,属福建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区署驻福安);次年,第二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第一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第八行政督察区复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福鼎均属其管辖。

1949年6月11日福鼎解放,属浙江省温州地区;同年10月,福鼎改属福建省福安专区(1970年7月改宁德地区)。1995年10月13日,民政部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福鼎撤县设市(县级);同年12月27日,福鼎市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1995年,福鼎县陆地面积1461.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4959.7平方千米。总人口530863人,其中,汉族人口493904人,占总人口的93.04%;畲族人口29313人,占总人口的5.52%;回族人口7547人,占总人口的1.42%;其他少数民族人口99人。(数据来源于《福鼎县志》)

1996年,福鼎市面积1516平方千米,人口约53.1万人,畲族占5.8%。辖12个镇、1个乡、1个畲族乡:桐山镇、桐城镇、贯岭镇、前岐镇、沙埕镇、嵛山镇、店下镇、秦屿镇、白琳镇、点头镇、管阳镇、磻溪镇、叠石乡、硖门畲族乡;山前、龙安、佳阳。市政府驻桐山镇。(数据来源于《政区大典》)

1998年,撤销桐山镇和桐城镇,设立桐山街道、桐城街道和山前街道。2000年,从前岐镇划出佳阳、后洋、周山、佳头、龙头湾、上庵、三丘田、安仁、象洋、蕉宕、罗唇、双华12个村,设立佳阳乡,佳阳乡政府驻佳阳村。区划调整后,福鼎市辖3街道10镇2乡1民族乡:桐山街道、桐城街道、山前街道、秦屿镇、前岐镇、点头镇、沙埕镇、白琳镇、店下镇、贯岭镇、磻溪镇、管阳镇、嵛山镇、叠石乡、佳阳乡、硖门畲族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福鼎市常住总人口521070人,其中:桐山街道44553人,桐城街道62660人,山前街道24907人,贯岭镇18822人,前岐镇39264人,沙埕镇33419人,店下镇38215人,秦屿镇50501人,磻溪镇24615人,白琳镇40720人,点头镇41608人,管阳镇39162人,嵛山镇5362人,硖门畲族乡14885人,叠石乡16608人,佳阳乡17462人,龙安开发区8307人。

2003年末,福鼎市户籍人口56.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14万人。辖3个街道、10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

2009年1月5日,省政府(闽政文[2009]4号)批复同意撤销佳阳乡,设立佳阳畲族乡。调整后,全市辖3个街道、10个镇、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福鼎市常住总人口529534人,其中:桐山街道60451人,桐城街道90108人,山前街道41793人,贯岭镇13982人,前岐镇37632人,沙埕镇25307人,店下镇29982人,秦屿镇58839人,磻溪镇15277人,白琳镇34501人,点头镇34441人,管阳镇34242人,嵛山镇3463人,硖门畲族乡13506人,叠石乡11041人,佳阳乡10983人,龙安开发区13986人。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
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内容。
网站首页 | 返回顶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